

他收藏了一个世纪
作者:曾焱( 贝尔古恩 )
2月2日晚,93岁的德裔犹太画商贝尔古恩(Heinz Berggruen)在巴黎西郊美国医院去世,欧美报纸都将这作为一条重要新闻刊发。贝尔古恩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收藏家,以收藏毕加索和保罗·克莱作品闻名,个人有130幅毕加索、150幅保罗·克莱(Paul Klee),他晚年的捐赠令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几家博物馆——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柏林国家画廊、纽约大都会身价倍增。
柏林有个贝尔古恩博物馆,在国家画廊名下,里面陈列的全部是贝尔古恩1996年捐赠的现代艺术品:100幅毕加索,60幅保罗·克莱,20幅马蒂斯,还有数件阿尔伯特·贾柯梅蒂的雕塑。只要回到柏林,贝尔古恩就住在博物馆楼上,有人看见90岁的他还常到馆里溜达,和参观的人聊天,在售明信片的柜台后帮忙收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也有一家用他名字命名的“贝尔古恩画廊”,里面是他赠送陈列的90幅保罗·克莱作品,这几乎是大都会对于这位天才画家的全部收藏。还有巴黎毕加索博物馆,2006年秋天举办大师作品回顾展,全部展品都来自贝尔古恩的私人收藏。贝尔古恩的死讯也是最早由博物馆高层向媒体公布,交情可见深厚。
这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任何一件藏品送到拍卖会上都价值连城,但他选择了博物馆作为它们最后的归宿。贝尔古恩的儿子约翰·贝尔古恩也是旧金山有名的画商,为了和父亲“划清界限”,他主要经营活着的当代艺术家作品。2004年小贝尔古恩接受旧金山一家报纸的采访,表示他从未参与过父亲的“收藏王国”。父子之间,偶有公平交易。老贝尔古恩对儿子第一次做生意的帮助仅限于价格稍有优惠,以800美元卖给他一张米罗画作的印刷版,然后让他1000美元卖出,赚了20%的利润。父子之间最大的一次交易是在2004年,小贝尔古恩说服父亲将毕加索晚年的一批情色素描作品转卖给他,一册26张,并以此主题举办了欧美艺术界非常轰动的一次展览。小贝尔古恩共支付了360万美元,他父亲认为这个价格十分公道。这批素描是1970年毕加索89岁那年画的,即他去世的前一年。据毕加索的传记作者约翰·理查德森说,当时画家是想以此证明年龄并没令他丧失任何创作力,果然如此:毕加索用8天时间完成这26幅钢笔和铅笔素描,美丽的女人裸体和丑陋的老男人的身体,烈性冲击比令人窒息,线条的简洁和力度证明画家不但手没有一点颤抖,内心也仍然生命力旺盛。1994年老贝尔古恩眼力了得,在毕加索一位旧友那里看到这册东西,立刻许以重金收购,珍藏在柏林的寓所里,直到2000年被小贝尔古恩看到,他第一次开口向父亲请求转卖,被拒绝,4年后才如愿。老贝尔古恩向儿子传授自己作为艺术品收藏家的成功秘诀,只有两条:第一,常去博物馆,能看多少看多少。第二,相信自己,相信直觉。
贝尔古恩自己收藏的第一张毕加索画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他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1936年他22岁,因为逃避纳粹移居美国,为糊口在旧金山为报纸写过几年艺术评论,后来就和圈子里的朋友一起筹建艺术博物馆,即今天的旧金山MOMA。战后贝尔古恩回到欧洲,定居巴黎,在左岸开家小画店,靠售卖一些名画印刷品维持。他和法国象征派诗人艾吕雅很要好,后者是毕加索圈子里的朋友,贝尔古恩在1949年就认识了毕加索,并终生保持情谊。贝尔古恩自己回忆说,有一次艾吕雅急用钱,想把手里一张毕加索的画兑卖给他,开价800美元。贝尔古恩也没多少钱,有些为难,艾吕雅就说买一赠一,允诺再免费给他一张保罗·克莱的小画。贝尔古恩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收藏的财力,但毕竟识货,于是立刻做了这笔划算的生意。一星期后,有个瑞士藏家就找上门来买走了保罗那张小画,成交价格800美元,他等于白得了张毕加索,而且那是画家的杰作之一《熟睡的女人》(La Dormeuse)。贝尔古恩一生的事业也就从这次交易中奠定了。终其一生,他都偏爱毕加索和保罗·克莱,成就举世无双的收藏。
《放下你的鞭子》重现
( 瑞士天才画家保罗·克莱(1897〜1940)的作品是贝尔古恩的 另一大系列收藏,仅捐赠大都会博物馆的就有90幅 )
去年徐悲鸿的《奴隶和狮》刷新了中国油画成交的世界纪录,今年春季拍卖焦点仍然是徐悲鸿画作,大型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在1954后销声匿迹数十年,此次首度在市场露面,估价约3000万港币。这两年在拍卖会上创下成交高价的,基本上是徐悲鸿抗战期间旅居新加坡的作品,此画也不例外,1939年他的好友、女明星王莹在新加坡街头演出抗日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徐悲鸿十分感动,于是用画笔细腻地录下王莹的演出情形。这种近于招贴画的历史写实在徐悲鸿作品里十分罕见。
( 3、4: 保罗·克莱的作品
)
( 保罗·克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