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病床上的感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延萍)

我在病床上的感慨0

我患了乳腺癌,在一家三甲医院做了手术,又正在这家医院做化疗,我一边化疗,一边感慨:医院的收费太贵了。我动手术加第1次化疗的费用是2万元,平均一天住院费是1000元;第2次化疗又花了1万元,按医生的治疗方案,我这种早期乳腺癌患者整个治疗下来,得花10多万元,而在我所住的医院,病房经常是满满的,我头一次来住院就因为病房满了而不得不在走道上加床。我所住的这家医院上世纪90年代盖了一幢仅10层的大楼,前几年盖了一幢20层楼的现代医学大厦,今年一座30层的高楼又开始了营建。从这种现象看,流进医院的资金是越来越快了。

我在第二次到医院化疗时,因为当天没有床位,验过血后护士长就让我回家了。第二天再去医院住院时,就收到了医院的账单,验血的当天,共花了253元,除了化验费165元是本应收的外,其他治疗费46元、诊疗费7.5元、护理费6元、空调费7元、医污费2元、医用材料5.6元和床位费14.4元都是多收的。我注意到医院的多收费是十分随意的,和我一个病房的一个病人,和我的病是一样的,每天所打的针也是同样的,可有一天,我的账单却比她多了80多元,我去问护士长,她也说不出所以然。

我第4次化疗时,医生既给我打了常规的化疗药,又加打了一针新的进口化疗药“艾素”(打一次就要5000多元),结果我的白细胞降到了900(正常是3000以上),一连打了10针升白细胞的针(每针近300元),总算才升上来了,但这次化疗,我比常规化疗多花了1万多元。

和我同病房的病人,常有患甲状腺的病人,她们在开刀切了脖子上的肿块后,需要打几天消炎针,本来打点便宜的“青霉素”之类就可以了,但医生都是开较贵的“头孢”之类,仅每天打消炎的针就需要500余元。有一次化疗,我身体极其虚弱,想打点“氨基酸”,跟医生说了后,医生说没有“氨基酸”,要我打“卡文”,我也不知道“卡文”是什么,结果药打上后,我才得知“卡文”打一次要540元,护士还要收打针费40元。我后来想,堂堂的一个省三甲大医院难道连普通的“氨基酸”都没有?肯定是嫌便宜了(几十元一瓶)。

虽然患了这么重大的疾病,面对这10多万元的医药费,我却享受不了医疗保险,10多万元只有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我和家人头上。我原来在一个县级市的一家染织厂工作,工资一直很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厂倒闭时,我每个月的薪水也就250元(被亲友们戏称为“二百五”)。1996年,我所在的工厂突然不声不响停产了,就连基本的生活费都发不出,至于看病医保就更无人管了。为了给我治病,老公和儿子四处借钱,现在该借的也都借遍了,老公和儿子决定:为了给我治病,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只有卖新房了。眼看我们一家靠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新房又要毁在我的疾病上,我十分难受,甚至不想再治疗下去了。但老公和儿子都安慰我说:人是最重要的,救人最要紧,至于房子,卖了,以后有了钱还可以再买。

去年,我曾回到原来的厂里看了看,打听到有几个同龄的姐妹都已去世了,她们都是有病后不敢去医院看,只有自己到药店买点便宜药对付一下,结果拖到最后就都病死在家中了。在我住院期间,也有两个曾经和我同病房的姐妹,在做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后,就因无钱而放弃化疗,至于以后会不会因为没有化疗而复发,她们也顾及不了那么多,只有听天由命了!最使我刻骨铭心永不能忘的是:我还亲眼目睹了同病房的一个病人,因无钱看病而跳楼自杀的惨剧。这个病人姓金,去年正好55岁,我们都称她为金大姐,金大姐发现患了乳腺癌,已经是晚期了,她在做了乳腺切除手术后,医生建议她除了要做6次化疗外,还要做放疗。可是她在做第3次化疗时,家里已经借不到钱了,我常见她老公阴沉着脸到病房来,他们夫妻在小声嘀咕一阵后,总是爆发出争吵声。我们都听得出来,争吵原因都是因为钱,她老公愁眉苦脸地说借不到钱,而她却埋怨老公怕花钱和抹不开脸面去借。钱没有借到,护士长又天天来催欠款,而药又停了,我们常听金大姐唉声叹气,可我们除了能安慰劝解几句外,又有什么法子呢?就在一个深夜,我在睡梦中突然听到一声惊叫:“金大姐跳楼了!”我惊恐地坐起来后,看到几个病友顾不上穿衣就朝阳台跑去,我赶紧披衣起来,朝阳台挤去,果然恍惚看到楼下的地上趴着一个人。据后来跑下去看了现场的病友回来讲,金大姐从7楼跳下去后当场就摔死了,我不敢下去看,只有在病床上为金大姐的死唏嘘不已!

在和我同病房的病友中,也有身在好单位的,她们的医疗费用有的是全报,有的可以报90%。对于自费和公费的病人,医院是掌握清楚的,对于那些能公费报销的病人,就尽管给她们用那些进口药、贵药和营养药,我们这些自费的病人通常化疗一次需要8000元,而那些公费化疗的病人一次却能花上2万元。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病人,找到一些自费的病人,说愿帮她们开药,2000元的药只收1000元,自费病人当然乐意,这样可以节省1000元,而那个公费的病人,住一次医院不仅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还可以赚上一笔。面对这样的现象,我真是啼笑皆非了!同是共和国的公民,同在一处大地上劳作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医疗待遇呢? 放化疗癌症感慨病床

下一篇: 天下(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