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忍母亲提前老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丽)
家住东北,国企依然改革,母亲下岗。母亲是个漂亮人,即使今年50岁,大大的眼睛和她的处世为人,使我这个20多岁的人,常常嫉妒她抢走了所有关注。
下岗后的母亲要么整天蜗居在家,要么为亲戚的事跑来跑去,多年的信誉让大家很信任她。然而我却发现她越来越不注意仪表,当然她依然美丽,出门前不忘描眉弄唇,只是神态不再,人也变矮了。她的穿着俨然是来城务工人员的典范。艳丽的混乱搭配,与骨子里的东北老乡赵本山异曲同工:粉色的贝雷帽,绿色的扎花棉袄,棕色的西裤配白色的旅游鞋。当然在她的衣橱里,那些几千块钱的衣服依然如新,只是没有再穿的机会。
仅是一纸下岗通知,她就和以前的世界切割干净,落入寂寥赋闲。不止衣服的改换,还有她不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为母亲的变化担心,很希望国家出台允许高级技工延长在岗时间的政策后,也能考虑我母亲这样的“老人”,给她们机会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她们不提前老去。
一读者
一位母亲的教育手记
儿子是“玩”大的。记得他3岁时就自己在院子外面和伙伴们玩泥巴和沙子,我曾仔细地观察过,一伙小男子汉在土堆里用小刀、钥匙之类的工具挖挖铲铲,乐此不疲,似乎日到中天要进餐、天黑了该睡觉是大人们的事,与他们无关。被家长扯回家时,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泛着喜悦的红光,眼睛闪闪发亮。我的儿子玩泥巴、沙土一直玩到10岁,只要外面勾魂的声音响起,他立马箭一般冲出家门,赶赴土堆,一种泥巴,他和伙伴们能玩出20种以上的花样。我企图教育他,诸如要讲卫生,做个绅士啊,多读点书啊,野孩子不好啊,他充耳不闻。为了他一次考试不及格,我连叫带哭闹了一个多小时,可结果是,儿子仍一如既往地玩他想玩的东西。
当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后,我多次对孩子说,谁谁成绩多么好,考上了什么什么名校。儿子立即反问:他身体好吗?生活可以自理吗?路认得清吗?爱父母吗?能够做点家务吗?为希望工程捐过款吗?我愣住了,望着儿子明澈的双眼,我承认我不只是脸红了。 母亲老去不忍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