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的妖女》

作者:曾焱

2月28日,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伍德的几十件私人收藏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有家具、饰品、名画,19世纪画家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的一张素描是全场上品。这件《少女头像》尺幅37.5厘米×31.1厘米,也就1平方尺大小,几笔勾勒,估价3万~5万英镑。在现代和当代绘画被看好的拍卖市场,沃特豪斯作为后古典主义画家有这么高的价位,有点出人意料。

《无情的妖女》0唯美的人多半会喜欢沃特豪斯的画。他一生酷爱画青春美丽的女人,有200多幅画作都以此为主题,被视为“拉斐尔前派”传人。女人题材讨好,但容易流于柔媚的脂粉气,比如法国18世纪的洛可可画派代表人物布歇(F.Bucher),他在路易十五时期是最受宠的画家,技巧出众,又懂得迎合王公贵族们的趣味,专画一些希腊神话里体态丰腴的女神以及贵族夫人们香艳的闺房生活。布歇在法国绘画史上有自己的地位,后人画论承认他在色彩和光的表现技巧上当列大师之位,却在同时期的文人圈里口碑狼藉,其中启蒙思想家、文艺评论家狄德罗是批评最激烈的一个,评价布歇在技巧和趣味上都十分“堕落”。沃特豪斯也画女人,也喜欢画神话故事里面的女神或者经典诗歌里面的女性,倒是没有人说过他的作品轻浮。看过数张沃特豪斯的画,画中女子是神是人都美得清纯,不给人现实的肉欲,画面色调多半偏冷,那种氛围对观者有特别强烈的渗透感。

《无情的妖女》1《无情的妖女》2《无情的妖女》3此次拍卖的素描,旧主克里斯托弗·伍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艺术研究的权威,写过多本关于“拉斐尔前派”的著作。所谓“拉斐尔前派”,是英国19世纪中期一个画家团体,提倡回到拉斐尔之前的中世纪艺术,主张绘画和文学结合,将“美丽形式和表现内容合而为一”。拉斐尔前派如日中天的时候,沃特豪斯还是个孩子,但最后他成了这个画派最经典的代表人物。沃特豪斯偏爱19世纪早期英国三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济慈和雪莱,很多画作都从他们的诗歌里面找寻灵感,像《无情的妖女》是再现济慈名诗里的一段场景:她带我到了她的山洞/又是落泪,又是悲叹/我在那儿四处吻着/她野性的、野性的眼。很多画家描摹过济慈这首诗的情节,唯有沃特豪斯这幅最合原诗那种幽冷摄魄的意境。组画《夏洛特夫人》取自丁尼生的长诗,讲述贵族少妇夏洛特的爱情悲剧。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早期,沃特豪斯用近40年时间画了系列同名油画,其中一幅代表作画的是夏洛特夫人登上小船,准备启程去见自己的情人,画面凄美无以复加。就画而言,能博大众欣赏的一般是些暖而甜的调子,清冷多半难以悦人。也许就是因为沃特豪斯画里总有这份不尘俗的清冷和距离,私人收藏他作品的也多是低调之人,他一生创作虽多,画作在市面上却罕见流通。

《无情的妖女》4沃特豪斯21岁进入英国皇家学院习画,15年后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会员,然后又挨了10年得到全职院士的荣耀。从这份经历看,沃特豪斯一直配合着维多利亚时代沉稳华美的循规蹈矩,画风大体也不出古典学院派框架,但他比同时代画家更空灵唯美的笔触显露了罗马在他身上打下的浪漫底色:他的画家父母曾因为爱慕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迁居到意大利,所以沃特豪斯1849年出生在罗马而不是伦敦,并在那里的画室度过整个童年,直到19世纪50年代末一家人才返回英国。有人考证出他早期画作是用两个妹妹和自己的妻子做模特,到了1893年后开始专用一个模特,人们叫她福斯特小姐(Muriel Foster),她出现在沃特豪斯1893~1906年几乎所有的画作上,包括那张完成于1893年的名画《无情的妖女》,还有现收藏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美人鱼》。长颈,轻巧的下颌,微微翘起的鼻子,她成了“拉斐尔前派”绘画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关于画家和福斯特小姐之间是否彼此爱慕,没有确实说法,只知道福斯特小姐是格林威治人,上过护士学校,开始为画家做模特那年15岁,此后终身未嫁,直到91岁离世。■

《无情的妖女》5“战后及当代艺术”现在是国际市场上赢利空间最充足的板块之一。2月初,伦敦克里斯蒂的专场再次创成交总额及17幅画作的历史拍卖纪录。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于1956年完成的《肖像画研习之二》,由理查德·格雷画廊委托中间人拍得,以1402万英镑成为全场最高价格,不但创下培根个人作品的拍卖新纪录,这也是全球战后艺术作品第二高位。继去年秋季《玛丽莲·梦露》创下高价之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仍然被追捧,作于1974年的《碧姬·芭铎》以更高的539.6万英镑成交。■

《无情的妖女》6 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