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食品:黄酒革命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升级的概念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资本市场,食品类的上市公司也早已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尤其是其中的酒类上市公司。在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红酒行业的张裕等被投资者充分挖掘之后,生产黄酒的第一食品(600616)开始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黄酒和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酒种,其消费地点历来以江浙地区为主,人们熟知的两个黄酒品牌——古越龙山和会稽山也都出自于此,前者属于上市公司古越龙山(600059),后者属于上市公司S轻纺城(600790)。第一食品旗下的石库门黄酒一改浙派黄酒的传统形象,将消费对象指向更高端和更时尚的人群,建立了海派黄酒的形象,这使得黄酒开始突破江浙的地域性限制,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国目前约有700家黄酒生产企业,其中产量过万吨的在30家左右,产量过5万吨的只有4家,其中3家分属以上3家上市公司。
黄酒行业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其消费地点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三地的消费占全国消费量的70%多,出于消费习惯的差异,在国内其他地域一直难以打开市场。另外,黄酒不同于白酒和葡萄酒,一直给人以低端的形象,很多价格都在20元以下,甚至被当作调料酒,这样的市场定位也注定其难有大的作为。随着黄酒的健康理念开始为更多人接受,黄酒行业在2001年开始升温。第一食品的石库门老酒和冠生园的“和酒”率先打破黄酒的传统形象,注入了高端和时尚的元素,有些品牌的定价高达800多元,已经向一些高端白酒看齐。同时,石库门老酒还在包装和口味上大做改动,使得包装更为精美,同时酒的度数降低,使得更多上海的年轻人开始将喝黄酒视为时尚,如同日本的年轻人饮用清酒,韩国年轻人饮用真露。
第一食品的主营业务分为黄酒、食糖和食品销售,从销售收入看,食品销售占了70%多的比例,这也和公司的历史有关,其前身是创办于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不过由于大部分食品销售门店处于亏损或者微利,食品销售对公司利润贡献甚微,随着黄酒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已经从过去一家老字号的国有食品店变为黄酒企业,黄酒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仅为12%,但是贡献了70%的净利润。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4亿元,净利润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和34%。公司的黄酒业务在最近几年迅猛发展,2002年,黄酒收入为1.5亿元,2005年已经超过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更是超过收入,2002年,黄酒带来的净利润不足2000万元,2005年已经超过1亿元,而今年仅仅上半年黄酒实现净利润已经达到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80%左右。公司在黄酒业务上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另外2家主要对手——古越龙山和轻纺城。
在黄酒行业整体向好的趋势下,古越龙山和轻纺城也同样值得关注。这2家公司拥有历史最悠久的黄酒品牌,只是在创新精神上逊色于第一食品,当然,从另外的角度看,也正因为古越龙山和会稽山的品牌太过正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创新的难度。和第一食品一样,古越龙山和轻纺城除了黄酒,还兼营其他业务,古越龙山的氨纶业务一直是亏损大户,公司有意将其剥离,成为一家纯正的黄酒企业,资本市场显然对此给予了很高的期待,近期不断上扬的股价体现了投资者的态度;轻纺城原是绍兴一家国企,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批发市场,2003年被当地的民营企业精工集团收购,在剥离了亏损资产——纺织公司舒美特之后,资本市场同样给予了较高的期待。
第一食品也有让投资者期待的资本运作,那就是公司将上海市场的另外一大黄酒品牌、占据上海20%市场份额的“和酒”注入上市公司。“和酒”属于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冠生园公司,而第一食品的大股东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和光明食品集团进行重组,组建上海大光明食品集团,该项重组因为一些意外事件而暂时处于停顿状态。不过长期来看,冠生园的“和酒”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已是大势所趋,不确定的只是注入方式和时间。“和酒”资产注入之后,第一食品的黄酒业务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无论是海派的第一食品,还是浙派的古越龙山和轻纺城,在黄酒行业向好的趋势下,这3家仅有的黄酒上市公司,都将因为其资源稀缺性而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革命轻纺城古越龙山食品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