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人物:孙德良:杭州走来的网络“阿土仔”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财富人物:孙德良:杭州走来的网络“阿土仔”0

过了几年,刘峻有点后悔,当时他没出点钱错过了一个机会。12月初刘峻刚从和讯网总编辑职位上辞职,创业还是去别的网站干活没有最后消息。历经新浪网等若干工作职位,刘峻是很多网络从业者的代表,在一个发展的行业里努力上进,有很多积累却还没有创业——网络时代好像每个中国的年轻人都要有、或者想有自己的事业。刘峻的高中同学孙德良,在西湖边的杭州、盛产商人的家乡,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区别就是这样。

1972年出生的孙德良,看起来还是刘峻“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那个样子,身材瘦削、说话总是不经意拿手捂着嘴,还有一张年轻的脸。2006年12月15日,他要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为他的公司股票公开发行敲锣了。之前的12月4日,孙德良控股的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一级市场的发售,筹集资金2亿元。从1997年创业算起正好9个年头。

孙德良1995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之后在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讯业集团浙江公司工作,因为公司发不出工资而离开。1997年,孙德良怀揣借来的3万元,打算在互联网行业里干点啥。当时德良也问过刘峻是否参股,刘峻还在一个杂志社里做着编辑,新浪网刚刚起步,一个杭州的小青年要开始自己的前程,远在北京的刘峻没有陪他的理由。

浙江是中国的服装工业和流通大省,德良拍着脑袋想做一个服装网。1997年10月16日,杭州武林广场有一个服装博览会,德良赶过去准备见见服装商人们,一场突然的大雨让博览会临时取消了。无事可做的孙德良去看一个同学,走进某化工贸易公司办公室。在同学抽屉里,孙德良看到了一抽屉的名片,都是化工厂的厂长、总经理头衔名片……

这个偶然机会促生了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以下简称中化网)。现在的结果证明,进入网络做什么似乎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有个点子就可以去尝试,以后会怎么样德良自己也想不清楚。

浙江是中国的化工大省,但是化工厂的经营者们在当时跟互联网还没有什么关系。孙德良把自己的网站命名为“中国化工网”,网站内容除了上传一些产业信息之外也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感谢当时的网络大潮,美国的科技风险投资第一次来到中国,滋生了一批有名的互联网公司,化工企业也开始知道网络。虽然没有企业来德良的网站做广告,但是有了一个信息平台做榜样,给化工厂做个网站总是可以尝试的。

现在看到中化网的内容除了经济信息之外,主要是6000多家化工企业的产品需求信息。孙德良比其他专业的网站制作公司往前走了一步,靠着一家一家工厂上门、一个一个电话联系,中国化工网成了中国第一的网络信息平台,他和两个同学的小作坊得以成为业内网络资讯服务的领袖。

2001年,孙德良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化工企业Orica打了一场官司,争夺互联网顶级域名www.chemnet.com(本刊2001年11月详细报道)。官司打赢后中化网保留了该域名,同时它引起的社会关注给中化网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果,官司之前公司客户只有400多,之后很短时间客户数量就上千,至今中化网的会员客户超过6000家企业,平均一年投入的会员费和广告费是1万元,中化网的税后利润率超过40%。德良总结他的经历:时势造英雄。中化网的成功里有八分机会、一分智慧和一分勤奋。

回报是丰厚的。融资之后的网盛科技公司有了3亿元现金储备,孙德良和他的家人还控制着上市公司71.5%以上的股份,公司市值超过了8亿元。况且还有一个势头往上走的浙江都市网www.zj.com不在上市公司资产当中。

从一开始,德良的事业和其他浙江小商人开个小店铺一样,现在他也越来越步入了典型的浙江商人的轨迹,“我一直想悄悄地做人、悄悄地做事、悄悄地赚钱”。

1999年,公司稍微有了起色,德良在杭州市中心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的房价每平方米刚过4000元,当然现在的价格翻了一倍。即使在公司上市之后,这套房子还是德良唯一的个人房产,他还几乎不住。3年前女儿出生之后,妻子带着女儿回了浙江大学父母家常住,德良每晚也回丈母娘家。

德良的父亲还住在杭州郊区萧山区径游乡径游村,虽然在他的名下有着上市公司9.255%的股权。这笔股权原来为德良的母亲持有,今年6月母亲因病去世之后,遗产交给了老伴。母亲的去世是德良内心无法抹去的痛,父母务农一辈子很辛苦。2001年公司开始兴旺的时候母亲就开始生病,到最后也没看到儿子公司的上市。德良的哥哥和父亲一起在农村,还在一家工厂干活。“他们不愿意住到城里来,多年的生活习惯了。”德良说。他自己也和很多江浙人一样,出外上学总是想着回到自己的老家。在沈阳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能吃上米饭,总是要提早去排队,在唯一卖米饭的窗口和东北的大个子同学拥挤,可怜他身小体弱的样子。

还是感谢赶上了好的时节,即使是不在中国最开放前沿的城市,德良依然坐在中国网络班车的头排座椅上。网盛科技成了中国股市上唯一一只纯正的网络股票:创始人还是公司的董事长,上市之后也没有投资机构进入,董事会里清一色都是当年的合伙人(他们几乎也都是刘峻的同学)。公司业务里除了网络,没有别的杂项。

孙德良自内心抗拒纯粹的资本投资人进入他的公司。从2003年开始筹划上市事宜,若干家风险投资都想作为他的伙伴。德良一方面虚心交谈,他从中获得了他从未接触的金融、资本道理,另外对他们的进入要求坚决说不。也因此,网盛科技从来没有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计划,因为美国人基本不接纳董事会里只有创业、管理团队的结构方式,而德良有一点非常坚强,他坚持持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关于控股这一点,他的老乡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也做到了,但是或多或少为他们引进的机构投资烦恼过)。德良指着因为股权分散造成运营艰难的新浪和把公司最大股权卖给雅虎的阿里巴巴说:“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美国人的方式在中国不一定能行。”

为此,公司经过几轮改制,孙德良把股东、员工装入三个公司内,两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里,一个由公司的主要股东和管理层构成,一个是上市公司的资深员工,身在上市公司的员工未来主要靠期权和薪水来激励。层次分明的体系让创业者和普通员工各得其所,保证公司发展动力。

孙德良至今只到过香港地区,行踪甚至没出过国门。即使在韩国开了分公司,他也没去,欧美更未涉足。“我不喜欢旅游”,德良的说法是,去北京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不喜欢旅游、没有享受的概念,孙德良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茶,办公室里各类茶叶罐子堆了一柜台。其他的时间除了工作还是工作。3年前公司买了一辆奥迪作为公务用车,德良自己打车出行,他自己也不会开车。以都市新青年的生活眼光看,德良真的很土。

中化网目前的收益是会员费和广告费,杭州郊区出生的“阿土仔”孙德良有自己的新主张,他琢磨着怎么在他们的交易中赚钱。以中国电子商务的经验,从客户现实的交易中收取交易费是一直想一直都没做成的生意。孙德良想做一个中化网上的期货交易平台,命名为“远期标准合同”。私营企业做期货平台自然不被目前法律允许,但是目前中国的期货交易品种主要是大宗的农产品和能源项目,类似于化工原料聚乙烯这样的专业而交易量较小的产品在这样的平台上怎么做呢?孙德良正在与金融机构探讨这样的事情,“华尔街的股市也就起源于当年一棵树下的交易嘛”。■

(注:阿土仔是台湾版“大富翁”电脑游戏里的一个角色。) 阿土杭州孙德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