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微不足道的温暖料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殳俏)

那微不足道的温暖料理0

住在冬季里连续放晴的地方的人类完全不能理解住在冬季里连续下雨的地方的人类,基本上,这种气候上的差别能够造就人格上的差别。生活在寒冷而阳光灿烂地带的人类总是在嘲笑生活在寒冷而阴雨连绵地带的人类,为什么他们会心情不好呢?为什么他们不买个烘干机来解决所有晒不干的衣物呢?为什么他们集体得了忧郁症呢?为什么他们不干脆出去吃块大肉来碗猛酒让自己爽一下呢?

连绵不断的让人手脚发凉的冷雨天最容易让人拥有缠绵悱恻的胃口——这个时候,很容易就饿,但吃什么又都让人觉得没有食欲。当然,在家里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热可可或者咖啡是最草率又不失优雅的解决办法,但到了正餐时间,却是连现煮好的红豆汤或者小圆饼干都感不到需要温存的胃了——它马上就需要一些给予它力量的食物,但最好又是精致而清淡的,不流于一个火锅或一碗拉面那样的草草了事,这个时候,便让人马上想起了串烧。

朴实、平凡、微不足道,这就是串烧的基本特征。但对于热爱串烧的人来说,串烧却是他们于寒冷心情中的小火焰,关于串烧的三个形容词背后各有一个暗藏的注脚在熠熠生光,那就是:美好,细致,不可思议。韩良露回忆她于1984年前后在日本的小住时,特别提到了串烧:“那段时间,我迷上了吃串烧以及喝沙瓦,常常在逛了一天大东京各区,晚上脚酸腿麻,搭地铁回朋友位于目黑的家前,打电话约朋友在地铁站前的串烧屋碰面。”

而十几年后,作为学生居住在日本的我也竟然迷上了串烧,总是在“不想回家,不想吃大餐,但想要长长久久地坐着吃着聊着”的心情下,拉上朋友去车站前的串烧屋吃东西。吃的东西,从菜单上平淡无奇的名称上来看,无非是鸡皮、鸡肉、鸡肝、银杏、香菇之类的寻常物事。但从迷恋串烧屋的人的角度看,一串闪耀着金子般光芒、微微泛着油光、肥腴得当、香脆可口的撒着七味辣椒粉和柠檬汁的鸡皮串,绝对和普通的鸡皮是两回事。而烤香菇这样的,在常人眼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料理,凭借着串烧料理人的妙手也能拯救最寒冷的心情。尤其在下着雨的冬夜,一头冲进串烧屋的最初时刻,就需要一串最完美的烤香菇串来开始接下来的温暖小酌。香菇最好烤得干点,再干点,直到静静卧在炭火上的香菇出现了浅褐色的纹理才好,香菇串端上桌的那一瞬间,踩湿的鞋子大半也被烘干了,大衣上的雨珠也显得犹如天外来客了,咬一口干燥而滚烫的香菇,甘美丰实的肉感中又保持了菌类的细腻香气,这时候再来一小杯颠着大冰块的番薯烧酒,不由地让人觉得,眼前这几颗粗粗笨笨的香菇,倒好像是自己整个人生低潮期的救世主一般。

回国之后,也曾经努力地寻找如日本一般的小而温暖的串烧屋,但很可惜,这种“微不足道的温暖”似乎不为人所屑,更多人喜欢的是几百个火锅或者烤肉炉汗淋淋一起把人熏得如坠云里雾里的燥热感觉。后来在上海古北找到一家名叫“串庵”的小店,是唯一对味的串烧屋。老板做得很用心思,就连蘸串烧的盐都选用了两种不同轻重的味道。但可惜的是,为了满足本地客人的需要,菜单上除了串烧,仍抵死保留了各种各样其他的日本料理,而来到“串庵”吃东西的客人仿佛也都只以生鱼片和鳗鱼饭作为最主要的点餐目标,就算他们很难忘记饭后的甜点,也很难想到要吃一份串烧。在北京,朋友则带我去了一家名叫“慢走”的以日本烧酒著称的居酒屋,虽然这里并没有打算以串烧作为特色,但气氛却很适合小酌,且备有几百种日本烧酒及含烧酒饮料,看起来更容易找到串烧的感觉。在那里,烤银杏并不是穿在竹签子上的,而是一个一个埋在盐粒中烤制而成。我要了一大杯掺了烧酒的乳酸饮料,用手剥着滚烫的银杏,忽然醒悟过来。原来如我一般的人生,其实很紧张轰轰烈烈大块幸福的当头棒喝,需要的也只是一点一滴,由自己亲手串制的微不足道的小温暖而已,这样才觉得最安心,最踏实。明了了这一点,便是没有竹签子也无妨了。■ 温暖料理微不足道

上一篇: 夜宴的时代
下一篇: 鸳鸯蝴蝶汉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