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样的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杨树)
最近,一部老片子《末代皇帝》在碟市上很流行,一个同事专门去买了一套D9的。她说,这部电影是上小学时上映的,爸爸特意去学校请假,带我去看《末代皇帝》。我说,我也有同样的经历,我爸撺掇我逃学去看《烈火金刚》。第二天上学,老师把我拎出来,当着全班同学做检讨。我在检讨书中写:“……利用下午自习的时间,去电影院观看优秀革命题材影片《烈火金刚》……”老师拍案而怒。
临近高考,《菊豆》上映了。星期天,班里许多男生拉帮结伙去电影院。我则不为所动,继续到补课班上课。他们回来就给我讲电影里的刺激镜头,说真的,确实很馋,但与我要上大学的梦想比还不算强烈。上大学后,看的一部令我难忘的影片是《霸王别姬》。第二天写作课,老师就和我们讨论这部片子,讲得热火朝天。最后收到课程上,让我们说一说这部电影的主题。许多人发言,各有见解,什么人生坎坷世事无常,传统艺术命运多劫。轮到我,站起来还苦生生地琢磨了半天,最后挤出一句,就是“霸王别姬”吧?对!就是一个“别”字。底下轰然一片,我的心血都激动得涌到了脑皮上。
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要算陈强父子主演的《瞧这一家子》。小时候,工厂俱乐部经常放这部片子,后来买了碟,几乎每个月都要看一遍,真可谓百看不厌。喜欢它的原因有三:一是喜剧效果强,可以说是“前本山时代”的城市喜剧代表作。忙了一周的工作,假日里放松心情,正好看看这部喜剧,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尤其是陈佩斯大刀阔斧教跳舞的那段,能把人笑报废了。二是它的励志作用,整部片子都在催人上进,每个角色都乐观向上,正像陈强扮演的车间主任说的那样,“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所以人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连后进分子“刘晓庆”的生活追求,现在看来也是健康积极的。《晶体管电路》,是影片中一本串联情节的书,是老同志“争取主动”重视科研的一个代表符号。谁知道他们真能看懂吗?倒总是勾起我去书店买书的欲望。三是怀旧的影像。改革初期的城市图画,简单而有规矩,朴素的工人住宅、圆头的公共汽车、坦荡荡的大街、静悄悄的书店还有方舒式的纯真女孩,谁还能相信这是首都北京呢?每看到这些,心里总有一丝疑惑:我们真的发展了吗?
说到看什么样的电影,还牵扯到一段伤心的分手往事。我和经人介绍的女朋友已经相处月余,彼此好像总是找不到感觉。一个冷雨的深秋傍晚,我接她下班,经过电影院。当时有两部片子同时放映,《大块头有大智慧》和《天地英雄》。我说看《天地英雄》。她非要看“大块头”。我笑她没品位。果然是部倒胃口的片子,在放映厅的微光里,我看到她表情木然。那以后我们再没见面,后来她发了1条短信给我,说,你觉得我们合适吗?过了很久,我偶然看了《天地英雄》,看着看着,就突然有些伤感,看来我们分手是注定的。■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