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的汉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心莲)
和中国大学生学英语一样,外国人的汉语课也分精读、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为了保证语言教学效果,一般每个班不超过20人。我常教的是口语。在口语课上,学生们能自在地应用他们学到的汉语,我总是尽量给每一个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课堂上我们常做的练习就是分组对话,每当我一声令下开始,教室就像爆米花一样,各式各样的汉语从不同角落发出。
班上有一个30多岁的英国女学生叫海伦,她和丈夫都是驻中国的记者,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中文。她的丈夫汉语更好,所以在程度较高的班。她告诉全班同学她有一个两岁的儿子,也在中国。他俩每天出双入对,形影不离,还常带着儿子参加学校的活动。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简直就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一次上课讲到“其实”这个词,我讲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就开始让他们用这个词回答我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好像不喜欢学汉语。”一个学生很配合地回答:“其实我很喜欢学汉语。”看来第一个示范还不错。接下来的几个学生也很顺利地回答下来了。这时我看了海伦一眼,抛出了问题:“海伦,你还没结婚,是吗?”以她的聪明劲儿,这个问题当然不在话下。我满有信心地等待她的回答。她想了想,“其实我没有结婚”。这时全班学生的目光全落在了她身上。我面带微笑地又重复了一遍问题,而她的回答依然是“其实我没有结婚”。“为什么?”在大家的追问下,海伦告诉我们,由于英国对未婚妈妈的社会补贴比较高,很多年轻人选择未婚同居,所以她和孩子他爸没有结婚,也不打算结婚,虽然肚子里正在孕育第二个生命。看来国情不同,风俗不同啊!
虽然有了教训,可这种想当然的错误我还是常犯。讲到“从来”的时候,我告诉学生“从来”常常和“不”一起使用。我挑选了一个韩国淑女,大声地问:“崔顺英,听说你喜欢抽烟?”此时全班哄堂大笑,这个韩国美女红着脸小声地说:“老师,我抽烟。”我好像受了打击似的,吃惊得半天都合不上嘴。一个长裙飘逸,低眉顺眼的女孩,怎么可能?
我常常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说,不要怕犯错,因此学生们在口语课上总是无所顾忌,开口就讲,虽然锻炼了胆量,但是由于发挥过于急切,当然也常常出错。有一课课文对话是讲一个女孩在国外学习,找了一个外国男朋友,担心妈妈不同意,说服妈妈时有一句话是:“爱是没有国界的。”多好的话,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很快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有几个谈恋爱的学生摩拳擦掌想把这句话用来说服自己的父母。我让他们两人一组模拟同样的情景对话。准备的时候,我发现几乎每组都用了这句名言,对此我深表满意。到了表演时,一个泰国男孩似乎过于投入,大声地对扮演他妈妈的那个女孩叫喊:“妈妈,难道你不知道一句话,爱是没有结果的吗?”大家都面面相觑,那个女孩也有点不明白,这时他表演得更起劲了,咄咄逼人地大喊:“妈妈,难道你不知道中国有一句话,爱是没有结果的吗?”全班笑做一团,一齐说:“爱是没有结果的!”■ 外国人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