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不应成为“菜篮子工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赵志疆)

继今年2月广东“子二代”娃娃鱼获准上市以来,11月扬子鳄又在黄山徽府美食城闪亮登场,有关部门批准其限量定点经营。消息说要求致力于研究、继承和挖掘徽菜传统之精华,做好徽菜文章,振兴黄山旅游,以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

为了拯救这些珍稀动物,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子二代”流向餐桌,人们惊诧地发现,所有一切努力不像是在保护动物,反倒更类似于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菜篮子工程”。虽然待价而沽的只是“子二代”,但一般人很难分辨出它们究竟是不是“子二代”,人们看到的只是保护动物能够买卖、食用这一事实。

由于总量稀缺,珍稀动物都价格不菲。如果“子二代”市场被放开,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势必会有人不惜铤而走险,用野生动物来冒充以牟取暴利。果真出现这样的局面,市场究竟该如何监管?是野生还是“子二代”,普通执法人员能否检测得出?即使这些人工饲养的珍稀动物数目已经相对可观,然而放眼全国它们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况依然岌岌可危。既然人工繁殖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它们放归大自然,使之成为真正的野生动物,为什么还一定要将它们摆上人们的餐桌? 菜篮子工程动物野生动物保护动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