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高考移民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武汉国际高考移民0

出口转内销的“曲线入学”

2005年11月,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警官韩用彬按惯例为提出长期居留要求的外籍人士做签证前的审核。当他审核到一名牌大学外国留学生李某的资料时,发现了多个疑点,“首先,资料上说他是玻利维亚人,那一带的人肤色比较黑,但从照片上看,他很白净;另外,他填的申请表上,写的是中文,虽然故意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是有明显国内人的书写习惯”。

心存疑虑的韩用彬打开公安局国内户证网,依据资料上提供的中文姓名查找,在武汉市查到了相似的100多人的资料,通过年龄比对,韩用彬很轻易就找到了李某的武汉市户籍资料。李某提供的户口本上的留底照片与留学生申请表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韩用彬拿起电话,故意用武汉方言拨打李某的联系电话。“你是哪个?”没有防备的李某脱口说出一句地道的武汉话。韩用彬不露声色,通知他到出入境管理处面谈。面谈中,韩用彬问了些简单的常识问题,如:“玻利维亚的首都是哪里?”“坐飞机过来要办什么手续,机票多少钱?”李某回答得很离谱。韩用彬转而用英文和他交流,却发现李某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此时,因为要去大厅处理一个事情,韩用彬中途离开了办公室。李某趁此机会,借口上厕所偷偷溜走了。

随后,武汉警方又发现了多名和李某情形类似、身份可疑的留学生。他们都有国内居民身份,却持有外国护照,通过边检、高校资格审查后进入国内名牌大学“留学”,在他们身份转换过程中,中介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生财之道一样,但他们都是单线作案,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韩用彬说,主犯王某生于上海,后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曾移民新西兰,后又回到香港成立亚太教育基金有限公司,专做教育培训、移民、留学咨询业务。去年高考结束后,有内地朋友找到他,询问有没有办法能让落榜孩子读国内名牌大学,王某从此打上了“国际高考移民”的主意。随后他仅用每人1.55万美元的价格,在1个月内办下玻利维亚入籍证书、身份证、护照,再让这些学生以玻国留学生身份,参加中国正规大学的“留学”入学申请。

为了护照更真实,王某让这些学生持前往马来西亚的中国普通护照出国。在马来西亚呆1个星期,再用玻利维亚护照从马来西亚直飞上海浦东。拿着盖有马来西亚出境证明的护照,这几名学生直接到武汉、上海几所高校的留学生院报名。入学成功后,每人交付王某21万元人民币。

与王某不同,福建省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则专门办理“菲律宾籍留学生”。他们将40多名报名的学生集中到福州一家酒店,进行1个月培训,内容主要是菲律宾的日常用语、通关程序以及应对各种检查的对策。例如,如果被问到英文为什么不好,要回答自己是在马尼拉华人社区长大,读的是华文学校。培训结束后,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收走学生的中国护照,为他们办理了赴菲律宾的团体旅游签证。然后在中介带领下,学生们在马尼拉一酒店住下,继续学习和了解菲律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衣着习惯。

1个月后,每个学生拿到了伪造的菲律宾护照。为了增加真实度,这些护照上有多个签证记录,盖着往来泰国、菲律宾的验讫章。2005年10月22日至31日间,40多名学生在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安排下,持假护照陆续入境。

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凭着伪造的菲律宾高中文凭、学校成绩单等证明文件,为这些学生分别联系了几所国内高校。经过简单的申请手续,这批高考失利生成功进入武汉、北京等地的名牌高校“留学”。

武汉警方把这个情况迅速上报公安部,北京、福建等地警方根据武汉提供的线索,也发现多起类似情况,而且不少人的居留许可证已经签发。于是,公安机关开始部署重点省份对所辖高校留学生情况全面摸底,了解到的情况使人震惊。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市都发现了有组织、规模化的跨国高考移民案,上百名国内高考落榜生以“外国留学生”身份,持伪造的护照和相关证件“曲线留学”进入内地数所名牌大学。

韩用彬说:“这些假洋学生使用的中文姓名或在原姓名前加母姓、或是采用与原姓名极相似的组合。等‘留学’结束后,他们会要求在毕业证上改换成原来的真实姓名,以实现用真实姓名在国内就业的目的。”

利益纠葛下的规范与法律真空

其实,钻政策空子的情形在几年前的华侨生招生中也曾出现过。

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钱建国博士说,前些年华侨生只需通过教育部联合招办的考试即可进入国内高校学习。不少家长便花高价为孩子办理华侨身份,高校招收的华侨生人数因此出现不正常的大幅上升。今年2月,政府有关部门对华侨生的报名资格提出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取得在境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实际居住两年以上。这一政策堵死了假华侨生的升学路。以武汉大学为例,去年招收的200余名港澳台侨学生中,华侨学生占一半。而今年招收的95名港澳台侨学生中,华侨学生仅有1人。

“华侨生”这条路被堵死后,有人开始留意起尚属空白的“留学生”市场。根据国家规定,外国留学生的考核和考试由各校自己负责。国外学生只要能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同时提供高中成绩和相关证书即可入学,尺度非常宽松。目前仅有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上海交大等5所国内高校以自主命题考试的方式录取留学生,其他学校基本上不设考试。而且,这5所高校所设的考试也都是基础性考试,主要考察汉语能力,对中国学生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华裔学生加入了外国籍后,可以作为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不过在现有规定中,对于外国留学生加入外国籍时间没有规定,从而给了国内一些人以可乘之机。

证明留学生身份的唯一合法证件是护照,因此,护照成为首当其冲的制假目标。据韩用彬介绍,护照防伪技术很高,国内一般做不了。在这起国际高考移民案件中,使用的护照是真的,签证页也是真的,只是把资料页给换了。“移花接木”的结果是:骗过了第一道关卡,中国驻该国的大使馆签证官,申请到进入中国的学生签证。接着骗过第二道关,入境时的边检,由于边检人员查验护照的精力集中在签证页上而忽略了资料页的审核。最后是第三道关,留学所在地的公安出入境管理处。留学生在刚进入中国时持有的是临时签证,在中国学习居住6个月以上的需申请长期居留签证。如果出入境管理处同意签发了,那么就算蒙混过关了。

在警方看来,高校虽然没有甄别证件真伪的技术手段和职能,但在审核材料和与学生频繁接触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完全有可能成为防止假留学生出现的第四道关卡。然而,这种可能性因为与经济利益的触碰并没有出现。

据武汉高校一些教师透露,目前来中国高校留学的学生,相当比例是来学语言的,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只占很小比例。其中,理工学科的学位留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发展学历、学位留学生教育,在一些学校是“抓到篮里就是菜”。各个高校招收的留学生,其培养经费除了计划内的政府奖学金或其他项目的奖学金,就是自筹经费。根据2000年外交部、公安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教育部第9号令《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并公布对外国留学生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并以人民币计价收费。具体到湖北省高校,平均下来每学年收取的学费为2000~3000美元,有的学校甚至规定了每年的留学生招生任务。这样即使一些老师意识到了招收的留学生中有假冒者,也很容易睁只眼闭只眼。

在具体办案过程中,韩用彬也有无奈。“武汉的这两起案件涉案的中介机构人员触犯的是刑法中的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罪,而在香港地区的法律条款中没有这一条。因此,虽然我们查到了香港的某些中介结构也有相关问题,却因为缺乏证据而无法绳之以法。”

国际高考移民案件出现后,教育部相关人员日前做出明确表态:教育部将就这一新问题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资质审核。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很多大学开始加强了留学生的招收管理措施。上海大学在近期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如何拟定详细的国际学生招生管理规范,包括着重招收在外国出生的学生,那些在考前短时间内办出新护照的将被拒绝。上海大学还要求有连续在国外定居的时间证明;此外,不仅针对新招收的学生,还会对已在校的学生逐一进行审核,如果发现有假护照的中国学生,一律开除。这一方案将是中国高校中首部关于留学生的详细规范。■ 高考武汉国际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