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重游首都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屠不夫)

40年重游首都记0

老婆的大舅、大舅母二人10月18日在未请示众多亲戚的情况下乘飞机抵达北京,这给我们本来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涟漪。除了双方父母姐妹以外,还没有其他亲戚莅临过我们的家。加上近日两人工作的确很忙,一开始我们还有点感觉手足无措。

多年前我去重庆的时候曾经随当时还是女友的老婆去她的表哥家里,当时见过她的大舅,交谈并不多,也许我留给他们的印象也不深。这次突然来访,让我的心里更觉得有点毛突突的。不过也没太大关系,除了怕没办法安排他们出去游玩以外,更不可能陪着他们在京城里转转,别的倒没什么可担心的。

我们倒都没有想为什么他会选择在这时候急慌慌地乘飞机来北京,毕竟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富裕,怎么会舍得双双乘飞机来。

他们到北京的时候是在18日(星期三)上午10点多钟,我在单位上班,老婆那天没去单位,专程在家等候。机场离我家比较远,按照我们头天设计的路线,他们要先乘机场大巴到东直门,然后转乘轻轨,才能到我家。我估计总共需要两个多小时。而对于外地人来家,在东直门乘坐地铁13号线应该说相当不方便,加上城铁进出时检票过程异常累赘,心里难免有些担心。

当天下午我下班回家时,天已经擦黑,大舅母在休息,大舅到附近一个农贸市场买菜去了。老婆告诉我,他们到北京后的行程很顺利,没费什么周折。

三四十分钟后,大舅敲门,手中拎着一只两斤左右的小公鸡,要给我们做香菇鸡吃。

早先就听老婆说过她大舅的话特多,一刻不停,这时我才体会到了。他很高兴地向我们讲述怎样识破卖鸡人多约秤的诡计,又细致告诉我们怎样选鸡,怎样杀,怎样褪毛,怎样清理,细而又细地传授。

当时饭已经基本做好了,鸡便留在晚上再做。大概是在晚21点30分左右,我们吃到了正宗重庆口味的香菇鸡。小土公鸡的味道相当好,和超市里卖的肉鸡的确不一样。

我们询问他们的计划,大舅和舅母执意说,不用你们操心,我们明天去长城。考虑到他们刚来,去长城又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我们便建议他们先去香山、颐和园,毕竟在一条线上,走起来方便,并且如果太累可以只去一处。他们欣然采纳,决定先去香山。老婆便告诉大舅怎样乘车转车。

就这样,我们每天告诉他们大致乘车路线,然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到各个景点去参观。几天下来,去了香山、颐和园、八达岭、天安门、十三陵。令我感到佩服的是,他们去八达岭和十三陵并不选择我们推荐的旅游大巴,而是选择到西三旗坐远郊公交车,这条路线是他们在乘车去香山、颐和园时打听来的。去八达岭那天北京很冷,下午还下了雨,听他们说在长城上没待一会儿就下来了,实在是冷得够呛。每天回来,他们都有说有笑地相互打趣,一个说另一个路痴,另一个又说这一个在路上还给别人指路。

老婆拿大舅记录出行路线的一个小本子看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在小本子封面上写着几个字:40年重返首都。当时我没想太多,也没认真算算40年的概念,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40年故地重游的感觉会是怎样。

后面几天里,每天我们都在下班后做好饭,等待他们回家,每每打电话时,他们要么正在五道口逛易初莲花,要么正在农贸市场,要么就是在西三旗等车。到家后,我们就在饭桌上,听大舅一刻不闲地介绍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和事。重庆话的趣味在这种时刻便有滋有味显现出来。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得知,40年前,就是在1966年的10月18日,当时19岁的大舅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接见。哦,1966年,毛主席接见,以及重庆,红卫兵的惨烈,这些我都有所耳闻。

大舅和舅母是24日下午的飞机回重庆的。他们执意不要我们掏机票钱,虽然我们的的确确想为他们买回程机票。

用大舅自己的话说,他是知识分子工农化,他有很多爱好,写字、画画、养鱼、养鸽子、写文章样样精通。在走之前头两个晚上,他断断续续给我们写下了许多东西,一样是写在纸上的“人生醒悟”,因为我早就听老婆说他的字写得好,便专门让他用毛笔写在纸上;另一样是“生活经验”,包括如何买鸡,如何做香菇鸡,如何买猪肉,如何做泡菜等。

他的“人生醒悟”我录在这里:

多情总被无情恼;人生中,第一不要亏待了自己;不要老是自卑地往自己身上捆绳索,学会自解;要总结教训,多长脑水,多留点余地;不要过分委屈了自己;戏唱久了就没人看了;没把握的事别忙去干;凡事别招风,多做详尽考虑;不要固执己见,也别勉强别人去接受与赞同;让人说话,博采众长;学会区别亲情与孽情界限。

大舅和舅母走前,对我们家的评价是真方便,去哪儿都方便,进城有城铁,去玩儿有公交车,买菜有大市场……除了我们给亲戚家的孩子们买了些果脯以外,他们回重庆带了些玉米棒子——重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北京暖水瓶厂生产的旅行用的鹿牌暖水瓶——重庆这样的厂子早就垮掉了,北京的这些老厂还在。■ 香菇鸡重游首都

下一篇: 天下(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