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下午和晚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古十九)
师大的郭老师自己出了本小说集,就扔在一个书店卖,一年卖了几十本。郭老师的小说还没来得及看,但郭老师的生活是这样有规律地安排着:上午写小说,下午弹古琴,晚上阅读。听到的人都深受刺激,纷纷检讨自己的上午、下午、晚上三段论。为郭老师的小说集做装帧的朱老师说:“我是上午讨价,下午还价,晚上做书装。”他开有一间设计工作室,每个白天都被纷至沓来的广告商、印刷商、纸商、出版社和作者所包围,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机会坐在电脑前。恰好在场的广告公司老板说:“我是上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加班。”他公司开了10年,雇员有七八人,但苦恼的是每逢重大任务,赶活到深更半夜的永远是他自己。专程来采访郭老师古琴造诣的杂志社记者说:“我上午写策划,下午写采访,晚上写别的。”这是一个未曾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文学青年,晚上写得讳莫如深的“别的”就是郭老师在早上8点钟开始写的小说。朱老师设计工作室新来的实习生也跟着造句:“我上午画插图,下午画插图,晚上也是画插图。”朱老师把眼一横说:“快别美化自己了,你明明上午在网上聊天,下午在网上购物,晚上搞网恋。”
另有一位花先生,辞职前曾在一个国企工作,在公司走向衰落的过程中,女老总心血来潮地开始抓管理。她当知青时曾任乡村小学教师,因此别出心裁地叫大家写工作日记。她专门去印了表格来,上午一个格子,下午一个格子,让大家填,自叙在这被午饭分割的两段时光分别做了哪些事。国企里面老同志多,有的18岁从财务学校、外贸学校毕业就到公司来了,花先生都40岁了,哪甘心被当小学生管理?但女老总说这工作日记是与每月的考勤奖挂钩的。公司里有傲骨的年轻人宁愿不要那数百元钱也不肯填写,但花先生决定忍气吞声地食周粟,结果女老总收到的花先生日记是这样写的:“上午:在公司上班,下午:在公司上班。”后来估计他写得不耐烦了,改成:“上午:在公司上班。下午:同上。”再后来就是:“上午:如昨。下午:如昨。”
从电视业发达的湖南来的亲戚看了我们的电视节目,都会诧异地说:“怎么江南之地就找不出长得像样些的男主持人?”他们是不知道,我们这边流行将电台主持人推上电视,所以忽略长相。这几位男主持人上午在电波里嬉笑着报路况、怒吼着解民忧;晚上则到电视里正襟危坐地讲新闻。那么他们下午做什么呢?我听他们在电台节目里面透露过:下午为晚上的电视节目和明天上午的电台节目做准备。■ 晚上下午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