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与弟弟胡月乔:亲兄弟明算账

作者:吴琪

(文 / 胡德辉 吴琪)

胡雪岩与弟弟胡月乔:亲兄弟明算账0( 胡德辉 )

爷爷胡眉卿是个念旧的人,我小时候,他总是跟我讲祖宗的故事。胡雪岩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但是前两位哥哥现在没有记载,后人也不知踪迹,胡雪岩应该和弟弟月乔最亲。

听爷爷说起,胡雪岩初做生意时,并不想主动和官员打交道,并不像一些文学作品形容的那样,处心积虑巴结官吏。当地衙门对生意看好的外乡人比较欺负,处处刁难,胡雪岩才被迫与官府攀交情。胡雪岩的脑子比弟弟胡月乔灵活,在军火匮乏时期,出于无奈,他从洋人那里购得一批军火,和某个官吏有了交情。没想到另一个官员眼红,借故把胡月乔囚禁起来,在水牢里关了三天。胡雪岩凭借第一个官吏的关系,不仅救出了弟弟,还让那个小官吏问斩了,这才慢慢确立自己的地位,不再受人欺负。

胡家是没有任何家底的破落户,从安徽逃难到杭州,艰辛创业。弟兄俩生意分得很清楚,胡庆余堂也不用胡家自己人。胡月乔一直做人参鹿茸等生意,常跑东北,比较辛苦。胡月乔是胡雪岩的供货商之一,但是弟兄俩从来都是明算账,如果胡月乔供的货不好,或者价格不合适,胡雪岩照样不要。不过不管怎么说,随着胡雪岩生意做大,客观上仍旧给了胡月乔不少照顾。

一次胡月乔为了感谢哥哥,借胡雪岩迎娶第三房姨太太之机,送了一份大礼。胡月乔特意向子孙强调,“做生意的人,要么不送礼,要送的话,必须吓人一跳”。多少礼物才能让大财主吓一跳呢?胡月乔用了八个人,挑着两担黄金,一次性把所有家底全部送出!这时他已经和哥哥有了生意往来七八年,“把所有从他那儿赚的钱,当作礼物还给他”。胡雪岩当时笑着回应道:你的所有家底,也只及我财产的十分之一,还是拿回去养家吧。胡家人的豪爽由此可见一斑。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爷爷讲到胡雪岩怎样给胡庆余堂的伙计们发年货。每逢过年,胡家特别热闹,柴火上架起一口口大铁锅,蒸上一笼笼的鸡鸭蹄,人人有份。我后来还见过当年给伙计发年货的笼屉,用非常细的竹篾编织成长方形,半米见长,四分之一米见宽。笼屉从下至上分为四层,底下的第一层最高,约0.25米,其他三层分别高0.2米。底层用来装整鸡整鸭;第二层装十个粽子;第三层装火腿的中段;最上边一层十个圆圆扁扁的馒头、十个切成菱形的发糕,每个正中间都盖着“胡庆余堂”字样的红章。

每当年关,胡家提前15天从店里抽调店员,置办大伙儿的年货。胡雪岩对年货的要求相当严格,火腿的上段多是骨头,难以腌渍入味,下段又太肥,所以只将中间一段给店员车夫等人。两头不好的,反而留给自己和管家人。胡雪岩真心爱护员工,所以在胡庆余堂工作的每一个人,都用真心对待每一副药。

而每次置办年货,胡雪岩又必定拿一支小银针做抽查。一则看火腿是否有毒,二则看下人置办火腿的质量怎样。我爷爷胡眉卿还学着胡雪岩的样子,用银针给火腿扎个小孔,香味冒出来后,鼻子凑过去,像抽烟一样用力地吸,看火腿香不香、肉好不好。

胡雪岩还经常教导别人,用人不疑。直到我爷爷眉卿,仍旧是承袭了这个特点。爷爷后来把生意发展到上海,杭州的家产全部委托给一个叫陈婆婆的人看管。陈婆婆当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背着孩子来我家乞讨,爷爷因此收留她做佣人。没想到爷爷对一个佣人这样放心,陈婆婆也报答恩情,常年给爷爷寄去杭州房产的房租,让我们一家人心怀感激。因为老祖宗胡雪岩讲过,先相信别人一次,他如果骗你,也就这一次:他如果对你忠诚,也得看这一次。

胡雪岩快被朝廷查办之前,他让弟弟在上海经营的“阜昌参庄”,去掉了“雪记”的招牌,避免充公。这样胡月乔的生意几乎没受影响,只是哥哥的没落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打击,他也迅速将家产分给儿孙,无心经商。■ 弟弟胡雪岩明算账胡月亲兄弟胡月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