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炒股一感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一虫)
内地股市持续走牛之后,我的朋友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半年来,经常被问起各种各样的股票投资问题——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这么多认识我的人。套用孙子兵法上的话,股票者,人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几句话间,如此重大的事儿不可能交代清楚,所以通常只能推脱,辩称“股票我也说不好”。对方往往不信,或许心里已经骂开了,认为鄙人不够朋友,有黑马、有消息却不肯吱一声。倘若这牛市真的持续两三年,估计会把朋友们全都得罪光。
10年前开始炒股,7年前进入证券业工作,难道真的“说不好股票”?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接触股市的时间长了,考虑的事情也多了。股民以为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比如,人们最喜欢打听黑马。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就看到了这类期待的眼神。他只好列举一些白马股,听众却没什么兴趣。他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失望,但却无能为力”。勇于随口说出黑马股的只能是股评家。真正为女儿好的人,比如父母,会推荐白马女婿,还是黑马女婿?毫无疑问是前者。后者的不确定性多,风险大,把女儿交给他,你能放心么?不管不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随口一说,然后不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咨询指导,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假使时间充裕,而且是断不能不答的情形,我会先问她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预期的投资报酬率是多少,投入股市的钱能放多久,平日里有没有时间关注股票行情,是否具备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她的性格。最后,才能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建议。
性格即命运。多数人无法改变性格,并真正遵守投资铁律。所以,行为被性格牵着鼻子走,号称炒股,其实是在炒人性。此为我10年炒股得出的最大感想。刚入市时,我也不太懂股票,无知者无畏,乱买一通,快进快出,尝了一些小甜头。不久,被套在一只烂股上,损失大约5%,舍不得割肉,因为当时的本钱只有四五千元,且马上得动身去外地,就索性扔着不管。哪料几周后一看,涨了80%,赶紧卖了,随后它被打回原形。现在想来,实属误打误撞,若非去外地,以我审慎、知足的性格,肯定再涨20%~30%时就出货了。若非我审慎、知足,也极可能无法卖在高点,会继续持有该股,眼看着它暴跌。2000年初以后,我的证券投资经验与知识相当丰富了,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却一直无法克服。比如,今年7、8月份,经过仔细研究,我曾向客户推荐过三个投资品种,它们至今的最大涨幅大约分别是80%、30%、40%,成绩不可谓不好。然而,由于我是天生的保守派,惧怕一切非理性的暴涨,故从9月中旬大盘突破1700点开始,就认为得减仓了。倘若听从我的错误建议,客户全部套现出货,这三个品种的涨幅会分别降至40%、15%、7%。有不少同学也在证券行业工作,他们总结得好:以我之性格,熊市会战胜大盘,牛市会跑输指数。
同学中有一位后来跳槽到银行。按我们的说法,他是百年一遇的炒股奇才,居然有本事在今年这样的大牛市中赔钱。此人也是硕士,投行工作经验5年,没理由不懂股市啊?经过多次直达灵魂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达成了共识,错在于立场太不坚定。他天天关注股市,圈内朋友众多,能收到各种小道消息,同时也受到各式各样的干扰。再加上他的耳根原本就比较软,主意变化比较快,所以经常倒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经典情景重现如下:探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依言买入股票A持有数日,小涨5%不卖;随后小跌2%,同时听到另一个消息,故卖出A、买入B;不久,A持续暴涨30%、B小跌2%,忍不住又卖出B、买入A,最终却被A套牢。他整个一个就是犹豫着的矛盾体,本性胆大好赌却被前几年的熊市吓出了后遗症,熟悉并相信价值投资却又幻想着通过小道消息暴赚一把,喜欢炒短线却要勉励自己长线持股,结果总在冲突中左右摇摆,芝麻、西瓜一个都没捡上。
要想看清自己,真正摸透你的性格,炒股不失为一个好路子。反过来说,倘若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于炒股,就不必勉强,可以转而投资基金,让专家来帮你理财。在我看来,优秀的个人股票投资者应该具备以下性格:坚忍、自信,在管住自己的基础上,相信自己。■ 炒股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