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秦:我想自创一套打球动作
作者:王小峰(文 / 王小峰)
齐秦已经有六年半的球龄,但他承认自己打得并不好,他的皮肤因为打球晒得脱了一层皮,黝黑的脸似乎更像20年前那个唱《狼》的齐秦。
“以前我看电视,一看到转播高尔夫球比赛我就转台,我觉得它太没意思了,看他们打得挺无聊的,也没什么运动量,我也不懂游戏规则,看不出好玩在哪儿,所以没兴趣。但是我以前有个‘虹’乐队,我们的鼓手打得比较早,他老拉着我去打,他劝了我4年我都没有打,因为我就觉得很没意思嘛。网球和游泳这种比较剧烈的运动我蛮喜欢的。后来,我到球场,一打,打不到球,再打,还是打不到。我就奇怪,球放在这里不动怎么就打不到呢?而且这个动作又很别扭。但我这个人喜欢挑战,越做不到就越想做好。于是我就想怎么能打到,把它克服了。后来我自己买一套球具,开始了不归路。”齐秦回忆说。
“我特别喜欢研究别人不太注意的地方,对高尔夫球也不例外,就开始发明自己的动作,用自己的方法把它打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找教练,就自己琢磨这件事,当然在打的过程中有不少球友给你指导,打着打着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姿势未必是标准的,但也能把球打出去,偶尔也能打出好成绩。”
现在,齐秦最好的成绩能有90杆左右,如果他不整天琢磨自选动作的话,成绩可能会更好。他说:“一个职业选手一天要打1000个球,我一天打1400个球,连续打了好几个月。手都打破了。我非常刻苦,在台北打练习场,24小时开放,你随时可以去。我在练习场常常打得大汗淋漓,然后去洗个澡,按摩一下。这个运动不按摩是不行的,因为头老往同一边转,所以这边就容易出问题,经常需要一些保健,保持肌肉的弹性,不然的话会有运动伤害的。国际上很多高尔夫名人都开过刀,很多球手都得过病,比如小脑平衡失调,或者颈椎经常出问题,都是打高尔夫打出来的。”
由于职业原因,齐秦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如果当地有高尔夫球场,他就提前一天到演出城市或演出完滞留一天,就是为了能有时间打一场球。“打高尔夫球的人都喜欢打不同的场子,这样有挑战性,有时候我早去一天,先把球打了,既达到运动的目的,也把演出做好了。由于我这个职业时间可以自由调控,所以打球的几率要比别人高很多。如果十几天没有排活动,我就约朋友到昆明,住上10天,每天打36洞。打完后腰酸背痛,然后吃个菌类火锅,按摩一下,就像度假的感觉一样。”
齐秦说:“有时候我们生活在比较闭塞的环境里,不善交际,通过打高尔夫球,人生观有所改变,让对方和自己都感觉很舒服,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而且交到的朋友都是事业有成的人。另外,运动员也打球,他们打球比较简单,他们就是竞争的性格。比如李小双、张连伟、程军等等,跟他们交往比较单纯,不像社会上那么复杂,有共同的话题,还能交朋友。这跟我信藏传佛教比较类似,虽然没有那么迷信,但是心中有那么一个信仰,久而久之就变成生活习惯,就会影响思维,就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做事情也就有个先后顺序了,不像以前那么混乱,以前半夜喝完酒,第二天慌慌张张跟人家谈事儿,心里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打高尔夫球跟信佛有异曲同工之妙。”
齐秦的很多球友还是演艺界的,比如孙楠、朱时茂、孙悦、满文军、黄格选、王志文、何平,台湾的有吴宗宪、张菲。“他们在球场上和平时完全不一样,在球场上大家谈笑风生,互相揶揄、吹捧、怒骂,怒骂是友情怒骂,这种感觉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大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纯打球,也没什么杂念。大家在一起很开心,说说风凉话、开个玩笑,大家在这种氛围当中情感越来越好。打球朋友认识得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高尔夫球社团,同时也为生意多了一些伙伴,也能认识一些政界人物。”
采访中,齐秦讲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有趣故事:“有一次,我去菲律宾打球,有个球场,我往上一打,就有人拍手,因为你看不到,走上去才能看到那个洞,我上去一看,一杆进洞。因为一杆进洞太困难了,几万分之一的几率被我赶上了。我狂喜啊。我就发小费,我开心嘛,然后我就走了。下一个人来打,还是一杆进洞,他也一阵狂喜,于是他也把小费发了。后来才知道那帮菲律宾人把球拣进洞里,是骗小费的。其实,打一个好球,真的欣喜若狂,像回到小时候一样,所以得意忘形就会发小费。”
至今,齐秦还坚持自己独创的那一套打法,一场打多少杆,似乎不重要了,什么时候齐秦能低于标准杆?大约在冬季吧。■ 齐秦动作自创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