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假郎世宁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 《秋林群鹿图》(立轴,设色绢本),121cm×64.7cm,推断为1736~1756年间郎世宁早期作品,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2149.68万人民币创下最高成交价格 )
对大型纪录电影《圆明园》的宣传,附带让清代的意大利籍宫廷画师郎世宁也跟着普及了公众知名度。导演金铁木在中央电视台谈他怎么四处打探寻找正宗意大利人演郎世宁这个重要角色,顺便提到郎世宁画作目前在拍卖场上身价很高。确实如此。根据雅昌网提供的最新拍卖指数,郎世宁画作达到了每平方尺48万元人民币的平均成交价格,排位还在李可染和林风眠的前面。郎世宁画作最早在市场上拍出高价,有据可查的是1999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他一件20×27厘米的12开《山水人物册》以300万人民币成交。随后2000年香港佳士得推出郎世宁的《苹野鸣秋图》,受到海内外买家追捧,以1764.5万港币被海外一位买家收藏,这几年未重新露面。2005年5月郎世宁另一画作《秋林群鹿图》拍出了2028万港币,创下郎世宁个人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并保持至今。
郎世宁(1688~1766)生于米兰,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4个月后即被召入宫,做御用画师50多年。郎世宁曾受命参与圆明园扩建工程,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画作,还参与了园内长春园西洋楼的设计施工,被委以掌管皇家园林工程的奉宸院院卿一职,官至正三品。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他所展示的欧洲明暗画法对中国皇帝来说有新鲜的魅力,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受到重用,并在清宫廷里逐渐成了一大画派。有专家评论清代宫廷画的特色在于两块:一是盛行画纪实性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画,另外就是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中西合璧画占据主要位置。从他学画的宫廷画师不少,张为邦、丁观鹏等后来都有名气。在郎世宁一派画中留有明显的西画痕迹,比如焦点透视法、人体和动物解剖学原理等,和传统中国画相比显得造型更为准确,明暗变化鲜明,立体感强。因为康熙不喜欢油画,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就琢磨出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技巧。郎世宁的画风和中国文人推崇的写意趣味是背离的,在文人圈里评价并不高,只知康有为一段时间倡导中国绘画从空洞回复宋画严谨实证的“现代精神”,曾对郎世宁赞扬过一番。
在书画市场上,看一个人的名头大不大,被造假多少也算是一个指标。以此来衡量,郎世宁的身价也是高的,这可能主要是因了他身上的神秘色彩和画作的少见。看一些资料回忆清末民初北京假书画的集散地,说是主要在故宫北的景山后面和地安门烟袋斜街闹市区一带。文中说烟袋斜街处所造的假字画行家称“后门造”,以清“臣字款”的宫廷画为多,其中流传最多便是郎世宁的大手卷。《石渠宝笈》地位相当于中国古代书画“圣经”,书中记录郎世宁作品大约四五十件。后来一些书画专家认为郎世宁一直生活在宫廷内,其画作基本被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收藏,流世极其有限。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卖郎世宁《秋林群鹿图》,更是在背景资料断言:“近20年来所见流通于世的可靠的郎世宁画作仅两件而已,一件是《苹野鸣秋图》,另一件即是《秋林群鹿图》。”这个结论可能绝对了,但从2000年开始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竞相推出过200来件郎世宁画作,其中多数是真不了的。继2005年冲到高点之后,今年春拍显示郎世宁画的成交曲线已经跌落到上升前的原位,且流拍一半以上,证明买家对市场上郎世宁画作的真伪已经有了理性判断。
有人传授鉴别郎世宁画作真伪的简易方法:先看署款,从那些传世之作归结出他落款应该是规规矩矩的楷书,而且只署“郎世宁”三字款,若出现“朗世宁”或“郎士宁”款这样的同音字均为伪作。另外,清宫廷画的包装用料考究,华美富丽具皇家气魄,仿制品不容易做到天衣无缝。可这两条,想必造假人更加烂熟于胸。■
东南亚绘画
( 《苹野鸣秋图》(立轴),72.1cm×30.8cm,为郎世宁晚期画作,200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以1764.5万港币成交 )
画家勒迈耶(Adri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es)的油画《四个巴厘岛少女》再次在新加坡苏富比的东南亚绘画拍卖会上创下全场最高价67.76万新加坡元。去年春拍他有一件作品《莲花池畔的仕女》以292万港币在香港佳士得成交,也是“东南亚画和印度当代绘画”场上的最高。勒迈耶(1880~1958)是比利时人,却专画东南亚题材尤其是仕女,所以总被归入东南亚绘画一脉。这和郎世宁的画从来只出现在中国书画专场上大概有相同的地方。■
艺术品行业登记认证数据库将启动
( 《清乾隆·纯惠贵妃像》(镜心,油彩纸本),54.5cm×42cm,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36万港币成交 )
据新华网消息,中国将于近日启动艺术品行业登记认证数据库工程,艺术品及其创作者的详细情况将被载入档案,作为确认艺术品真伪和价值的权威认证渠道。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出现一些损害市场信誉的问题,如经纪人制度不完善,制假、售假、拍假纠纷逐年上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等。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艺术品也不能作为有形资产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中国艺术品行业登记认证数据库则将在保证艺术品版权的前提下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艺术家可通过检索系统查询创作者和艺术作品的资料,对在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进行鉴别。专家指出,由政府部门建设“数据库工程”还将对艺术品评估鉴定机构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据悉目前有关这一数据库工程的资料已登录官方网站:www.365ccm.com和www.ccm.gov.cn。■
( 《嵩献英芝图》 )
( 《八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