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华有线:数字电视开局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歌华有线:数字电视开局0

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数字电视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北京地区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随着2008年的临近,北京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终于在城八区部分社区启动,北京军区大院、静淑苑小区等居民社区顺利完成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工作,北京有线电视数字化用户已经超过5万户,计划今年年底完成50~60万户。对于运营商G歌华(600037)而言,数字电视的启动将带来长远影响。

北京地区的数字电视模式是以小区为单位整体平移,歌华有线为用户免费提供机顶盒,在不提高收视费的前提下,原有用户免费平移到数字电视。目前,北京地区的数字电视基本节目共有73套,其中58套为传统模拟节目,15套为新增的免费数字电视节目,其他还包括几十套价格不等的收费节目以供用户选择。

短期而言,数字电视开局将给歌华有线的业绩带来一定压力,因为在推广前期,公司的机顶盒、人员成本有较大支出,而基本收视费暂时没有提高,仍然维持每户每月18元。因此,歌华有线的业绩在短期内面临一定压力,不过长期而言,歌华有线在模拟电视背景下已经面临增长瓶颈,数字电视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

2005年是歌华有线快速增长的一年,当年净利润上涨30%,达到了2.7亿元,今年上半年,歌华有线的业绩虽然继续增长,但是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净利润同比增长20%。中报显示,公司的有线电视收看维护收入为2.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9%,这显示公司新增用户增长有限。在频道收转收入上,在经历了去年的提价而带来的爆发式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也开始放缓。在宽带业务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开始放缓宽带建设的速度,原计划投入1.2亿元的建设资金,截至上半年只投入8000万元。可以预见的是,在放缓投资之后,公司的宽带业务难以像去年那样带来惊喜。

数字电视的启动将是公司突破现有瓶颈的良机,对歌华有线而言,决定未来业绩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收视费的提价。2003年7月,歌华有线曾经将收视费从12元/月提高到18元/月,涨幅50%,今年再次提价的可能性甚微。而且,歌华有线上次提价时没有召开价格听证会,曾引起北京民众的不满,再次提价需要更加谨慎对待。从外部条件看,北京周边城市的收视费都在20元/月以上,歌华有线再次提价应该只在一两年之内。二是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之后,付费电视节目、VOD点播等增值业务能够被多少用户接受。从一些数字电视运行较早的城市来看,深圳市的增值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基本收视收入,杭州市的高端用户比例也在30%之上。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无疑将为歌华有线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悬念在于歌华有线能从中切下多大块的蛋糕。三是公司推行数字电视能够获得多少政府补贴。从机顶盒成本来看,现有模式是公司负担三分之二,政府负担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到北京市委宣传部的1000万元,不过该笔款项是用于补贴还是其他用途,公司并没有明确说明。在数字电视全面推广之后,公司有望得到更多政府补贴。

歌华有线并不满足于做一家区域性运营商,公司一直在寻求异地扩张的机会。虽然北京地区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但是想要实现更大发展,通过收购其他城市的有线网络,走上异地扩张的道路是一条必然途径。由于各城市的有线电视还处于垄断地位,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很少有城市的运营商愿意出售手中的现金奶牛,就目前来看,歌华有线的异地扩张难度不小。不过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一些中小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将面临更多来自电信运营商的冲击,这将为歌华有线这样的强势公司带来收购机会。对于账面现金超过20亿元的歌华有线,应该是随时在等待这样的并购良机。目前的产业政策也鼓励有实力的运营商进行跨地域并购,广电总局在相关文件中指出,鼓励率先实施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试点单位,采用联合、合作、投资入股以及兼并的方式,跨地区进行有线电视业务。

在未来几年内,在IPTV和卫星直播电视(DBS)的冲击下,歌华有线坚固的垄断地位将会有所松动。网通在北京地区已经开始IPTV试点,虽然由于政策、技术等方面原因,目前IPTV还没有大张旗鼓地开展,但是长远来看必将撬动歌华有线的垄断地位。同时,卫星直播电视(DBS)业务也将在年内推广,未来必将和IPTV一起抢夺歌华有线的市场份额。在强势垄断地位被打破之后,数字电视将成为歌华有线对抗竞争的武器。■ 歌华有线数字电视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