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权证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疯狂的一跌

“太疯狂了!”一位股市的老玩家这样描述他的感受,“在股市10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惨烈的下跌。上午开盘时候还小幅上升,下午13点钟重新开盘后,宝钢权证开始跳水,2个小时之内,暴跌80%多。”

这是宝钢权证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疯狂表现,由于宝钢权证已经到期,其行权价格为4.2元,也就是持有宝钢权证的人可以以4.2元购进宝钢正股的股票。8月23日,宝钢正股的股价为4.17元,以当日价格看,宝钢权证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投资者纷纷夺路而逃,当天的换手率高达1165%,最后宝钢权证报收于3分钱。而在一年前,宝钢权证首日上市交易之时,当天便以83.58%的涨幅收于涨停,今年5月19日,宝钢权证最高达到2.38元。在阔别市场9年后重出江湖,权证的重新亮相再次露出其投机本性。

在宝钢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人拼命卖出,同时也意味着有人在买进,在宝钢权证理论价值为零的背景下,为何还有人敢在这种时候火中取栗?一位当天买进宝钢权证的投资者这样分析:“从8月23日的价格看,宝钢正股价格低于4.2元的行权价,的确意味着宝钢权证已经没有价值,但也并非一点机会都没有。宝钢权证的行权日期为8月30日,如果那天能够涨到4.2元以上,我手上的权证也就不是一张废纸了。其实风险也不是很大,因为最后一天宝钢权证跌到3分钱,我买进10万份权证也只要3000元而已,即使到时候不能行权,损失也不大。万一宝钢的股价在这几天突然涨了上去,那我只用3000元就可以行权10万股宝钢正股,如果宝钢的股价上涨5%到4.4元,我用4.2元行权就可以获利2万元,扣除买权证花费的3000元,还有1.7万元盈利,如果宝钢股价涨得更高,我获利也更高。”

8月29日,也就是宝钢权证行权日的前一天,宝钢将公布今年的中期报告,从今年钢铁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看,宝钢的中报不太可能对股价形成利好。宝钢股价能否涨到4.2元以上,给权证持有人以行权的空间,最终持有宝钢权证的人还在等待奇迹发生。早在宝钢权证到期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屡屡发出风险警示,但在8月14日和8月15日,距最后交易日不到10天之时,宝钢权证还分别上涨了22%和26%,投机气氛之浓可见一斑。

权证的理论价格是按照BS理论(Black-Scholes)来计算,按照宝钢权证上市交易时的测算,在假设宝钢股份公司股价年波动率为30.5%(根据最近一年的历史股价波动率估计),无风险收益率为3.3%(参考7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下,对应宝钢股份的行权价格,一份认购权证的理论价格为0.62元。

对于这种学院式的计算,股市的投资或者投机者显然并不予以理会,他们更多是凭自己的市场感觉和资金实力来行事。宝钢权证上市交易当天就被拉至1.263元,封住83.58%的涨停板,在一年的交易时间里,宝钢权证最高被炒至2元多,一个交易日内涨幅达到30%以上、40%以上的情形更是屡屡出现。从今年5月底开始,随着行权日期临近,宝钢权证开始步入下跌通道,从最高的2.38元跌至3分钱。

如此暴涨暴跌,除了投机气氛使然,很显然也存在操纵痕迹。今年8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有投资者涉嫌通过连续大量申报买入且撤单来操纵宝钢权证价格,8月15日,上交所采取措施,限制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苏路营业部某证券账户权证交易。当然,在权证市场上翻云覆雨的绝非仅只此例。

在很多机构大户都将权证当作投机天堂之时,也有很多中小投资者对此茫然不知。由于权证是新生事物,很多人对此并没有太多了解。去年6月29日,宝钢股份推出股改方案,每10股流通股送2.2股股份和1份认购权证,宝钢权证从去年8月22日开始上市交易,在一年时间里被炒得天翻地覆,但是也有很多得到宝钢权证的人对此似乎毫不知情。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宝钢认购权证的市场总份额约为3.87亿份,在今年8月初,其中有890万份权证的4.9万个账户为“休眠”账户,而且这些账户多数为个人账户。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宝钢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些新入市的投资者把宝钢权证当成了股票,看到如此便宜的价格,于是大笔买进,却不知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卖出。

谁的乐园?

权证作为当初股改的产物,本为公司大股东支付给中小股东的对价,同时也是为了丰富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1992年我国曾经推出过权证市场,后来于1996年关闭,此次借股改之机重新推出,如果表现良好,完全可能脱离股改背景,以后作为一个新的投资品种而单独存在。在权证市场发达的香港,权证交易占证券市场日交易金额的20%。不过从目前权证市场的表现来看,权证市场的投机性还是太过强烈。

权证几乎天生就是一个投机品种,和股票交易不同的是,权证可以当天买进当天卖出,实行T+0交易制度。在涨跌幅上,虽然也有涨跌幅限制,权证的涨跌幅最大可为正股涨跌幅的1.25倍,通常可以达到50%以上,远远超出股票10%的上下限。加之权证品种稀少,总共只有26只,国内证券市场向来都有炒新的传统,所以,权证再次重现市场,很快就成为投机者的天堂。

除了资金实力强大的投机者欢迎权证归来,借权证通过股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是权证的受益者。如果权证到期后没人行权,大股东显然是乐于看到这种结局的,因为这相当于当初股改时送出的权证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比如宝钢当初的股改方案是10送2.2股加1份权证,如果没人行权,股改对价实际上只是10送2.2股。万科当初股改时的对价为每10股送8份认沽权证,如果到期不能行权,万科实际上以零对价通过了股改。

在权证被爆炒的过程中,券商也赚取了大量佣金和手续费收入,以宝钢权证为例,在一年时间内成交总金额为1788亿元,以0.25%的交易佣金计算,券商可以获取4亿元左右的交易佣金。有些券商更获得了创设权证的资格,增加了新的盈利来源。武钢权证发行后,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以发行权证,有资格的券商也可以发行和原权证完全一致的权证。券商如果发行认购权证,只需在指定账户全额存放相应数量的股票,如果发行认沽权证,则在指定账户存放相应数量的现金。

管理层的原意是通过券商创设权证来控制风险,比如权证价格上涨过快,券商通过投放更多的权证,可以降低价格,反之,通过注销权证来抬升价格。但这种办法只不过给了券商更多盈利的渠道,并没能有效控制风险,比如券商参与创设的武钢认购权证,同样在市场上大起大落,和宝钢权证无异。

继宝钢权证到期之后,今年还将有万科权证、武钢认购和认沽权证等6只权证相继谢幕。其中,万科权证将于9月4日到期,和宝钢权证不同的是,万科权证是认沽权证,也就是投资者到期可以以约定价格卖出持有的万科正股。万科权证的行权价格为3.638元,而万科正股的价格为6.4元,如果投资者想要在8月29日至9月4日期间行权,万科正股的股价需要下跌43%以上,方能跌至6.4元之下,从而给投资者以行权空间,否则万科权证就是废纸一张。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万科正股股价下跌43%以上几乎不可能。截至8月25日,万科权证的价格为2分钱,历史最高价格曾经超过1元。9月4日到期之时,万科权证是否也会出现宝钢式暴跌?■

资讯

权证(Warrant),香港俗称“涡轮”,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通俗而言,就是权证的持有者可以在约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购买或者出售对应的股票,有权购买股票的为认购权证,比如宝钢权证,有权出售股票的为认沽权证,比如万科权证。

依据权利行使期限不同,权证分为欧式权证、美式权证和百慕大权证。欧式权证只能在存续期最后一天行权,美式权证可以在任何时间行权,百慕大权证只能在存续期的最后几天行权。我国在1992年曾经推出过权证,第一只权证是飞乐股票的配股权证,后来陆续推出10多只权证,不过权证市场最后在1996年被关闭。2005年,一些上市公司进行股改,将权证作为大股东支付给流通股东的一种对价方式,于是,权证在阔别9年之后重现市场。 行权股票投资股改末日万科宝钢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