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泰式设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李洁)

活色生香泰式设计0( 2005年曼谷时装周作品 )

当成千上万的内地居民赶去香港哄抬物价时,香港人或是新加坡人却悄悄开辟了自己的新战场,那就是泰国。每到周末,无论是位于暹罗(SIAM)的Siam Paragon,还是位于曼谷Thonglor路末端的H1,几乎成为了这些地区居民去曼谷度周末的聚集之所。

2004年,当曼谷时装周登场的时候,泰国时尚已经初露端倪,港台地区媒体不遗余力地渲染,泰国政府花巨资邀请了全球重要时尚媒体,35场时装秀展出40名泰国设计师的时装,一洗泰国时装的形象。时装周发言人蒂奈孔(Tinakorn Asvarak)说:“这不是说曼谷一下子变成巴黎、米兰、纽约、东京、香港,但曼谷最终会达成这样的目标。如果不向前走,就会落后。”

对于复杂手工的偏爱是泰国时装的亮点之一。比如设计师钱尼塔(Chanita)就从富有泰国特色的墙纸、寺庙中的绘画以及古色古香的纺织品等传统手工艺中得到灵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但是她坚持,泰国这一代年轻设计师并不希望仅以流行的眼光看待泰国的服饰,“不希望我们的服装看上去仅仅是具有另类风格的民族服饰”。如今活跃的泰国设计师把消费对象定位在曼谷的中产阶级以及欧美的社交名流上。这些顾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于天然纺织品和绫罗绸缎的偏爱,对于细节的重视,钟情于手工制作。

Siam Paragon百货公司的格局与巴黎的老佛爷百货相似,只是硬件更完善,面积也更宽敞。这里有超大的Zara、Guess这类欧美连锁店,但中庭像老佛爷一样,是留给本地品牌的。随手拿起一套衣服,设计很简洁,束腰半身裙,棉纱敞口背心再配紧身西服式马夹,非常符合Mix&Match的潮流方向。再看颜色用料也比较考究,细节的针脚和褶皱都很精细。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让人以为是来自欧美的新设计师品牌,因为折合成人民币3000多元的价格在曼谷绝不能算便宜。但是问询下来才知道,整个区域都是泰国本土设计,这是商场开业之初就明确的。在这样的有利背景下,不少设计师脱颖而出,其中之一就是迪赛娅(Disaya Prakobsantisukh)。2004年,女性内衣设计师Disaya在曼谷开设了她的第一家店,当时的她还仅仅是在伦敦学服装设计的学生。现在,27岁的迪赛娅自创了这个名为“Boudoir”的品牌,已经在曼谷、普吉等地开设了5家店。看得出来,她的创意受到女性贴身内衣启发,是“同时兼顾了女性、性感、孩子气元素”的成衣。虽然她的品牌是本地制造,但是价格并不便宜。一件手工编织、薄丝裙子售价550美元。但是,高昂的价格并没有把忠实的顾客们吓跑。今年,她计划将她的旗舰店扩大3倍,同时在曼谷开设两个新的品牌。

9月号的泰国版《Harper's Bazaar》介绍了28岁的苏拉查特(Surachart Choeyphong)。他拥有朱拉隆功大学时装管理硕士学位,以其“Fun Fun Fun”系列设计荣获巴黎欧莱雅彩妆最受欢迎奖。这一服装系列的灵感来自游乐园,他在服装中运用了斑斓的色彩并搭配各种布料,来反映愉快的主题。苏拉查特刚刚获得泰国出口部颁发的奖项,他在作品中采用了中国文化作为主要设计元素。文中提到,苏拉查特的设计作品往往看似随意,但是注重单品的实穿效果,因此剪裁上很有独到之处。莱佛士时装设计中心负责人就说:“尽管许多年轻设计师希望从本国文明中获得设计灵感,但只有文化合璧才能使时尚设计更加卓尔不凡。泰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纺织品编织和设计方面更拥有优良的传承。新一代设计师继往开来,他们在独特的本土资源(如纺织品和宝石)中大胆融合世界时装潮流,使泰式时装呈现崭新风貌。”被巴黎时装界称为“厉嘴巫婆”的戴安娜·波奈特也被泰国设计师那种“令人诧异的热情”所震撼,感慨道:“在巴黎或米兰,你不可能看到这些。”东京的伊势丹、纽约知名的巴尼和伦敦的哈罗斯等全球著名百货公司,也都开始出现“泰国设计”的影子。

( “Boudoir”品牌亮相曼谷时装周 )

曼谷的时装设计迅速发展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众多的欧美客使年轻一代的品位国际化;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泰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

叫人肃然起敬的是,这股泰国设计新力量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逆境中建立起来的团结力量。经济低迷促使当时的设计师面临失业困境。既然失业,倒不如自己创业,几名设计师聚在一起成立“Design+Object”(简称D+O),召集各个领域的设计师设计家居饰物,以团体名义一起参加1999年的曼谷国际精品展。

活色生香泰式设计2( 设计师迪赛娅 )

孤军作战总不比人多势众更容易制造回响。结果展出平地一声雷,这些多年来继承了泰国传统手艺,并吸收了国际流行资讯的设计师,不但引起了海外买家的注意,也获得泰国政府的重视。D+O成员从刚成立时的9名,扩展到今天的80多名来自建筑、时装、工程、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人才。

“是的,一直以来泰国就是世界最著名的冒牌货之都,但它目前确是一个设计中心,地区内没有其他地方能及得上泰国。”《亚洲色彩》主编罗尔·斯蒂芬斯说:“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会,过去在泰国买任何东西,都见到上面画一头大象,而且绝大部分东西都是藤制品。但现在你能在泰国买到各式各样漂亮的东西了。”吉姆·汤普森(Jim Thompson)是澳大利亚人,在《Thai Guide》上是这样描述他的:他被称为泰国最有名的外国人。正是他向世界推广了泰丝制品,并成立了泰丝博物馆。他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时也表示:“泰国本土设计师从未如此的创意无限。”

活色生香泰式设计3

不仅是时装,泰国的室内设计、广告等方面都令人侧目。近几年的广告饕餮奖项泰国总是最大赢家。比如,Cheers啤酒首次进入泰国市场的广告:“蟹肉冬粉篇”。广告诉说一对情侣在餐馆吃饭。菜端上来,男的发现只有一只蟹钳,只好吞下口水让给女的,吃着吃着猛然发现另一只蟹钳,乐得他高声欢呼,在座的每一位也为他一齐喝彩。结尾文案:“生活中的小事,也可值得大大喝彩。”Beer cheers取其品牌之意,大大激起了消费者的食欲,更荣获了2006年香港Media Asian Awards大奖。“创意工作现在已经是泰国人最看重的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国外学习,泰国的大学也有更多的设计专业。泰国人现在很挑剔,广告非得添油加醋,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告公司绞尽脑汁,为的就是能在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4A广告公司灵狮(泰国)的创意总监丁一说。

比起西方设计师的耍酷,可能是宗教信仰使然,泰国设计师多数谦卑。他们都以自己国家的设计展为荣。Mr.P这几年走红港台和欧美,但是一直很低调,最初竟没有人能想到这是泰国人设计的。

活色生香泰式设计4( 2005年曼谷时装周作品 )

老板兼创意总监肯塔里万(Kantaleewan)是广告人出身,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卖得如此火。在接受台湾版《Marie Claire》采访时他很坦白地说,只是觉得平面设计太无聊了,就开始把平面的创意变立体。Mr.P这个代表“性”的小人不只是搞笑而已,除了带动其他产品的创意,更曾好几次获得Good Design大奖。这是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奖,由芝加哥建筑与设计美术馆举办,许多知名设计师与产品都来自这里。

“在创意领域,人们一向认为个人能力最重要。其实,创意若想成为一个能够创造产值的产业,就需要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才加盟,集思广益才能做好,并非一个人拍拍脑袋就能轻易成功,这也是泰国创意产业在短时期内取胜的重要原因。”■ 设计泰式活色生香

上一篇: 无行的文人
下一篇: 住在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