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府井:老字号的新生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过去几年间业绩平平的王府井(600859)突然开始发力,凭借异地扩张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王府井的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30亿元的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6%,净利润7640万元,同比增长115%,每股收益0.194元。
公司前身是有“新中国第一店”之称的北京市百货大楼,1991年组建集团,1993年实行股份制改造,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和东安集团实行重组,成为北京市最大的零售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北京控股(0392,HK)。从1996年开始,王府井走向连锁百货的道路,开始走出北京在异地开店,于当年在广州开设广州王府井之后,分别在武汉、成都、长沙等各大城市实行异地扩张,截至今年上半年,王府井共有门店15家,其中,北京双安商场、成都王府井和广州王府井是公司的主力门店(不考虑北京市百货大楼),分别为公司贡献净利润3852万元、3376万元和1310万元。
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期间费用下降提高了利润率,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为10.7%,去年同期占比为12.8%,下降了2个百分比,公司的财务费用也大幅下降,从去年同期的2380万元下降至1770万元。随着期间费用率的下降,公司的利润率也随着提升,净利润率从去年上半年的1.49%提升至2.53%。除了管理水平提高之外,公司净利润大涨还得益于更多的门店开始贡献利润,公司将旗下的门店分为三类——成熟型、成长型和培育型,对不同类型门店采取不同的定位和管理。目前,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北京双安商场等成熟型门店。不过,成熟型门店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已经开始下滑,今年上半年,北京双安商场、成都王府井和广州王府井占公司净利润的111%,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比重高达170%以上,这表明更多成长型门店开始走出亏损,为公司贡献利润。在公司的成长型门店中,南宁王府井上半年亏损1172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15%,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短期之内业绩难有起色,不知是否会像石家庄王府井店一样予以关闭。
按照公司的扩张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时,王府井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将达到30家左右,较之目前扩大一倍。在门店扩张上,今年的最大动作是即将收购北京长安商场。8月31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将以3.1亿元的现金收购北京长安商场,长安商场地处长安街沿线,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2005年主营收入将近6亿元,净利润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72万元,相当于王府井上半年净利润的18%。长安商场纳入王府井的版图之后,将成为公司在北京的第4家门店,也将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今年6月6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计划转让王府井大厦(建设中)15%的股权,公司现持有王府井大厦60%的股权,另外40%的股权为外资动力国际投资公司所有,该大厦预计于2007年投入使用,王府井计划在该大厦内新开一家主力门店,转让后,王府井持有大厦45%的股权,还能够满足该门店运营所需营业面积。同时,此次股权转让预计能为公司带来2.25亿元的现金流入,以及1亿元左右的利润。公司剩余占有的王府井大厦45%的权益对应的物业为沿王府井商业街一侧的面积,而且将与北京市百货大楼打通,这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在王府井大街的竞争力。
王府井除了经营商场之外,还涉足房地产开发,不过业绩并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北京宏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亏损1150万元,占公司净利润的-15%。对于经营传统零售业的王府井而言,房地产开发显然并非公司强项,今后是否会将房地产资产剥离出去,值得投资者关注。另外,公司还持有北京地区伊藤洋华堂40%的股权和7—11连锁公司25%的股权,不过,这两块业务并没有给王府井带来投资收益,而是连续几年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历史原因,王府井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治理。今年6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北控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北控投资拟以10亿元收购原控股股东京联发持有的1.95亿国有股(占比49.52%)以及北控管理公司持有的242万流通股(占比0.61%)。公司的股权转让手续完成之后,将进入股改程序,公司已经披露的股改方案为每10股送30元现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华平投资、凯雷集团等海外投资者有可能入股王府井,有消息称,战略投资者有意以1.8亿美元收购王府井1亿股股权(约25%的股权),外资入股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理结构,更直观的感受则是对公司股价的刺激。■ 新生股票王府井老字号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