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米兰)

两个女人0

在时装发布会后,设计师通常要在乱糟糟的后台简单地解释一下他/她这一季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有时候,这些片言只语几乎可以作为一般人贫乏艺术知识的一次集中补习。以2006年秋冬系列发布为例,设计师戴安娜·弗斯滕伯格说:“蒂姆·霍金森的《咖啡馆》,我喜欢这幅画中的情绪。”设计师艾丽斯·洛依说:“伦勃朗的色调和色块,一位幽暗背景中的女人的性感。”也有设计师说:“2006年的秋季意味着干净锐利的线条的回归,现代主义艺术是一个出发点,马克·罗斯科和塞·托姆布雷的作品。”或者,“我被赫尔穆特·迪奇的绘画所打动,那些寒冷的蓝色冰河、冰山中所蕴含的平静、孤独与力量”。

Celine最近在北京饭店的Jaan餐厅举办了2006~2007秋冬时装发布会,说明文字中,Celine的创作总监Ivana Omazic称她这一季的灵感源自“上个世纪30年代的风尚标志南希·库纳德,一个无比自信的女人,从来都不会舍弃她的女性特质”。出生于克罗地亚的Ivana Omazic用黑色、烟灰、乳白的主色调或者透明硬纱搭配斜纹软呢、貂皮衬鳄鱼皮、真丝薄绸以及手工编织的马海毛等材质创造了“新都会摩登女性刚柔并济的意象”。

对大多数人来说,南希大概是一个冷僻的名字。这位二三十年代欧洲社交界的知名人物的身份定义其实异常丰富——富有的女继承人、旅行家、现代诗人、媒体撰稿人、编辑和出版商、社会激进分子及政治活动家。出生于1896年的南希是英国准男爵巴克·库纳德和他的美国妻子唯一的孩子,也是库纳德航运公司创始人的曾孙女。直到今天,有着164年邮轮经营历史的库纳德还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横越大西洋的豪华邮轮航线的两家船运公司之一。虽然生来享有财富和特权,奇怪的是,南希后来并没有理所当然地过上那种轻佻平庸的社交名流的生活。

由于英国作家乔治·莫尔是库纳德一家的朋友并鼓励了南希对文学和诗歌的兴趣,1921年,她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诗集《逃犯》,她1925年的诗集《视差》是由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丈夫雷奥纳德·伍尔夫出版的。被介绍到伦敦20年代波希米亚的文学艺术世界之后,南希遇到了像画家温汉姆·刘易斯和诗人艾兹拉·庞德这样的人物,这位引人注目的女继承人具有苗条的身材和耀眼的美丽,自然有很多男人爱上她,虽然她和那些男人的关系大都像她只持续了20个月的婚姻一样短暂。1920年,南希从伦敦搬迁到巴黎,在那里,她是一位颓废古怪的人物,生活大量依赖酒精和其他毒品并且与达达主义有很深的联系。虽然她从来没有正式加入过共产党,因为与法国共产党领袖路易斯·阿拉贡的恋情,她在诺曼底购买了一座房子并和阿拉贡一起创立了时光出版社,出版了乔治·莫尔、庞德和年轻的德塞缪·贝克特等作家的作品。

相比较和她有关的作家们的显赫名字,关于这位二三十年代的“风尚女人”的时尚轶闻其实并不太多。知名的英国肖像摄影师塞西尔·比顿曾经拍过一张南希在一块圆点图案的背景布前的照片。照片上,这位脸庞瘦削的英国贵妇有着冰冷刺骨的眼神,眼睛四周涂着浓重的眼影粉,支着下巴的两只胳膊上戴着几十只巨大的象牙手镯。对非洲超乎寻常的热情构成了她的风格,她的格调也就成了一种传奇,象牙手镯就是她最著名的商标。在Celine的发布会上,设计师也没有忘记为模特们套上一堆这样的大手镯。

两个女人1( 以象牙手镯为标志的南希·库纳德 )

曾经有人这样写道:“她有一个像用最纤细的金属丝雕塑成的身体和一张用100万块碎片拼贴成的脸,构成比空气还要轻盈的立方体,在这其中,她的心在对生活与爱的微风中,和她的灵魂的漩涡一起跳动。”这样的描述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与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雕塑作品《南希·库纳德的肖像》相比,似乎也不算更加奇怪。一直以极简主义风格著称的布朗库西仅仅用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和一小块云朵形状的造型就勾勒出了他在1923年遇见的这位社交名流的基本特质,人们甚至认为这个极度简化的肖像传递出了一种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精神和优雅。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南希和聂鲁达一起创办了一本名为《支持西班牙的作家》的诗刊,为西班牙共和国募集资金并争取国际援助。在她的余生,她一直对反法西斯主义、反种族歧视和其他民权运动抱有强烈的热情。她编辑的书籍中最有名的是《Negro》——一部美国黑人诗歌集,这是她在爱上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亨利·克劳德之后自费出版的。当时,她和黑人音乐家的关系是上流社会的丑闻,导致了她与自己的家庭断绝了关系。与本人的作品相比,这位自我放逐的诗人的诗歌影响似乎更主要地在于她是谁和她过着怎样的生活——一般人都有不墨守成规地谈话和写作的勇气,却很少能像她那样真正标新立异地生活并为此付出代价,虽然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极度自私”的勇气。

两个女人2( 意大利画家波蒂尼绘画中的路易莎·卡萨蒂 )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希回到了法国,她在诺曼底的家已经是一片废墟,她的出版社破产了。后来,她逐渐陷入精神错乱,被诊断患上了妄想症,直到1965年孤独地死在巴黎一家慈善医院里。

在20世纪早期,欧洲似乎出产了不少这种标新立异、到今天仍然被时尚设计师们奉为“缪斯”的奇特富家女,另一个和南希相似的例子是意大利的路易莎·卡萨蒂侯爵夫人。当然,和波希米亚式的英国贵族革命者相比,这个意大利女人从时尚创造力的意义上来说要疯狂得多,她花费了大量的财富和一生的时间非常壮观地重新创造了自己。有人说,如果有着最隐秘、最黑暗幻想的艾伦·坡和可可·夏奈尔结合起来,结果可能就是路易莎·卡萨蒂。

两个女人3( 意大利画家波蒂尼绘画中的路易莎·卡萨蒂 )

路易莎1881年出生在米兰一个富有的棉花商人的家庭,年轻时她的外表平淡无奇、缺乏魅力,父母很早去世,她作为意大利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进入社交界并嫁给了已经没落的意大利贵族卡米罗·卡萨蒂侯爵。由于长期被丈夫漠视,她开始让她的外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当时上流社会的女人都从不化妆的年代,她把她的脸涂抹得像死人一样白,在绿色眼睛四周画上眼影粉和墨汁,甚至用有毒的颠茄制剂的眼药水来扩大她的瞳孔,让她的眼睛变成一片幽暗的空白。就是因为这样一张脸,白粉面具加黑色眼圈加猩红嘴唇再加一堆被称为“染料的地狱”的乱发,从美好年代到未来派画家,很多艺术家因此获得了创作灵感。也有人嘲笑说,在20世纪的最初30年,路易莎·卡萨蒂成功地让自己变成了继圣母玛丽亚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之后最有艺术表现力的女人。

即使在大半个世纪后,路易莎好像也没有失去她引导时尚潮流的影响力。Dior的设计师加里亚诺不止一次地将路易莎称为她的缪斯女神,甚至他手上一个钻石蜥蜴缠绕在黄金骷髅上的巨大戒指,也是曾属于路易莎的情人——意大利诗人和剧作家邓南遮的旧物。就像Dior向来铺陈炫目的时装发布和它形象多变的设计师一样,路易莎当年在威尼斯举办的化装舞会也是异常出名,不仅因为它们的规模和开支,也是因为每一次它的女主人让人无法预料的现身形象——有时候是丑角,有时是波斯王子,还有一次,她让她的男仆只在赤裸的身体上覆盖金叶,据说一些人因此窒息而死。为了获得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她也曾让刚刚被宰杀的小鸡的鸡血流下她苍白的胳膊。在巴黎购物的时候,她喜欢肩上趴一只长尾猴或者脖子上绕一条活生生的蟒蛇。

两个女人4( Celine的2006秋冬系列设计是以南希·库纳德作为灵感来源的 )

这位路易莎显然是具强烈表现癖的人,虽然连她的传记作家也无法对这个怪异到不可思议的人物提供更多的内在洞察。不过,也许与今天穿戴由品牌提供的晚礼服和珠宝首饰的明星相比,像路易莎这种过分放纵甚至有些荒唐的女人似乎要更有趣一些。和南希相似,路易莎的晚年也同样陷入了苦涩贫困,只有她的4只上了年岁的京叭狗陪伴她。她过去的情人、艺术家奥古斯塔斯·约翰嘲笑说,路易莎应该像她的宠物蟒蛇一样,被制成标本陈列在玻璃盒子里。但事实是,76岁那年,这位侯爵夫人穿着已经破旧的黑色豹皮大衣,戴着一副假睫毛,和她最后一只已经被制成标本的京叭狗一起埋葬了。■ 女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