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万科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领跑者万科0

地产股龙头G万科(000002)继续维持着领跑者的优势,8月1日,万科公布2006年中期报告,营业收入达66.2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53.5%。当市场对地产股心生恐惧之时,万科的持续高增长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和其他一些兼营多元化的房地产公司不同的是,万科在过去10年里一直固守房地产领域,这种坚持使万科取得了行业领跑者的地位。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为122.3万平方米和73.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2%和27%。今年上半年,公司尚有53.4亿元的预售款没有结算,这为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利润增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目前,万科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布于全国19个城市,其中深圳和上海是万科的利润重镇,公司上半年12.2亿元的净利润中,深圳地区贡献了39%,上海贡献了43%,二者合计超过80%,不过在地产商的必争之地北京,万科依然没能实现太大的突破,今年上半年仅仅实现2788万元的净利润,占公司全部净利润的2.11%。

和业内同行相比,万科拿地的能力一直被视为弱项,而在最近两年内,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日趋紧张,很多开发商都对拿地开始日渐谨慎之时,万科却一反常态开始加速拿地。除了通过“招拍挂”的市场化手段储备土地,还积极采取合作方式拿地,比如和中粮集团、天津万通合作,以及收购方式拿地,比如收购南都和北京朝开。面对逐渐深入的宏观调控,万科将其解读为利好,因为土地和信贷政策将促使行业整合速度加快,存量土地资源在宏观调控深入之后将被逐步激活,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作为行业内的领先者,万科将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来获取项目资源。

基于对宏观调控形势的判断,万科在年初确立了年内新增1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的决策,几乎接近此前公司的土地储备总量,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天津,特别是北京等核心城市仍是重点,截至上半年,公司已经新增567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合计土地储备1565万平方米,至少可以满足未来3年的开发需求。在土地储备总量大增的同时,万科也强调项目的质量和结构,通过更多项目的快速开发,充分利用周转速度和规模效应,以此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资金利用效率。

在大规模扩大项目储备的同时,强大的资金保障必不可少,万科的融资能力也是其领先同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万科的融资方式十分丰富,有房地产信托方式,比如“平安信托-万科·广州城市花园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和“平安信托-万科·广州南湖项目集合资金信托”;有境外资金贷款,比如和德国国际房地产投资银行(Hypo Real Estate Bank International)合作“深圳·万科城北项目”;有资本市场融资,比如万科可转债,以及今年7月18日公布的非公开定向增发,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42亿元;其中自然还有银行贷款,今年7月22日,公司获得中国银行3年内50亿元的授信额度。在国内房地产公司中,万科强大的融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领先地位。

作为一家有着20年经验的开发商,万科对行业的前瞻性理解,使得自身尽量减少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九部委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中,为调整住房结构而提出了“70%不超过90平方米”的要求,很多房地产公司的项目将因此而重新报批,万科虽然也受此影响,不过力度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因为万科从2001年开始就将中小户型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当然,在宏观调控的行业系统性风险面前,万科也没有能力完全避免,比如全国房价大跌带来利润下滑等等。

为了使管理层利益和公司的发展更为紧密,万科今年还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在过去很多年内,万科的管理层激励一直被业界视为“负面教材”,在很多公司的高管通过MBO或者其他方式获取企业家价值实现时,以董事长王石为首的管理层多年来并没有获得真正市场化的回报。万科此次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是,以当年净利润的净增加额为基数,根据净利润增长率提取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通过信托管理的方式,委托信托公司在特定期间购入本公司上市流通A股股票,经过储备期和等待期,在公司A股股价符合指定股价条件下,将购入的股票奖励给激励对象。当然,首先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二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2%。

通过这样的安排,公司的净利润以及二级市场的股价都和管理层利益息息相关。在富力地产、合生创展等公司开始危及万科的龙头地位之时,万科的管理层比从前更需要这样的激励。■ 领跑者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