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剧之王
作者:曾焱(文 / 曾焱)
( 《虎口脱险》电影海报:路易·德·菲内斯和布尔维尔 )
总有些人是注定要互相成全的,某一天遇上,两个人的命运都会改变,生命最精彩的部分就此重叠。1962年就是二流导演热拉尔·乌里(Gerard Oury)和龙套演员路易·德·菲内斯(Louis De Funes)的交集点。乌里这年开拍他第三部犯罪剧情片《恶有恶报》,他43岁,之前已有多年平淡的演员生涯,转行导演3年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眼看就要被淹没在来势凶猛的法国电影“新浪潮”之下。已经50岁的德·菲内斯更不走运,演了六十几部电影依然只能跑龙套,在《恶有恶报》中他演一个酒吧侍应的小角色。不过德·菲内斯并不小看自己,有一天工作人员在片场闲聊,他突然语气肯定地对导演说:“你应该去拍喜剧才对。”他从乌里调度现场和修改剧本的方式中发现了他身上的喜剧直感,劝他面对现实:你觉得自己是那种剧情片或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吗?如果是的话,那你一定是自己都看走眼了。乌里20多年后回忆这个场景,说当时所有人都哈哈乐了,但他自己倒没有一笑了之,德·菲内斯的话让他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方向,最终决定听从德·菲内斯转攻喜剧片。1964年乌里自编自导《暗度陈仓》,两个主演,一是当红喜剧明星布尔维尔(Andre Bourvil),另一个就是给过他忠告的德·菲内斯。这部片子公映之后票房大好,乌里立刻变成一线导演,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地位,老龙套德·菲内斯也一夜走红,和喜剧影帝布尔维尔平起平坐了。在《暗度陈仓》的海报上,同为主演的德·菲内斯名字还必须写在布尔维尔的下面,等到两年后开拍《虎口脱险》,他们两人的片酬已经同为100万法郎,获得同样的票房分红。
《暗度陈仓》其实就像《虎口脱险》的预演,几乎一模一样的制作班底在两年后改写了法国喜剧电影的历史。由于《暗度陈仓》票房成功,乌里得到制作人的信任,执导平生第二部喜剧片就拿到了有史以来法国电影的最大投资1400万法郎,如果将通货膨胀计算在内,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欧元,放在今天也是法国电影的大制作了。剧本里有大量场景发生在巴黎歌剧院,为了能够进入这座国家文化遗产建筑里面实景拍摄,乌里去找了当时的文化部长马尔罗才得到授权,但场地租赁的费用就十分可观了。影片的一些小地方花钱也不少,像开头部分油漆桶溅在德国军官身上的那场戏,道剧组用炼乳来代替真正的白油漆,为了形成导演所要的喷涌效果,还在铅桶底部设计了一个微型压缩空气装置,这段戏一共拍了12条才最终过关,每一次重拍都得把德国军官的衣服送去蒸汽熨烫,光这一个镜头就花了3万法郎,更不用说片尾飞机从悬崖上起飞那样的大场景了。1966年12月8日,香榭丽舍大道上的高蒙电影院举行《虎口脱险》首映式,这以后出现的每一个数字都成了历史纪录:首映结束后因为观众的反应过于热烈,演职员通过14级台阶花了半个小时。影片连续9周高居法国票房排行榜首,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也得到了同样的待遇。1722.6万人次的入场,这个纪录至今没有法国电影能够打破,唯一超过它的也只有《泰坦尼克号》,而且是在32年之后。
在《虎口脱险》的时代,法国银幕上并不缺好看的电影,更不缺少笑声。法国喜剧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默片时代,创作水平在1914年前引领全球。默片时代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就是五六十年代了,让·加宾、塔蒂和布尔维尔那时都是影帝级的喜剧明星。但是《虎口脱险》还是让乌里和德·菲内斯突破重围,凭这一部片子就轻松地走上了法国电影喜剧之王的宝座。乌里一生拍了17部电影,有6部票房超过500万,都是喜剧。他写的剧本从来不靠家长里短的噱头来博取笑声,他喜欢把喜剧情节放在复杂的历史框架之中,像后来拍的《王中王》、《疯狂的贵族》等片,都有不逊色于剧情片或者现实主义电影的文化、宗教、历史背景,喜剧桥段完美融合在情节推进中。至于德·菲内斯,乌里给他的机会不只是成全了他个人的名和利,也为法国喜剧表演增添了一个新的类型:激进式讽刺。他把舞台戏剧的喜剧手段搬上了银幕,把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同时运用到极致,将人的本性缺陷通过表演放大,对白的表情化后来作为标志性的德·菲内斯表演,在法国戏剧院校成了研究方向。除了和乌里合作的数部喜剧,他的6部“警察系列”电影也非常出色,奠定了以后喜剧电影中“搞笑警察”的套路。
《虎口脱险》是这喜剧黄金三角的第二次、却也是最后一次搭档。1969年乌里开拍《王中王》,布尔维尔在影片中的对手戏演员不是德·菲内斯,换成让·保罗-贝尔蒙多。1970年布尔维尔去世了,最后的演出是大导演梅尔维尔的警匪片经典之作《红圈》。德·菲内斯1983年去世。■
( 《王中王》 (1968年) )
(
热拉尔·乌里1919年生在巴黎一个中产家庭,母亲是《巴黎晚报》的记者,父亲是小提琴手 )
( 法国早期喜剧大师
麦克斯·林戴(Max Linder,1883~1925)
在1914年以前,麦克斯·林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喜剧演员,而且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星。他的影片现在很少看得到,经典形象是“矮胖绅士”:黑色长礼服和古怪背心,条纹长裤,白手套,高礼帽,脚蹬漆皮靴,喜欢吹牛和追求漂亮女人,经常上当。卓别林在电影处女作《谋生》中就仿效了林戴的造型,以后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据说他在俄罗斯彼得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巡回演出的时候,影迷疯狂到将他马车上的马卸下来,抬着车厢一路欢呼走回下榻旅馆。代表作《麦克斯和金鸡纳酒》、《斗牛勇士麦克斯》。 )
( 雅克·塔蒂(Jacques Tati,1909~1982)
有评论称,除了塔蒂,其他法国喜剧演员只是成功地把本国某时某地出现的某种特征或某个群体拿来巧妙地夸张展现,而塔蒂属于另类,他集编、导、演于一身,作品里面充满实验性的现代创作手法,被称为“文人和学者的喜剧片”。塔蒂一生只拍了6部电影,成名作《节日》,讲述一位相貌古怪却讨人喜欢的邮差的故事,之后《胡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是喜剧电影史及至电影史上的杰作。
塔蒂的经典银幕形象:身着雨衣,宽松长裤,烟斗不离手。■ )
( 《疯狂的贵族》 (1971年) )
( 《雅各布教士历险记》 (1973年 )
( 《暗度陈仓》 (1964年) )
(
女友米歇尔·摩根劝说他从演员转为导演。摩根是法国著名女影星,代表作有《雾码头》等,两人相伴一生 ) 虎口脱险喜剧之王电影喜剧片王中王暗度陈仓布尔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