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搬迁庐山山民,保护还是破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杨保强)
为保护世界遗产庐山,避免人口居住、大气污染等造成的损害,九江决定将山上4000多户2万居民分3年迁下山。
千百年来,山民与庐山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谐共存,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这个平衡体已经或正被急剧地打破呢?即使目前庐山的生态环境有所恶化,这是山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春种秋收造成的吗?罪魁祸首当从外来事物中去寻找,比如游客的行为,富豪官员上山造别墅划私宅等等。
山民与庐山应被视为一体,这个共同体才是庐山的真面目。试想,到庐山游玩,如果缺失了阡陌垄亩、屋舍散落的农家田园风光,这是人文的庐山吗?如果白鹿洞的夜间听不到山坳里传来的一两声犬吠,日间闻不到密林中飘来的三五声鸡鸣,这还是人文气息浓郁的白鹿洞书院吗?如果说,村民的文明程度与世界级的风景区建设有距离,那消除这差距,一点教育培训费就够了,何劳财政耗巨资,在庐山周边建一座并不显和谐的钢筋水泥城呢? 破坏山民庐山保护搬迁
上一篇:
北京率先进入高教普及?
下一篇:
不得不捐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