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在北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于萍)

唐卡在北京0( 更登丹巴为唐卡吧墙壁绘制白度母 )

透过三脚梯的空格,更登丹巴可以看见窗外的簋街——黑衣人站在马路中间揽客。汽车小心地挪进两棵大树中间,扬起灰尘。暗红灯笼下站或坐着等座的人——抬头是白墙上即将完成的白度母像,朱砂、花青和蓝绿勾勒。好像受控于不由自主的心理隐喻,他觉得窗外的场景都变得遥远了。小玻璃门隔了两个世界。唐卡吧里挂着近50幅唐卡,有夏吾才让儿子的作品,已经过世的唐卡大师曾经与张大千共赴敦煌临摹壁画。神像俯瞰下的店铺零落摆着木桌椅,音乐有时候是藏地民歌,有时候被某个年轻的股东换成蔡琴或者邓丽君。丹巴还是喜欢店里的气氛,俗世的歌声在家乡也经常能听到,比如刀郎。

从青海同仁县郭麻日寺来,更登丹巴到北京已经一个月,每天从清晨到傍晚为这家唐卡吧描绘墙壁。索南旺杰给丹巴当翻译,黝黑的年轻人也是同仁县人,中央民族大学藏族文化专业的研究生,还有“唐卡文化保护者”的名声,虽然是唐卡吧的股东之一,却不管经营,做的是“外联”工作。“她问你多大了。”丹巴又笑起来,他睫毛很长,笑容非常羞涩。“26岁。”丹巴的回答总是简短,旺杰忍不住加进自己的发挥。7岁到郭麻日寺当僧人,丹巴学画唐卡已经16年,一个师傅带两三个学生,如同父子。郭麻日寺有124个僧人,只有14个学画唐卡。倒不是看是否有绘画天赋,全看自己的选择。对僧人来说,画唐卡是种修行,需要熟读佛经,符合所谓“佛本度量经”,佛像的尺寸、比例、相貌都沿自古时,不能更改发挥,为了记忆,丹巴还编了许多口诀。绘画的过程也是“观想”过程,尽可能调整到宁静的状态,想象圣师的音容笑貌,有的僧人穷其一生只体悟绘制一幅唐卡。也有俗人学画唐卡,就简单很多,学的只是技巧。绘画工具一种是画基线的松柏枝条,火上烘烤过,做成木炭;一种是上色的毛笔,取自高原上稀有的猫科动物或马科动物,有时候原料一大堆,只选取最好的那一根。颜料是唐卡绘画的精髓,传统上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颜料黏合而成。但现在如果不是请唐卡的人有特殊要求,一般基线用铅笔,颜料也用广告粉了。藏区的矿厂大都被承包出去,矿石颜料稀少又昂贵。绘制唐卡时,丹巴早8点起床,晨读2~3小时,早饭后到晚饭止,纹丝不动地创作,画的过程中心念异常集中,不会不耐烦,但晚饭时就很难受,腰疼,视线模糊。他已经完成的唐卡成品有8幅,时间最长的一幅用了一年,被人以8000元价格请走。丹巴依照传统,从不主动开价,如果开个高价,想请的人接受不了,就不快乐,喜欢的人既然喜欢,就用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请走。“要一个快乐的结局。”丹巴希望通过画唐卡帮助寺庙,修建佛龛,为没有归属的人提供一个祈祷和晒太阳的地方。

画师用心完成的唐卡是对佛的敬意也是对普通藏民的尊重,有的人家很穷,一辈子只请一幅唐卡。孩子被母亲牵着手,寺庙里浏览陈列的唐卡,像看连环画一样:白度母是观世音见众生受苦滴落的一滴眼泪化成;如果做恶事,眼睛就会被玛哈噶拉护法射伤……有人则能悟出佛法的中道精神:晒佛时,唐卡可与佛塔同宽;细节处,一个黑点里也有坛城。有的佛像非常慈悲,有的却凶恶,阳刚的,阴柔的,正大光明的,双生欢喜的,这正反映了“众生和谐平等共存”……以上是旺杰的发挥。说到激动处,如同藏羚羊不容猎杀,他不能忍受任何对唐卡艺术的不敬。旺杰的家乡同仁县及相邻地区,藏语称为“热贡”,隆务河畔的年都乎、吾屯、郭麻日和尕撒日是热贡艺术特别发达的地方,史称“隆务四寨子”。吾屯的唐卡,这两年是出了名。家家户户画唐卡,有的形成流水线,一溜摆开,一人负责一部分,几天完成一幅。吾屯也增添了喧嚣,唐卡店里有中英文标识,僧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只隔着隆务河的郭麻日却依旧古朴安静。“所以我从郭麻日寺请来丹巴。”旺杰说。

唐卡吧的另一个股东高明说旺杰的想法有点偏激。“可能是藏族,对唐卡更有感情。”高明是律师,信佛教,唐卡吧的发起人。为了寻找好唐卡,他到过热贡地区3次。所谓吾屯有商业气息,也就是他们会讨价还价。如果心里信了一个人,还是非常淳朴,与唐卡购买者都是口头交易,特别容易信任人。热贡也很希望宣传唐卡文化,高明在北京开唐卡吧的念头,就得到夏日仓活佛和隆务寺管家的支持。至于用化学颜料,也不是不敬,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性,与时俱进嘛。“法律上不构成商业欺诈。”在吾屯确有印刷或套印的唐卡,但价钱相应低很多,倒是有人淘到藏区外,开始漫天要价。

高明对唐卡吧的定位是:区别于民间收藏与寺庙陈列的第三空间,以及文化沙龙。北京唐卡聚集的地点是雍和宫和灵光寺,属于贡品,也是文物;友谊商店有零星的唐卡以飨外国友人,在雍和宫外的香火店一条街,隐着几家藏饰店,偶尔会有唐卡挂出,但有的标着1.6万元的价钱,店员随口说:“活佛画的。”请更登丹巴描绘墙壁是交流的一部分,唐卡吧的店员卓玛也是藏族,汉语流利,高明有时候也会待在店里,与游看的人聊聊天。开业第三天,有两个拉萨来的小伙子偶然路过,惊叹于这么多珍贵唐卡陈列一室,献了两幅哈达;还有懂行的人提意见,好的唐卡收藏必定应该有坛城和护法神;还有中年妇女或者年轻人指着一幅问:“这个管什么的?”高明不认为这是功利的顾客。来请唐卡的大都是收藏者,佛教徒和有所寄望的人,比如药师佛被认为可以消病解灾,文殊菩萨被家长请回去保佑孩子高考,这些都是佛祖的善男信女。“佛教不分等级,不看目的,只要发心。我最早开始信佛也是为了减灾避难,标榜身份。”至于定价,高明也说唐卡很难定价,一位画师的心血如何用金钱衡量?

唐卡在北京1( 莲花生大师 收藏价2万元 莲花生大师出生于印度西方邬丈那国(今巴基斯坦),因为生于湖中莲花,故名“莲花师”。长大后,赴孟加拉出家,号“释迦狮子”。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之父,藏密的开基祖。 )

唐卡吧的文化沙龙已经举办了3次。高明不大满意,他不想泛泛谈唐卡和藏文化,而希望能够不拘形式,聊聊人生感悟之类,像一个朋友提议,谈谈“性空”。唐卡吧的股东都是年轻人,藏地文化爱好者,有时候仅仅把这里当成个聚会场所,像高明一样,有小感情:“有时候我站在店中间,看着满墙的唐卡,这都是我的藏品!如果有人请走,还真不舍得。”但也有宏大的心胸,希望通过方寸之地,让人们更加了解藏文化。高明总念叨《侏罗纪公园》里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澳大利亚扇动翅膀,大西洋的天气也会起变化。”■

唐卡在北京2( 白度母 收藏价4600元 相传是观世音眼泪所化。因面、手、脚共有七只眼睛,有称为“七眼佛母”。白度母身色洁白,穿丽质天衣,佩戴珠宝,坐于莲花月轮上。 )

( 海绘图,收藏价5700元 正中为释迦牟尼,周围是主要弟子和承接佛陀力量的罗汉。 )

( 四臂观音(堆绣) 收藏价2000元 藏密观音造像为多面多臂,四臂观音为藏密本尊之一,也是观世音菩萨37尊化身之一。四臂观音主要特征是一面四臂,面相慈悲善良,头戴五佛冠,身穿轻柔天衣,袒胸露腹,戴有珍宝。第一双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持八瓣莲花;第二双手当胸合掌,双足跏趺于莲花月轮宝座中央。身后背座发出五色圣光。 )

唐卡在北京5( 释迦牟尼(金唐),收藏价2万元 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王子,后为寻求人生真理、探求宇宙真相、解决众生痛苦出家修行。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被尊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藏传佛教造像中的释迦牟尼佛慈目善眉,体态端庄,庄严坐在莲台上。 )

唐卡在北京6

下一篇: 以狂欢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