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规无罪,假摔有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朱步冲)

犯规无罪,假摔有理0( 6月27日,意大利左后卫法比奥·格罗索在禁区内顺势倒在了卢卡斯·尼尔身上,获得了一个点球,淘汰了澳大利亚 )

世界杯还未结束,好事的媒体已经在总结各支球队之间的新仇旧恨,为4年后的相遇添油加醋了。英国《每日镜报》说,在他们根据Information Builders的调查结果评出的2006世界杯假摔榜上,意大利以32次夺取冠军,紧随意大利的就是葡萄牙和东道主德国,分别有24次和21次。虽然3月份国际足联在布鲁塞尔宣布要加强对假摔的吹罚,然而在球迷看来,今年的投机者比往日只多不少,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多。6月27日,意大利左后卫法比奥·格罗索在禁区内顺势倒在了卢卡斯·尼尔身上,获得了一个点球,淘汰了澳大利亚。7月1日,英国人最恨的葡萄牙人不是里卡多,而是卡瓦略,他的假摔和阿根廷裁判埃利松多的昏聩联手断送了金童子鲁尼和英格兰队的前程。而半决赛前,法国后卫加拉也提醒裁判注意善于表演的葡萄牙队,“葡萄牙球员很喜欢假摔,他们总试图影响裁判判罚”。结果在比赛中第36分钟和80分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禁区混战中两次倒地示意该判点球,尽管回放慢动作录像显示菲戈和萨尼奥尔什么都没有做;裁判这一次也没有犯错误,但已经让场边的法国队教练多梅内克心惊胆战。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存在于世界最流行体育项目中的痼疾?对职业体育商业运作最有心得的美国人又出来支招了。《Slate》杂志的专栏作家奥斯汀·凯利近日写文章说,假摔不仅是足球运动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甚至是精彩比赛的必要条件。《知性球迷世界杯指南》写作者之一,美国作家戴夫·埃格斯(Dave Eggers)甚至把假摔定义为“一种混合了表演,欺瞒,情感诉求的高超运动技巧”。归根结底,假摔的目的是为了让防守者投鼠忌器,从而让比赛流畅好看起来。爱好统计量化分析的美国体育评论家早就嚷嚷说,职业体育使得运动员的体格相比20年前更为强壮,任何涉及身体接触的球类运动,比如篮球,足球,橄榄球,甚至冰球,都倾向于利用“合理犯规”,和越来越细致的防守战术打乱对方的进攻。这样的恶果就是迫使那些更加依仗技术而非身体的进攻球员越来越难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修改规则。在这一点上,NBA做得非常勤快,从设立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联防,到设立“明显进攻路线犯规”以保证快攻造成的轻松得分不会被防守队员以野蛮犯规终结。所以今年的NBA季后赛,我们老可以看见太阳队的史蒂夫·纳什长发飘飘一路带球突进,不用担心什么。

当然,对假摔的有限肯定不等同于默许纯欺诈或者拙劣的表演。加纳队的阿萨莫阿·盖安就是那么个蹩脚演员。在6月28日对巴西的比赛中,盖安与防守他的巴西后卫胡安与自己根本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在禁区内倒地,为自己申请到了第二张黄牌。相对于这样对裁判智商和视力明目张胆的欺骗,格罗索的行为倒像是篮球场上的“造犯规”,例如迈克尔·乔丹或者阿伦·艾佛森那样利用个人技巧,诱使防守队员做出一些愚蠢的防守动作犯规,最终让自己走上罚球线,为球队的胜利和个人数据做贡献。

然而FIFA的看法就不是这样,他们可不认为保障罗纳尔多的长途奔袭或者皮耶罗的盘带能够顺利完成是头等大事。1986年世界杯最佳射手,当年的英格兰足球先生加里·莱因克尔甚至提出,在红黄牌之外,裁判兜里应该增添一叠粉牌,专门亮给那些倒在地上像女人一样撒娇的假摔者,因为这样的技巧与策略,与足球的阳刚精神背道而驰。3月,《伦敦时报》还发表评论,文章中根正苗红的老前辈、埃佛顿队后卫兼前队长阿兰·斯塔布斯宣称:“英国足球的传统精神已经被外来的弄虚作假渗透了,有些球员的英文很纯正,但他们显然不适合这项英国运动。”让英国人又一次想起1998年世界杯上年轻气盛的贝克汉姆如何着了西蒙尼的道儿,不过他们似乎忘记了,曼城队前锋弗兰西斯·李就是足球电视转播时代的第一位“假摔”大师,比起这位前辈,迈克尔·欧文的表演像个刚出道的新手。

为何在这样的道德和制度双重监督下,许多足球运动员仍然选择在被侵犯时夸张地摔倒,并在草皮上辗转反侧?凯利说的好,因为足球运动没有类似篮球或橄榄球的罚球制度,裁判也只有一个,还常常在20米开外,所以球员们明白,只有在他们痛苦地抱着小腿或者脚踝呻吟时,裁判才倾向于认识到犯规的严重性,而如果他们在遭遇侵犯后屹立不倒,那么除了一处伤患,被害者什么都得不到。“无论是看台上的球迷还是罗纳尔迪尼奥本人,在即将完成一次漂亮的单刀过人的一刹那被放倒都是无比遗憾的。为了比赛的流畅与精彩,难道一些狡狯合理的伎俩就不能用吗?”■ 有理篮球犯规规则假摔防守犯规国际足球犯规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