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电几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当人们渐渐忽视加利福尼亚2001年闹电荒,淡忘从2003年开始中国南方大面积的供电缺口,以及漠视6月30日中国电价又一次上涨时。一群崇尚环保主义的极客跳了出来,当今全球商业和技术之间的纵容关系,让人们只热衷不断技术升级,而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速度越来越快的背后,则是日积月累的耗电问题。“电费开支早晚要比电脑硬件本身更贵”,这是Google的工程师拉兹·安德烈·巴罗索2005年底接受Cnet采访时的抱怨。
之所以Google的这位工程师跟耗电量较劲,根本原因是像Google、雅虎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被电费账单吓怕了,按照这位工程师的说法,Google彻底升级过三次服务器,平均每次更新性能提升1.8倍,耗电量几乎要增长2倍。如果耗电量每年增长超过50%,那么不出10年,电费成本就得超过服务器本身的成本了。在2001年3月,Google还只有8000台电脑,到2003年已经是10万台了,2006年的时候甚至已经多到无法精确统计,保守估计也有45万台服务器。这也从侧面证明了Google为什么要跑到俄勒冈州的哥伦比亚河河畔秘密建造下一代数据中心,因为哥伦比亚河的水坝发电价格全美最便宜。
别以为耗电问题只有像Google这样的超级公司头疼,每个人实际上都是这场耗电与性能矛盾中的一员。英特尔在奔腾4时代的蹩脚设计,绝对可以被列入人类耗电产品设计前10名。在英特尔和AMD的商业技术争斗中,不计耗能的速度比拼,奔腾4处理器过长的内部线程,在过去的3年间让每台电脑都保持200V以上耗能的状态。英特尔最近也意识到了单位功耗性能比的问题,并且拿出了Core的节能设计,另一个芯片巨人AMD则依靠多内核的方式来增效节能,可上足发条的商业技术对垒,依旧视计算速度高于一切。
“请计算一下自己每天消耗了多少电能,再算算其中有多少是不必要的消耗。”这是一个德国环保主题博客设计的开头。在潜意识中电能是便宜无污染的代表,似乎多消费电能并不是浪费,甚至一些持有环保情绪的人都这样认为。在进入电子时代30年后,技术设计上对耗电问题的轻视,无声无息威胁着当今脆弱的能源链条。“除了多建几座核电站,我想不出来如何调和当今技术与商业关系下人类的能耗问题。”克林顿时代的副总统戈尔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曾经如是说。当汽车业面临高油价的现实,不得不考虑混合动力和柴油替代时,高速膨胀的互联网服务,以及每个家庭对数字娱乐的渴望,依旧保持性能优先,能耗靠边的态度。“无尽的消费情绪,以及商业循环的市场需要,早已经把计算机和互联网业划归吃自然资源的企业了。”这是《商业2.0》在3年前探讨环保主义商业机会时的一句调侃。实际上耗电问题不仅仅跟汽车烧油一样,电价的看似低廉,让技术精英和工业产品设计师们在过去30年间从未考虑节能问题。如果说计算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速,是为了提升信息时代的效率,3D显示卡在最近5年间的速度比拼,则直接将耗电问题从5V拉到了150V的极端现状,而满足的仅仅是游戏迷对于3D特效美轮美奂的逼真体验。
“你为游戏机付了多少电费”,这是《PCGames》不久前探讨过的热门话题,与之前那帮极客对互联网耗能的警惕不同,游戏杂志讨论耗电问题,实际上更接近于挤兑微软新一代游戏机Xbox360。工程师们测量了包括索尼第一代和第二代的PS,以及微软的两代Xbox,5年前世嘉的DreamCast,结果PS2玩游戏仅耗费21.84kWh电能,而Xbox360的数值居然高达116.48kWh,按照当地电价计算,Xbox360光电费每年就得吞噬掉20.1美元。
当英特尔和AMD,这两家芯片巨头拼命在技术方法上改进性能功耗比时,奢侈化的技术设计又悄悄从软件开发上泛滥起来。微软将在2007年初发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Vista成了耗电问题的众矢之的。由于Vista将彻底使用3D化的Aero界面,不再是目前视窗操作系统的平面环境,每个文件夹都可以以绚丽的窗口界面呈现,高端3D显示卡和至少1G内存成了必需品,除了给每个电脑用户带来眼花缭乱之外,还白白耗费25%的电能。笔记本设计师对微软的Vista简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Vista大量消耗计算机性能,全球新一轮更新电脑的购买热潮在所难免,恨的则是目前笔记本电脑电池技术,根本无法满足Vista对电能的贪婪。芯片业分析师纳桑·布鲁克伍德开诚布公地说道:“Vista的每一个唯美功能,代价都是让笔记本电脑电池提前变成工业垃圾。”■ 几何笔记本电脑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