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的选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孟静)

《鹿鼎记》的选角0

张纪中武侠剧的选角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习惯用熟悉的、大牌的演员,而这种失误永远是犯在男主角身上,对于女角,他的鉴赏力倒没那么差。男主角恰恰是成败的关键,《天龙八部》之所以把骂声压低了,就是因为胡军是大家想象中的乔峰。以李亚鹏为例,他的错误决定不在郭靖,而是令狐冲,拘谨的他没有一点飞扬洒脱的气质。

听到黄晓明演韦小宝的消息,就感觉这部戏已经失败了一半。因为黄晓明长得像港版的“杨过”古天乐,就认定他适合这角色,本身就是个谬论。他是竭力展现杨过的狡黠浮躁,使的力简直要从屏幕里扑出来,反而是16年后深沉勇决的中年杨过比前期好得多。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千面人,所有的演员都是本色,一个好的导演应该把演员的特质放大,而不是强迫他改变自己。

我们所知道的《鹿鼎记》有5个版本:1984年台湾的李小飞版(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饰“爸爸”)、1984年的梁朝伟版、1996年的陈小春版、2000年的张卫健版、周星驰的两部电影,还有梁朝伟演的一个恶搞喜剧《韦小宝奉旨沟女》。书中韦小宝第一次露面是十二三岁,这是所有版本都无法尊重原著的障碍,没有一个童星可以表现出油腔滑调、厚颜无耻、色胆包天等等复杂心态,如果演好了,这孩子也完了,再说也不能宣传早恋,还涉及到未成年人偷食禁果,可以列入R13级了。

陈小春被认为是最老的韦小宝,他演这个角色时29岁,没有张卫健老,张是35岁。可惜陈长了一张马脸,最显老的脸型,不比张卫健的娃娃脸沾光。这两个版本问题都很多,陈小春可怜到没有一个漂亮老婆,他本人没有喜剧细胞;张卫健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他努力模仿周星驰,从表情到台词,以至于周后来听到他的名字就很烦。这版是王晶监制,为了把其旗下艺员舒淇塞进去,生造了一个角色小金鱼,让刚凭紫薇走红的林心如演建宁公主。为了配合周星驰的电影,还把他旧日女友朱茵套个尼姑帽扮陈圆圆,朱茵的美是小家碧玉,灵气胜过容貌。阿珂是美到发呆,既让韦小宝呆住,又是呆滞的美。这点周星驰抓得很准确,他选择的李嘉欣就是木头美人,惊艳而无趣。梁朝伟一直被认为是最合适的韦小宝,因为他当年只有22岁,最接近人物年龄。但他的小宝太过可爱,卑劣的一面完全掩盖。当时无线把梁力捧为偶像,他的《绝代双骄》、《侠客行》都把人物缺点去芜存精,只留下光芒万丈的那面供人欣赏。

金庸本人不会喜爱任何一个改编剧,因为没有作家会感激编剧,只是他老人家年高德劭,深谙江湖之道。当年他得知周星驰筹备《鹿鼎记》时,马上给永盛公司发了个传真:“不作第二人选”,那时周是香港最有票房保证的演员。没有记载关于金庸看到最颠覆版的《鹿鼎记》后的感想,但他明确表示过,不喜欢港台的改编,当然这是在内地时讲的。

周星驰的《神龙教》荒谬到把假太后和苏荃合为一人,官场中每个人的无耻、阿谀被哈哈镜照过似的,放大到极限。不过他是唯一理解到原著中的政治隐喻的改编者,其中有一句对“反清复明”的解释——反清就是夺回我们的女人,复明纯粹是脱裤子放屁——难得到把原著都加以升华了。■ 韦小宝周星驰中国电视剧电影武侠剧张卫健选角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