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背山在哪里?
作者:苗炜(文 / 苗炜)
电影在清晨的雾色中开始,远处的山,层次分明,车灯在移动。埃尼斯下车。他走过一个长方体的灰色建筑,站在牧场老板的拖车房子前。然后是杰克开着一辆破汽车来了,他把车停在那个灰色建筑旁,他对着后视镜刮胡子。有火车开过。有一个镜头,是从火车轮下拍摄这两个呆立着的牛仔。火车远去。
我们在雨中驶过22号公路,也就是电影中最先出现的那条公路,来到了考利(Cowley)镇,那栋灰色建筑出现在面前。在电影里,这房子的门窗都被遮住,像一个仓库。实际上这是个肉铺,窗前挂着招牌,“供应埃尔伯塔省最好的牛肉”。收银台上摆放着一条绿色的毛巾,上面写着“断背山,李安导演”,肉铺老板说,这是《断背山》剧组送给他的纪念品。老板站在门口停车场的碎石上,向镇子里指去:“他们在这里放了拖车,拍摄牛仔找工作那段戏,导演希望拍的时候有风,但那天天气很好,他们只能制造风。”他转过身,面前是原野上的铁路,“这就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剧组打电话问什么时候有火车经过,他们要拍火车。”肉铺旁边就是邮局,两间房子中间有一个窄窄的间隔,那里拍摄了埃尼斯从山上下来忽然干呕起来的镜头。介绍完这些情况,肉铺老板走进操作间,抄起刀,切碎两袋牛肉干,装到盘子里让我们品尝。
头一天刚到卡尔加里的时候,我们就被拉到一间靴子店参观,该店为电影制作了若干双靴子,但靴子店老板一听“断背山”,就从鼻子里“哼哼”两声:“恩,你们应该看过《上海正午》,你们应该知道成龙。你们注意到了那个电影刘玉玲穿的靴子了吗?很长,快到屁股了,那才是我们店里制造的靴子。那才是西部片!”靴子店名叫“埃尔伯塔靴子”,生产各式的牛仔靴,老板介绍说,所有靴子的制作流程都一样,区别只在材料,他翻出他珍藏的鳄鱼皮和鲨鱼皮:“用了这样的辅料,靴子的价格就高了。”这家靴子店的老店主不满加拿大总是向美国提供原材料,再购买美国产品,他要生产自主品牌的靴子。
在过去10年间,约有1500部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在加拿大取外景,温哥华可以替代美国中部,多伦多可以替代纽约,而卡尔加里则可以替代美国西部。事实上,世界上最著名的“牛仔大会”每年7月就是在卡尔加里市举行,其称呼为“卡尔加里斯坦皮德(Calgary Stampede)”,“Stampede”一词多少有些让人费解,导游的解释是,这个词是指牛冲出围栏。斯坦皮德竞技场就在卡尔加里冰球馆旁边,入场处有一“牛仔名人堂”,墙壁上贴满了著名牛仔的照片,为我们担当解说的就是一名人堂成员,他在1984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驯牛”冠军,现在是牛仔大会的裁判员,他的左手缺了两根手指头:“这是我做木工活受的伤,可不是驯牛受的伤。”
卡尔加里牛仔大会开始于1912年,当初的奖金很少,现在的活动总共给出160万美元的奖金,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放牧高手参加比赛,花车游行、免费啤酒,每年7月为期10天的狂欢为卡尔加里带来众多旅行者。我在“名人堂”里发现一匹名叫“午夜”的赛马塑像,它1913年出生在卡尔加里,在美加两地参加过若干次比赛,多次获得冠军,1936年死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埋葬在俄克拉荷马。卡尔加里旅游局一位女官员介绍说,牛仔大会不光是赛马、驯牛,还有家畜拍卖,飞车杂技:“就连孩子都有自己的活动,圈一个圈子,里面放上鸡鸭鹅,小孩子就跑到里面去,谁能捉到鸡鸭鹅就归谁,我每年都带孩子去抓鸭子。”
可惜我们来早了一个月,看不到牛仔大会的热闹场景,不过,电影《断背山》里也有“牛仔竞技”的场面,杰克去参加了驯牛比赛,还结识了赛马的富家女,两人在一辆老汽车的后座上私订终身,回来之后看到两则八卦,其一是,歌星米克·贾格尔的前妻、超级模特儿杰里·霍尔在14岁的时候失去处女之身,同女友一起委身于参加牛仔竞技表演的一个牛仔。其二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前些日子死了,他在自传中说过:如果你在农场做过农活,那么一切工作就不在话下。
从考利镇离开,那一晚住在草原上的一家B&B,床和早餐的意思,其实也是有晚饭的,主人架上烧烤炉子给我们做牛肉吃,我从小房间里望出去,是草地,牛群,是白色的落基山。在镇子上看到过卖房子的广告,30万加币,就能买下有5间卧室的大房子,附送几十亩地。与其在北京、温哥华买房子,不如到卡尔加里买个小农场,放十来头牛,养三五匹马,几十只鸡,种点儿土豆、玉米,劈柴烧壁炉。要是你会干这些活儿。
( 肉铺老板:在他的店铺前拍摄了《断背山》最初的一组镜头 )
上世纪初,就有华人在卡尔加里附近居住,他们是来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现在仍是运输动脉。而从温哥华、惠斯勒到卡尔加里、埃德蒙顿的豪华旅行列车则是体验加拿大落基山美丽景色的最佳路线。白天乘火车看风景,夜晚在山间旅店住宿,这样的旅行方式在这里存在了100年。
1882年8月,铁路勘路者汤姆·威尔逊(Tom Wilson)在山中露营,他听到远处山间传来雪崩的声音,他问原住民向导那是什么地方,向导回答说,那边有一个湖,湖上有雪山。第二天汤姆·威尔逊和几个同伴骑马前去探察,他发现了加拿大最美丽的湖泊,那就是现在班夫国家公园中的路易斯湖,湖水的颜色随着日光而变幻。落基山脉众多地方以白人的到达与发现而被记载,白人很快也发现了湖边的温泉:“这些温泉价值100万美元。”太平洋铁路与旅游很快联系到一起,1902年,班夫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
在多伦多采访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该局官员介绍说:“国家公园的经费75%由联邦政府负担,25%靠旅游收入。国家公园与省立公园的区别在于,禁止采矿、伐木、捕鱼,而省立公园还可以保留这些经济活动。”我让他推荐三个最值得游览的公园,他指着地图,“班夫当然是第一个,它和贾斯帕公园连在一起,大多数到加拿大旅游的人都会选择这里。”手指指向大西洋,“其实在纽芬兰看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再指向北极圈附近,“这里的公园是另一种景色,每年班夫有500万游客,这里呢?也许只有5个游客。”
如果一个公园只有5个游客,那不是很好吗?从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山谷到坎莫尔(Canmore)镇,我们快速经过了几个省立公园,其格局都一样,有停车场,有游客信息中心,把车停好之后,或徒步旅行,或山地自行车,或独木舟。常常见到停车场只有一两辆车,几个人能更尽情地领略大自然奢侈的馈赠。
( 电影中出现的杂货店位于卡尔加利郊外克罗斯菲尔德(Crossfield)镇 )
卡纳纳斯基斯山谷里的酒店以2002年举办过G8峰会而闻名,其总经理长得和切尼有点儿相像。从这里出发,我们看到了《断背山》中几个漂亮的外景地。Upper Lake,在雨雾中一见到这个湖,就能想起两个牛仔吵架的那个场面,埃尼斯满足于每年能有一段时间聚会,杰克则希望长相厮守,埃尼斯流下眼泪。这家伙在电影中哭了好多回,他局限的生活似乎有别的可能,但他放弃了。电影中还曾经出现的一座吊桥,我看到摄影机所处的那个位置,有一把长椅。加拿大的传统是,如果有游客徒步过程中在山间丧生,他的朋友们就会出钱做一把木头长椅,刻上他的名字,放到他热爱的山水中。那把长椅纪念的逝者不过30岁,上面刻着一行字:“如果你知道他,你就是他的朋友。”
电影中有山景的镜头大概总长为1小时,但许多场景太类似,比如埃尼斯遇到熊的地方,比如他们在露营地嬉闹被牧场老板用望远镜看到的地方,任导游怎么提醒,我也觉得含糊,都是溪流,树林。终于,导游指着一座造型独特的山头口气十分确定地说:“如果哪座山能代表断背山,我想就是这座。”此山名为拳头山,形状就是个拳头。回来之后再看两遍电影,原来埃尼斯被那皮卡司机打翻在地之后,紧跟着的就是拳头山的镜头。
( 杰克父母的房子,这是草原上一处被废弃的房屋,屋子里拍摄了埃尼斯拿走带血衬衫那一幕 )
拳头山海拔2630米,1973年7月才有人成功登顶。旁边那座山叫斯马茨山(Mount Smuts),海拔2938米,1926年有人登顶。斯马茨(Smuts)是第二次布尔战争中一英国将军的名字。在坎莫尔镇上,我买到了一本导游书,专门讲述这一路上所有山峰——何人何时攀登,为纪念哪一个人物、哪一个事件或哪一艘战船而将这山峰命名。如果拿着这本书,开着一辆车,走走停停,估计要用两天时间才能把每座山的故事了解清楚。而我们行色匆匆只用了5个小时。导游书中讲述了瑞士导游的故事,瑞士人在阿尔卑斯山的丰富经验帮助加拿大人了解落基山脉,一位瑞士导游说:向导不该成为英雄,他只是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把迷路的人带到安全的地方。书中还记载了斯马茨将军的一番话:对我们来说,山有历史和精神的含义,山矗立在那里,是我们生活的标尺,或者更多,是灵魂的标尺,是福音,是我们信仰的来源。
其实,最好的“断背山之旅”应该是这样:每个人都换上牛仔靴,骑上马,带上帐篷,穿过溪流,走进山林。然而我们“断背山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又一个镇子,叫麦克劳德堡(Fort Macleod),“Fort”一词是堡垒,是四面合围的营房,而Fort后面那个词一般都是营地最高指挥官的名字,麦克劳德堡有一家博物馆,加拿大骑警就是上个世纪初诞生在这个小镇,骑警的出现是为了维持法律与秩序,博物馆维持着老营房的面貌,馆内还收藏有几位警察的墓碑,其中一位抓到了骑警建制以来的第一个罪犯,一个印第安人盗马贼。那个盗马贼临刑之前被拍了照,照片还挂在村公所的走廊里。镇子上的“文化发展官员”高顿先生接待了我们,他带着我们参观,村公所里拍摄了埃尼斯离婚的那场戏,灰狗巴士小吃店里拍摄埃尼斯吃苹果派的镜头。镇外棒球场拍摄了埃尼斯全家看独立日焰火的镜头,镇上有200多人当群众演员,导演挑了两个人打扮成“飞车党”恶棍的样子,可那两个家伙是镇子上脾气最好的人。
这小镇大概很重视《断背山》,每个被摄入影片的地方都贴着一张《断背山》的海报。镇上的皇后旅馆建成于1903年,现在只一层的酒吧营业,昏暗的灯光下,有一老者正喝着啤酒,他说他从没看过《断背山》,从没听说过这个电影,在他旁边的座位上,埃尼斯坐在那里喝过几瓶啤酒,背后是音乐机,有个姑娘点了首曲子,拉着埃尼斯走向舞池跳舞。那老者目光所及之处,正是他们起舞的地方。■
白求恩与高尔夫
( 在这间酒吧里,拍摄了两个牛仔相识后第一次喝酒的场景 )
从多伦多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格拉文赫斯特(Gravenhurst)镇。小镇的中心是一所小小的歌剧院,这里演出的剧目却是《好莱坞的黄金岁月》。歌剧院旁边树立着白求恩大夫的塑像。上大学时看过《白求恩传》,印象最深的却是宋庆龄写的序言。和我们上初中就要学习《纪念白求恩》不同,安大略省这几年的中学课本里才有了关于白求恩的内容。我问导游:“加拿大共产党现在怎么样?”她回答:“我们没有共产党了,我们的左翼党是绿党。”
白求恩是个业余画家,对改变世界也有着艺术家般的热情,他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在那里发明了“流动输血站”,他研制的一些医疗器械对战地救治很有作用。格拉文赫斯特镇上的白求恩故居保留完好,他的祖父是一位牧师,解说员说,他的祖父教育白求恩要济危救困,所以他才会去西班牙和中国。
一位台湾记者则给我们介绍马偕:“马偕是一位传教士,1871年到台湾。他出生在安大略省的牛津郡,后来上了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毕业那年,他正式向加拿大海宣会申请,愿到异教地方去当宣教师。他在台湾行医传教30年,1901年在淡水去世。2001年的时候,台湾举办了很多活动纪念马偕。他的子孙现在还生活在台湾。”这位台湾记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白求恩与马偕》。
在白求恩故居留言的大多是用中文,其中较新的一则是我森林武警部队一少将军官的留言,想来这位将军是来考察加拿大森林警备工作的。格拉文赫斯特镇所处的木斯科卡(Muskoka)湖区,是秋季观赏枫叶的绝佳地区,森林茂密。而乘船游湖更是这里的旅游特色。当然,在湖区打高尔夫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问安大略省旅游局的官员:“安大略一共有多少高尔夫球场?”她很为难:“哦,我不知道。安大略全省的面积比整个欧洲都大,我实在不知道全省一共有多少球场,但在尼亚加拉地区,我们就有50多个高尔夫球俱乐部。当然,在加拿大兴建高尔夫球场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10到15道手续,政府要衡量一个球场对环境的影响。”三天后,我在《环球电讯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木斯科卡湖区和多伦多地区都在大力推广高尔夫旅游。■ 断背山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