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毒攻毒2.0版
作者:袁越(文 / 袁越)
吸烟的危害不用多说了吧?只举一个例子: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超过12亿烟民中将有一半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病变。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持,可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属于另一半呢?没有的话,那就戒烟吧,除非你想早死。
但是对于很多烟民来说,死亡的威胁还很遥远,戒烟引起的头疼烦躁食欲增加(发胖)倒是迫在眉睫。其实这种反应跟戒毒没有任何区别,因为香烟就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毒品。有人认为香烟直到现在还没有被法律禁止,说明其危害不大,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香烟的成瘾性一点也不比可卡因或者海洛因差。不但如此,香烟里还含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很多都是致癌的。香烟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对人体的毒性比可卡因大20倍,只不过吸烟时大部分尼古丁都被烧掉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很少。
这少量被吸收的尼古丁在短时间内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比如,研究证实少量尼古丁可以增强记忆力,使人兴奋,甚至对阿尔兹海默氏病有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尼古丁能够结合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了尼古丁的受体能够促使相关细胞分泌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可是个好东西,它能使人产生愉悦感。事实上,人的许多欲望,比如食欲和性欲,最后都是通过多巴胺来满足的。比如说,当人在吃饭或者性交的时候,脑细胞便开始分泌多巴胺,刺激相关神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这样人才会有动力继续做下去。所以说多巴胺就是人脑的“糖块”。
可卡因这类毒品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能使人上瘾的主要原因。尼古丁在这一点上和可卡因不相上下,它的成瘾机理和毒品是一样的。戒烟和戒毒一样,都会降低多巴胺的分泌,也就等于不给大脑吃糖了,大脑当然就要罢工。戒烟的主要办法就是逐渐降低尼古丁的摄入量,让人体慢慢适应这种变化,最终完全根除大脑对尼古丁的依赖。但这一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戒烟者经常会反复,所以他们才会自嘲地说:戒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我每天戒一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医生们想出了一个以毒攻毒的办法,那就是人为补充尼古丁,以维持人体内多巴胺的水平。因为香烟的主要危害在于焦油和其他一些致癌物质,而尼古丁则已被证明不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戒烟药都是这个原理,比如戒烟贴,其成分就是尼古丁。
但是,这种办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容易让人产生新的依赖性。另外,戒烟之人经常会被一根香烟所诱惑,以至于前功尽弃。
今年5月11日,从美国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第一种非尼古丁类的戒烟药通过了FDA鉴定,即将投放市场(以前曾经有一种非尼古丁药物被用作戒烟药,但它本来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被开发出来的,戒烟只是其副作用)。这种药由辉瑞制药厂研制成功,商品名称叫做Chantix,其主要成分为Varenicline。这种小分子化合物有一个宝贵的特点,它可以和尼古丁相互竞争乙酰胆碱受体。一旦Varenicline打败了尼古丁,结合到受体上之后,其诱导出来的多巴胺却比尼古丁诱导出来的水平要低,因此药理学上把这类药物叫做“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意思是说它所产生的激动作用比“正常情况”要低一些。
别小看了这个特点,它解决了戒烟过程中的两个难题。首先,尼古丁戒烟贴所诱导的多巴胺分泌水平和吸烟是一样的,为了防止体内多巴胺水平过高,吸烟者必须自己控制药贴的使用量,但是这就需要毅力了,使用Varenicline则不会担心戒烟者体内的多巴胺过量。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Varenicline占据了原本应该由尼古丁占据的位置,因此,当戒烟者忍不住偶尔吸了一支烟时,尼古丁已经没有多少受体可以结合了,于是戒烟者不再能够体会到香烟带来的好处,再戒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说尼古丁戒烟贴是以毒攻毒的话,那么Varenicline则是以毒攻毒2.0版,两者的原理相当类似,但新版本修正了很多错误。临床试验也表明Varenicline的效果确实好于尼古丁戒烟贴,FDA公布的数据表明,Varenicline比安慰剂的成功率要高出将近2倍,比现在市场上的戒烟药也要高出50%。难怪FDA加快了对这种药的审批过程,因为吸烟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香烟尼古丁健康戒烟的好处养生可卡因以毒攻毒2.0多巴胺多巴胺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