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取代现金的使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谢衡)

VISA:取代现金的使命0( 2004年12月22日,“中银联想VISA奥运信用卡”面世 )

“目前VISA在中国仍是投资,没有营利。”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张楷淳说。

实际上,VISA这个全球最大的支付品牌,在中国银行卡市场上占据着绝对领先的位置。截至去年底,在中国内地已发行1000万张VISA国际卡,其中800万张是信用卡,占同期内地信用卡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VISA国际组织预计未来5年VISA国际卡在中国内地的发卡量,将维持两位数增长率,今年将增长70%~80%。同时,中国大陆VISA国际卡的交易总额突破153亿美元,签账总额达76亿美元,增长率居亚太地区榜首。

VISA国际组织自己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已经取代泰国而成为亚洲第二大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海外游客在中国通过VISA信用卡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在泰国的开销,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列第二。同时,作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VISA直到2012年都将是奥运会的唯一支付卡和官方支付服务提供商。VISA是奥运会举办地所有与奥运会有关的正式交易中被受理的唯一支付卡品牌。这其中,当然包括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

面对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种种机遇和挑战,日前,VISA国际组织中国区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薄利多销”的中国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您怎么看待VISA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市场有怎样的特点?

张楷淳:坦率地说,这12年,我发现每当中国加入一个行业时,这个行业的价格水平就会下降。信用卡方面也是如此。在其他大多数国家,信用卡年费、佣金收入每年都会增加。而在中国,很多银行一开始就会给持卡人免年费,以刺激信用卡用卡环境。同样,为了刺激商户接受信用卡,佣金也是逐年下降。幸好中国市场够大,目前被发掘的市场只是很小一块,因此才可以薄利多销。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太大了。我十几年前来到中国时,曾想这个国家的银行为什么没有把全国的网络都连接起来。我后来才了解到,即使四川一个省的人口、地域面积就不得了。想当初,美国的银行联通全国的网络也用了十几年。

VISA总共有6个董事会,亚太地区的董事会成员来自区内几个重要市场,比如中国就有两家会员银行是我们亚太区董事会的成员。虽然VISA是国际组织,但经营方式有很强的本土色彩。VISA不是一家股份公司,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的收费是非常低的。我可以告诉你,VISA是所有国际支付品牌中收费最低的,所以很多银行愿意选择发VISA卡。VISA也是胜在总量够大。

三联生活周刊:那中国这样一个“薄利”市场,在VISA国际组织的发展战略中是否重要?

张楷淳:在VISA国际组织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过去20年里,VISA一直很努力在替中国国内的支付业做着基础工作,其中包括相关的管理方式和立法等等。VISA最终目的就是希望经过这么多年努力,未来能让中国的银行变成世界级的零售银行。

为什么零售银行很重要呢?看看全世界最大的银行,最成功的银行都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这些银行的零售业务都做得非常大。比如全球最大的花旗银行,2004年银行卡的收入占到总盈利的25%,日本的JCB银行则占到16%。而我没想到,到目前为止中国绝大部分银行的盈利不是来自零售银行,而都是来自公司业务这一块。中国政府一直很积极地推动中国的银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银行,而要做到国际级的大银行,就一定要去发展零售银行,而这就不可能不大力发展支付业。VISA在中国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协助中国的会员银行提高在支付卡领域上的表现,壮大零售银行业务,最终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银行。

三联生活周刊:您提到VISA的使命就是“取代现金”,但你们自己做过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中国人非常担心在用卡的过程中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而且在中国要发展公务卡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有人担忧会泄露政府或机构重要的财务信息,毕竟VISA不是中国的公司,而是一家国际机构。您怎么看这种担忧?

张楷淳: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甚至是监管部门也有同样的疑虑。尤其是美国4000万张信用卡信息被盗案之后,大家的担心越来越多。

VISA作为全球最大的支付组织,有独特的四方支付系统模式。也就是说,发卡银行发卡给持卡人,持卡人去商户消费,消费账单转到收单银行,收单银行通过VISA与发卡银行结算。正是这个四方支付系统模式决定了VISA既不发卡也不收单,当然也不与商户签约。事实上,国际上很多知名的信用卡组织也是个发卡机构,这是VISA与他们的区别。

所以,我们可以从卡片信息分布上很清楚地看到,发卡机构掌握了持卡人的所有信息。当然,发卡机构也可以将发卡工作外包给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发卡处理机构并不掌握持卡人姓名和商户数据库,但掌握了持卡人数据库。收单银行和第三方收单处理机构掌握的是同样的信息,却都不掌握最重要的持卡人姓名和持卡人数据库;商户也不掌握持卡人数据库。而在支付过程中,VISA只掌握了卡号和卡片验证码这两个最基本的交易信息。也就是说,在VISA的支付系统里,只要这两个信息被核实,交易就会通过。

实际上,VISA承担着类似电信局的电话转接工作,只掌握了那么少的信息,甚至不知道持卡人姓名,所以不会涉及持卡人信息泄露问题。

你知道全世界最大的单一VISA产品使用者是谁或者是什么机构吗?我告诉你,是美国政府,包括美国的国防部都在用VISA采购卡,或者是VISA针对公司的支付产品来进行政府采购。

奥运机遇

三联生活周刊:VISA已经是前10届奥运会的官方支付服务提供者,从2007年开始VISA又将成为世界杯的合作伙伴,体育比赛好像是VISA特别看重的,为什么?北京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对VISA在中国的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胜(VISA国际组织市场开发副总裁):从1988年国际奥委会开始第一届奥运TOP赞助商计划开始,VISA就成为奥运会的TOP合作伙伴。VISA是1986年签的合同,到今年正好20年。

以美国市场为例,1986年VISA从品牌认知度到市场份额,基本上跟美国运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是位数的差别。而今天,VISA已经占到市场总量的60%,所有其他国际支付品牌加在一起不到40%的市场份额。当然不能说完全是奥运会的原因,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奥运对于VISA这个全球支付品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就是奥运会最大的赞助商实际上是举办国。北京在2001年申办奥运的时候,中国政府就做出承诺,假如奥运会的资金不够,中国政府会全力举办这届奥运会。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奥运会如果运作不好,最大的赞助商非但可能没有收益,反而会承担巨大损失。比如1972年蒙特利尔冬奥会,到现在加拿大政府还在还债。

所以VISA跟北京奥组委、跟中国政府,特别是与可以通过奥运会带来收益的各个方面进行合作。举办奥运会最大的、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收益,就是旅游收入的回报。一届奥运会如果运作得好,可以促进当地旅游市场未来10年甚至15年的发展。

VISA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有60%的份额,也就是说。每一架飞机在北京降落,60%以上的外国游客会有VISA卡。我们都希望这些游客用他们的VISA卡在中国消费,但如果没有提供很好的用卡消费环境,这60%的人可能就是来走马观花,看看景点就走了。所以现在国家旅游局不只关注每年到中国的游客量是多少,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旅游机构,关注能够通过旅游给当地的商户、当地的经济带来更多的收入。所以迫切地需要利用奥运会来改变中国的旅游消费环境,来增加中国旅游消费收入。

而VISA的会员银行为什么会对旅游这么感兴趣,因为VISA在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负责跨境交易、跨国交易。更多人来中国旅游,在中国有个更好的刷卡环境,对VISA在国内的收单银行、国外的发卡银行来说,才能从奥运会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以上都说明,这才是一个举办国对奥运会投入所带来的最直接效益。而从VISA的角度来说,把我们的利益和国家的大利益结合在一起,才能一起联合起来推动这个市场。所以,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对中国支付卡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VISA使命银行现金取代信用卡2008年北京奥运会零售银行发夹v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