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秘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卓别灵)

雏菊的秘密0

《雏菊》的编剧是韩国人郭在容。此人大学主修物理,擅长把握爱情关系中的精密变化,由他编剧、导演的《我的野蛮女友》,不但创下韩国电影票房纪录,还让整个亚洲都跟着“野蛮”起来。好莱坞花75万美元和4%的票房分红,从他手上买走了这个没有任何“高科技含量”的爱情故事。

好莱坞一直相信:曾经行得通的东西,仍然会行得通。这种信仰让好莱坞电影充满俗套,可就是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卖座更好看。在这一点上,好莱坞不冒险。

韩国人拍《雏菊》,目标是全亚洲乃至更大范围的观众。他们也不冒险。他们把两种被证明“行得通”的东西按一定比例结合在了一起:2/3韩国爱情和1/3香港动作。

《雏菊》也是一个没有“高科技含量”的爱情故事,里面充满老套的浪漫元素,没有一点现实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等待初恋的美丽女画家,神秘的国际刑警,帅气又内心善良的杀手,爱情就发生在这三个人之间。既有命定的邂逅,又有深情的暗恋,还有美丽的误会,和无奈的选择。人生中不可企及的美好和刺激在这个故事里全有了。

看《雏菊》,我怀疑韩国人是不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纯情民族,他们竟然可以让爱情和物质、欲望、肉体毫无关系,一段生离死别的三角恋连一场吻戏都没有就让观众信了。这样的人物不能生活在我们熟悉的风景里,韩国不行,纽约、巴黎、伦敦都不行。只有阿姆斯特丹,这个有些古典,有些散漫的城市。

但是,如果是在阿姆斯特丹,为什么是雏菊而不是郁金香呢?

据说,每一种花都有含义。雏菊的含义是“心底的爱”,这也是影片的主题。事实上,在这个浪漫得不真实的爱情悲剧里,除了角色心底的爱,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片名叫《雏菊》,够简单,够直接。

印象中大多数卖座片是以男性角色为主,要么是动作片、大场面,要么电脑特技绚烂,而《雏菊》是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零电脑特技的爱情片,足见韩国人自信他们的爱情片是行得通的东西。

还有一样韩国人自信行得通的,是韩国明星。这部力图打开韩国以外市场的影片起用了全韩国明星阵容。假如你不是韩国电影迷的话,三位主演中你可能只认识女主角全智贤。由于《我的野蛮女友》太红,全智贤这几年一直试图走出“野蛮”阴影,甚至还去主演恐怖片。不管《雏菊》能否帮助她成功转型,她都证明自己是一个演技成熟的演员,在同辈女演员还在“努力”演戏时,她已经可以做到恰到好处地自然和内敛了。

不过我倒觉得,韩国电影对亚洲影坛贡献最大的不是全智贤,而是男演员。扮演杀手的郑宇成和扮演国际刑警的李成宰都不是张东健、裴勇俊那个量级的明星,但是他们的气质和演技足以凭一部电影培养起一批影迷。更重要的是,他们散发的“正常男人”的魅力,已经在某些电影里见不到了。

一个自然的女孩,两个正常的男人,三位韩国明星演绎一个老套的“三角恋”。

“越老套的故事越多人喜欢。”《雏菊》的导演,香港人刘伟强这样说。因为《无间道》和《头文字D》,刘伟强有了国际声誉,韩国投资方请他来拍这部电影,是看中他拍动作戏的功力。刘伟强自己更看中爱情戏,一上来就修改了剧本中三位主角相识相爱的方式。郭在容的剧本自始至终是杀手视角,而刘伟强分别从三个人的视角切入,通过三个人的回忆让人物关系逐渐清晰,带一点悬念,带一点神秘感。被他这么一改,影片前半部分反而更像韩国电影,那份细腻到有些拖沓的调调,还挺考验观众耐心。

因为有了刘伟强,《雏菊》不会被认为是纯粹的韩国电影。刘伟强在影片中尝试100%实景,30%人工照明,尽可能多利用自然光,不让演员流露“演”的痕迹,这些做法,让这段不可能的爱情具备了骗人的魅力。

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说,香港电影的文化吸引力,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

《雏菊》,就是韩国电影的秘密加香港电影的秘密。现在,好莱坞又买走了《雏菊》的翻拍权,导演还是刘伟强。

韩国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在寻找更大范围内“行得通”的电影模式。在《雏菊》的模式里,有韩国编剧和演员,香港导演和动作设计,荷兰特技,泰国后期制作,全是各取所长。

“行得通”的模式应该不会只有一种,这样的合作以后会越来越多。

只是,除了一些章子怡,还看不出内地电影元素可以放在哪里。不知内地电影有什么秘密。■ 韩国人好莱坞秘密刘伟强爱情雏菊武打片娱乐八卦电影美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