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小公司的高增长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七匹狼:小公司的高增长0( 亚洲皇后吴英娜演绎“七匹狼”时装秀 )

以规模而论,七匹狼(002029)还只能算是一家小公司,一年3亿多元的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的净利润,规模上无法和雅戈尔(600177)、杉杉股份(600884)、G凯诺(600398)这些国内成熟的服装企业相提并论。但是从增长前景看,七匹狼的速度无法让人忽视。

七匹狼的大股东是七匹狼集团,由福建晋江的周连期、周少雄、周少明等周氏家族成员控股,其产品以夹克、T恤等男士休闲服装为主,其中,夹克在同类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连续5年位居国内第一,占据了大约10%的市场份额,其他产品如T恤、休闲裤等名列前茅,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没有绝对优势。从2001年以来,国内的休闲服装市场一直保持20%的增长速度,目前休闲服装的销售比重不足15%,和全球36%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七匹狼作为休闲服装领域的领先者,可以在未来几年分享行业的增长。

在服装领域,品牌是获取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关键所在,七匹狼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以“狼”的拼搏精神作为自己的品牌文化,因此,在行销路线上一直和体育挂钩,比如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重金赞助皇家马德里中国行。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七匹狼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美誉度。

2005年,七匹狼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分别为27%和25%,前几年的增长速度也大致与此相当,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七匹狼在2006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可以达到4亿元和4500万元,每股收益可达0.4元,以3月31日收盘价6.94元计算,2006年的市盈率为17倍。以同样的增长速度计算,2007年的每股收益可达0.5元,动态市盈率为14倍。目前A股市场的雅戈尔和杉杉股份市盈率较低,均为10倍左右,不过这两家公司都不是单纯的服装企业,前者有30%的收入来自房地产,后者有将近40%的收入来自锂电池。因此,七匹狼的市盈率不能完全参照这两家公司,一个可以参照的对象是在香港上市的李宁(2331.HK),李宁公司2006年的市盈率为32倍左右,比七匹狼的17倍市盈率高出将近90%。

2005年底,七匹狼在全国拥有968家专卖店,在未来几年内,预计会以每年200家店的速度扩张,因此,短期内公司主要还是依靠这种外延式增长,在专卖店的运作经验日益成熟之后,单店的利润增长率还有逐步提升空间,有望带来内生式增长。和李宁的3300多家专卖店相比,七匹狼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公司的销售模式导致利润率偏低,七匹狼的销售渠道以代理商销售为主,公司产品大部分批发给省级经销商,然后由后者层层转批给中小批发商和加盟店,中间销售环节过多,导致利润被层层分解,公司去年的毛利率只有34%,甚至比上年还略有下降。2005年,七匹狼在全国有968家专卖店,但是其中只有8家自营店,而且均在福建省内,其余900多家均为经销商发展的专卖店。众所周知,服装行业的利润很大一部分在销售终端实现,直营店数目过小,将极大制约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在2006年的计划中提出,将在华东、华北等区域,积极开展直营店选址工作,平稳推进直营店开设、经营工作。

另外,虽然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七匹狼目前规模还是偏小,即使和国内几家服装企业相比也有较大差距,2005年的收入只有3亿多元,而雅戈尔为46亿元、杉杉股份为12亿元,凯诺科技将近10亿元,李宁为24亿元。规模过小,导致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容易受市场变化、经营风险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过贸然扩大规模,同样也面临风险,10年前,七匹狼就曾经因为大肆冒进而遭遇重挫,差点一蹶不振,在规模和风险之间如何平衡,也将时刻考验几位周氏家族成员。

七匹狼目前将品牌营销、渠道扁平化和直营店建设视为未来工作的三大重点,其定位也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认同,成为人们看好七匹狼的最大理由。当然,这三点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比如品牌营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事情,渠道扁平化之后,如何处理存货周转的问题,加大直营店规模,不可避免会和现有经销商加盟店的利益冲突。

在很多投资者的眼中,都希望将七匹狼看成第二个李宁,但是和李宁在前几年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是,当时国内还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李宁可以在几年之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但是七匹狼今天面临的竞争远比几年前激烈,七匹狼虽然在休闲服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并无绝对优势,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比如柒牌、劲霸、利郎等休闲服装品牌均虎视眈眈,和对手相比,七匹狼的优势在于抢先一步跨入了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