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拿上市公司慈善说事是一种误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湖南衡阳 林新华)
“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将新增“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两个榜单。主办方透露:除部分国际知名企业外,相当多的跨国公司捐赠非常少,上市公司有数百家捐赠数为零。“面对慈善,数百家上市公司一毛不拔!”成为近日广为流传的责备语。
公益捐赠应始于自愿的原则,捐是一种光荣,不捐并不就是可以谴责的理由。因此“一毛不拔”的表述很不妥。公益捐赠并非衡量个人和单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以上市公司公益捐赠来“开涮”,形成了一种他们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评价,影响到上市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社会贡献形象,这很不公正。目前中国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2/3是国有控股公司,它们是国资收益的主要贡献力量。
应该理解的是,上市公司不同于一般公司,公司决策取决于千万个股东的意愿,并非想捐就能捐。况且,这几年上市公司的处境也较为艰难,如果在此时,他们还大搞捐赠,那将是一种有违经济规律的盲动,中国股市、中国经济和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这种盲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