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折出售的基金靠谱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一虫)

​五折出售的基金靠谱吗?0

亲爱的股民,所有人都知道您对保险公司颇有看法。近期,股市转暖,但上证指数几次都没能站稳在1300点上方。据说,这主要是某些保险公司在脚下使绊子。其实也不难理解:上半年把行情做完了,下半年奖金多半就会泡汤。况且,股市真火了,谁还会去买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若要发泄不满,可以考虑抄保险公司的大底,买一些封闭式基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封闭式基金都攥在保险公司手中,总金额约为300亿元。想想看,它们的买入价是1元,您的买入价是0.5~0.6元,这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

国内股市无奇不有,其中一大怪就是封闭式大盘基金五折出售。这类在深沪股市挂牌交易的股票型大盘基金共有26只,平均的折价比率约为45%。它们的资产约有二至三成是现金与债券,余下为股票组合。现金与债券的风险小,若有折扣,就相当于是白送钱。所以,股票资产的实际折扣高达60%,即:花0.3元就能买到市值为0.75元的股票组合。受基金契约的约束,单只股票占组合的比重通常不会高于10%,且经过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专家的筛选与评估,整个组合的风险不会太大。

老股民们都明白上述老生常谈的道理,不会轻易受煽惑——他们要么已经被股票套牢,要么追求高收益,年预期回报率一般都在15%、20%以上。而基金价格的年度波动较小,很难赚取较高的买卖价差。新股民、老储户们就不同了。他们对股票比较陌生,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若要追求比存款利息更高的投资收益,封闭式基金其实是不错的选择。万一中国股市出现崩盘,上证指数从1200多点跌到500多点(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比银行破产的概率高多少),封闭式基金净值全部跌到0.6元以下,被迫清盘解散,您仍有可能一文不差地拿回全部本金。

当然,投资于封闭式基金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否则,很难解释它们的折价率会有如此之高——在姑娘们的印象中,只有过季、断码的衣服才可能打五折、六折。此类风险大致有三。首先是熊市风险,如果今后股市持续走弱,股票价格大跌,拖累封闭式基金的价格表现,就会导致你的投资出现账面损失。其次是道德风险,指基金管理公司道德败坏,利用封闭式基金来输送利益,故意制造投资损失。最后一个是“弃妇风险”,即:由于产品设计上的缺陷,封闭式基金被机构投资者抛弃,主流资金陆续撤出,交易量下跌,最终被彻底边缘化。

这三大风险皆有破解之招。要对付熊市风险,就得选择好入市时机。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认为,国内股票的价格水平不比国际贵,剔除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眼下约为1250点的上证指数,其实只相当于从前的1000点,而1000点正是近9年来的最低点。您如果放心不下,大可分批入市,1250点附近买一批封闭式基金,1200点、1150点、1100点附近再各买一批。虽然闲钱还是躺在银行里,意义却大不相同:咱现在是枕戈待旦,积极地等待时机。

对付道德风险的主要招数是分散投资,同时购买多只封闭式基金。它们应该分别由不同的、规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很难判断哪位基金管理者是道德高尚人士,故不能把筹码全部押在一只基金身上。如今,证券监管当局、保险机构、媒体都很关注基金的道德风险问题。众目睽睽之下,基金想耍流氓也不太容易。此外,如果国内股市中长期持续走好,多数股票估值合理,基金管理公司不同产品(私募基金、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之间的利益输送就没有多大必要。

三大风险中,出现“弃妇风险”的可能性最小。保险公司一直在努力促成“封转开”(封闭式基金转成开放式基金)。今年3月8日,保监会主席也首次公开表示,将推进基金“封转开”。一旦“封转开”获准实施,就会吸引资金进场吸货,基金折价率大幅缩小。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封转开”预期下,大盘封闭式基金价格有20%左右的上涨空间。退一步讲,“封转开”只是实现不了的空头支票,我们还可倚赖于分红。当封闭式基金有盈利时(通常就是指基金净值高于1元),按规定,其分红不得少于当年盈利的90%。在45%的折价率下,假设基金年投资收益率为5%~10%,投资者的年度分红收益率可以达到8%~16%的水平——只有傻子,才会弃之如敝屣。保险公司能是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