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男潘岳
作者:朱伟(文 / 朱 伟)
天津董志广先生的《潘岳集校注》去年再版,称是填补了魏晋文学中古籍整理一项空白。潘岳诗文之前也确实无人认真整理过,但可惜董先生占有潘岳相关资料太少,提供年表居然没有多少他的生平事迹,所作注其实还远达不到唐人李善当年为《昭明文选》所注水平。
我对潘岳的好奇始于他拿弹弓随车出行,路旁女子因为他“美姿容、好神情”,手挽手都被招引,频频向他掷果,能满车而归。这故事最早见于晋人裴启所作的《裴子语林》,裴启说,写《扇赋》的张载就因为长得丑,沿途小孩投的是瓦石,回来也能装满一车。到《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将写《三都赋》的左思与潘岳美貌对比,说女子见他就纷纷唾沫相迎,使他只能颓丧而返。
潘岳美到什么程度?《潘岳别传》里用词是“风仪闲畅”,“风仪”是风度,“闲畅”中含有悠闲、沉静、放达等多重意思。潘岳长得漂亮,儿时又被称为“奇童”,可谓才华横溢。他年轻时写《沧海赋》,以“汤汤荡荡,澜漫形沉,流沫千里,悬水万丈”开头,比魏文帝的同名赋还有气势。
但美仪加有才,容易自以为是,急于扬眉吐气,写成文字就往往轻浮。潘岳22岁时作《藉田赋》,称晋武帝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所以万民都赖他一人行善。献媚目的大约就为获武帝注目,出人头地,其实天子自己的千亩、诸侯的百亩土地都是借民力耕作,“藉”就是“借”。
潘岳的人生经历就是急于求成却适得其反。他遭人嫉恨,做官反而晚了十年,刚开始是个河阳县令,郁郁而不得志。直到永熙元年,晋武帝死了,惠帝即位,太后父杨骏成为太傅,他被提拔为重要幕僚——太傅主簿,这时已经44岁。没想到,因贾后要篡权,觉得杨骏权力太大,第二年就以“谋反”罪名把他杀了。潘岳由此被牵连,亏得当时主掌生杀大权的官员在他当河阳县令时曾被扶助过,以感恩之心谎称他是“假吏”,才救得一命。
潘岳一生共写19首赋,《昭明文选》中就选了8首。将他的赋与陆机赋比较,孙绰的评介是:“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还说潘文是“烂若披锦”,“烂”是指色调绚丽。我却看不到其中的“净”与因此产生的色调。他的赋中,《西征赋》篇幅最长,记叙到长安做官时对沿途景象的体会,其中有“危素卵之累壳”“如临深而履薄”的余悸,也告诫自己要“泊恬静以无欲”,冗长到令人讨厌且境界平平。在谄媚贾谧前,他曾以母亲病为由,辞官而写成《闲居赋》,但在赋中感觉是被逼“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他称自己“拙于政事”,闲居是“退而优游养拙”,身在田园中,追究的还是“人事之终始”。这仕中不如意的退居,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然清朗当然截然不同。
由此我觉潘岳赋中还是沉浊为多。其实写《闲居赋》时他已经50岁,此时如真能在绿荫之隙看白云悠悠,以他文采,大约能留下众多美丽文字。可叹的是,他其实无法甘于狭室,所以才很快又谄媚于贾谧,洋洋得意当上了黄门侍郎。
贾谧是贾后外甥,他母亲是贾充的小女儿,贾后是他母亲的姐姐。贾后当权时,他骄奢无度,所谓“器服珍丽,歌僮舞女,选极一时”,因附庸风雅而召集一帮骚客,称为“二十四友”。其中不仅有石崇与他外甥欧阳建,也有陆机、陆云兄弟。但不知为何,潘岳却成为这24人之首,看来还是因为他更迫切利用权贵。《晋书》中说他与石崇每见贾谧出门都要望尘即拜。
潘岳谄媚贾谧,最不该的是在贾后废愍怀太子事件中扮演了最不光彩的角色。愍怀太子是谢夫人之子,贾后为废除他,先引他好逸恶劳,满足于花前月下。到元康九年(公元299年)他21岁时,干脆让婢女逼他喝了3升酒,让潘岳趁他醉后,伪造了一篇劝惠帝“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的文字,使昏庸的惠帝大怒,将他废为庶人。而贾后没想到,太子一废,天下躁动,孙秀便操纵赵王伦先以有人要废后复立太子鼓动她杀太子,又以“中宫与贾谧杀吾太子”为名,起兵入宫杀贾谧,杀不愿合作的张华,废了贾后,又以金屑酒,赐她死于洛阳东的金墉城。
此事件中,潘岳与石崇之死都被描写成孙秀的具体报复——石崇是因舍不得将美女绿珠让给孙秀,说他被捕时正在酒楼喝酒,曾叹道:“奴辈利吾财尔!”捕头就说:“知财为祸,何不早散之!”潘岳是因孙秀当小官时曾趾高气扬,凌辱过他。他曾试探孙秀还记否当年景象,孙秀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于是知命中已定因缘。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赵王伦掌大权后,淮南王充等的谋反。
潘岳诗文中,我以为写得最好的是悼亡诗,其次是诔,也就是悼亡文。悼亡诗文中最感人是悼他爱妻的,有《哀诗》、《悼亡诗三首》并有一篇《哀永逝文》。他妻子死于元康八年(298年),他52岁,妻死后两年他就被孙秀杀掉;而之前他46岁丧子,可谓一生不幸。这些诗文中最感动我的是:“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辗转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赌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不仅情意缠绵,对自己也有自鄙。从这些诗文中,我才见他一生的分量。对发妻有这样真挚美丽的情意,毕竟值得尊敬。
也可能人生往往就这样难以超脱,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潘岳不是官才,一生其实完全可以不为官所累,完全可以有另一种潇洒活法。史书上说,他谄媚贾谧时,母亲曾劝他:“你当知足,还要侥幸取利吗?”可他就是利令智昏,最后,不仅株连到母亲、兄弟,而且兄弟子女,无长幼一起被害,只有一个因为当了和尚而逃难得免。■ 历史史记潘岳惠帝西汉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