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事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无忌)

​看电影的事故0

最近看电影接连发生的两起事故,令我反省后得出结论:看电影和做很多事情一样,要坚持到底,一气呵成,不然会横生枝节,使你观赏行为的愉悦程度大打折扣。

一次是两周前,在碟市好不容易淘到《死亡诗社》,传说中感人肺腑的青春片。拿回家就看,看到一半,接一个电话,有人约最后去扫一遍冬装尾货,我就去了。提着一大袋衣服裙子靴子回家,尝试它们和衣柜里现成的东西可能的组合,就折腾到了很晚,我完全把那个踯躅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少年的命运抛到脑后了。

第二天,上网看新闻,泡论坛,偷窥博客,看到一个人写1959年亲历沙河农场劳改那段经历。他怎样眼睁睁看着住一孔窑洞的人一个个死去,又在自己也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去埋葬那些同伴。他希望自己工作认真一点,让同伴的死相好看一点,但是又没有什么力气——把其他人置于死地的饥饿也让他总是前胸贴着后背,眼里冒着金星,于是,他在卑微地想把别人埋得认真一点的理想和肚子很饿没有力气的现实间挣扎彷徨。其间还有死者家属,千山万水,风餐露宿地赶来,对他诉说种种悲苦。整个故事,通过一位历尽沧桑的垂垂老者以平静的口吻讲述出来,那种让人无语的悲伤,只能用滂沱的眼泪来回应。

午饭后,我想起《死亡诗社》,总是一代名片,不能虎头蛇尾啊。所以接着看,虽然那些写影评的和卖盗版碟的早就让我知道了结局,我仍然想了解尼尔是在怎样的重压之下走上不归路的,况且还听说他自杀那段拍得很唯美。不过和那位老人的命运一比,在我看来,这个少年的死简直轻于鸿毛,太糊涂,太脆弱,这算什么事嘛,他就这样不负责任地自行了断了——这样的心理素质,估计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又一次好电影让我看毁了是《断背山》。春节前买的碟,冲着李安,冲着希斯·莱吉,还有那个巨牛的作曲家gustavo santaolalla。那天很晚回家,大概半小时的时候,我扛不住睡了。接下来,我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做了一次长途旅行,看了《断背山》的小说以及大量网友评论,还在一个朋友的客厅里看了中间半小时。昨天,听说它得奥斯卡了,晚上就势拿出来接着看。那些如潮的好评,奥斯卡的光环,使我怎么都回复不到最初半个小时的平常心,加之希斯·莱吉故意用难听的德州口音说台词,以及词不达意的字幕翻译,我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好。这一个多小时,我不是在欣赏也不是在忍耐,应该是在等待吧,等待那两件在意念里出现了很多遍的套在一起的带血衬衣。■ 电影事故

上一篇: 来点超链接图像
下一篇: 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