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生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河)
胖胖的英文老师描述着她的个人网球经历,声情并茂,对自己的恨不成器和对网球老师曼妙身段的羡慕溢于言表,话末说道:我们人人都是残缺的,比如我,胖出了控制圈,那网球老师呢,她的左右脸明显不对称。
健全人有缺憾,残疾人有肢体的残缺,如果说每人都有残缺的地方,那么体育让我们缩小弥补这份残缺。3月10日到19日都灵冬季残奥会紧接着刚闭幕的冬奥会静悄悄展开。残疾人的体育运动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致残的士兵,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康复活动,这是现代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的雏形。1983年5月,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84年夏季奥运会起,首次设立残疾比赛项目。1988年起,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残疾人比赛项目被列为该项目的永久性项目。
我的朋友西蒙是一个英俊的德国机械系大学生,6年前因车祸左腿截肢后他开始练习用一条腿滑雪,这改变了他的人生也给了他新的生活天地。2002年他被残奥委会邀请参加了盐湖城冬季残奥会,今年作为德国队的一员出征都灵。昂贵的残疾运动每个赛季需要1.5万欧元,而他找到的资助只有3000欧元,其他的都是自掏腰包。小伙子似乎没因为这个愁断了腰,开心明朗地绽开着23岁的笑容。没有多少观众,那就更多意义上不是表演,而仅仅是挑战。这是他的个人体育生活。
前两年去过位于瑞士洛桑田园风光中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在这个1993年落成开馆的博物馆内陈列着从公元前776年首届古代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山的模型,到首届现代奥运会的纪念金币,1936年以后历届奥运会使用过的火炬等等。里面有我们美美的许艳梅和伏明霞妹妹的照片,据说博物馆也向我们的中国飞人刘翔挥出了橄榄枝,想收藏他的跑鞋,不知此事如何了结。
湖光山色外加各行英雄的辉煌经历让人感慨。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位独行侠。在博物馆层层的台阶前,熙攘的游客中看到这位全副武装,一身跑步服佩戴记步器的锻炼者,他目不斜视地跑跑跑,很明显他的左臂袖是空的。在重重叠叠地摆pose到此一游的胖胖游客里面,他是如此的鹤立鸡群,让人无法逼视。我们仅是这里的过客和看客,也许他则当成一种目标吧。当体育生活与心灵相关,带来的强大动力可以弥补任何残缺。说起来,谁比谁健全多少呢?
赫尔巴特认为体育竞赛之最绝妙处乃由于它只在手做,不在口说。不知道我每天临睡前哼哼唧唧地做上的那50个仰卧起坐,能不能归到我的个人体育生涯。想到这,渺小残缺的我,惭愧地低下了胖胖的头。■ 生活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