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侨领遭枪杀事件

作者:王鸿谅

(文 / 王鸿谅)

​旧金山侨领遭枪杀事件0

“蓄谋的命案”

当地时间2月27日下午15点刚过,梁毅与往常一样,来到他位于旧金山杰克逊大街603号的环球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处理日常事务。到公司前,梁毅还在位于街角的新杰克逊咖啡馆买了一杯咖啡。在那里遇到了他的老相识、旧金山中华总会馆的哈里森·林,两人点头致意。随后不久,林的一个朋友到梁毅的环球国际企业有限公司里去领取一张支票。

一切看起来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枪声传来。梁毅公司隔壁一个广东人开的速食店里,厨师罗里·陈听到旁边大楼里传来的声响大约是下午15点多,有些惊诧,但并没有想到是枪声。一名街坊描述,在响声后自己立即冲出门外,这是一个大雨的午后,但未见任何形迹可疑人物,随后只听见大楼里面“传出女人悲痛的哭叫声”,之后大批警车、警察来到现场,“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才见到有尸体被抬出来,见不到是谁,后来听说是梁毅出了事”。听到声响第一时间赶到梁毅办公室的,是他妻子张霭云(Jenny Leung),那时办公室里只有梁毅一个人,已经倒在血泊里。旧金山警方接到张霭云的报警电话时,已经将近16点。

这段空白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根据警方发言人玛瑞亚(Maria Oropeza)的描述,只能勾勒出最粗糙的轮廓——下午15点至16点间,一名蒙面枪手闯入梁毅的办公室,近距离朝梁毅连开4枪,其中两枪击中他的胸部,还有两枪分别击中他的下颚和颈部。旧金山当局显然对该案十分重视,除大批凶杀组探员迅速到场调查外,联邦调查局人员在案发后3小时也加入进来。玛瑞亚说,从现场情况看,这宗凶案看来是早有预谋。凶手不仅手法凶狠,而且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一个大雨的午后作案。

根据美国警方记录,早在1997年,梁毅曾经开枪将潜入卧室行窃的29岁小偷安东尼·威廉姆斯击毙,杀害梁毅的凶手和这名小偷是否有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也有消息来源称,一名最近刚从监狱中释放出来的帮会成员可能是凶杀嫌疑人之一。旧金山警方目前尚未就梁毅遇害案锁定任何嫌疑人,但警局表示,凶手可能为一亚裔男子,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身高1.65米,体重约70公斤,当时身穿黑色外套。

2月28日,旧金山中央警局派出警员在华人社区派发传单,呼吁知情者提供线索。合胜总堂召集紧急会议为梁毅安排后事。合胜总堂总理黄惠喜表示,对于梁毅元老不幸遭受枪杀一事感到非常沉痛,但因为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案情,合胜总堂方面暂不置评,只希望警方早日破案。合胜总堂职员当天在开会后,决定取消原定3月3日举行的春宴,各地支堂的春宴也一并取消,同时各成员也不能用“合胜堂”名义参加其他侨团的宴会,以示哀悼。

《遇害华埠领袖曾预感到生命威胁》——3月1日出版的《旧金山纪事报》不仅在头版大幅对梁毅遇害案进行了报道,而且以这样的标题解释了当地媒体的看法。该报副标题还引述警方的话说,“中国商人是蓄意(谋杀)的受害者”。“梁是被蓄意枪杀的,而不是一次抢劫。梁拿给他(凶手)钱,但他依然开枪并迅速离开。”负责调查此案的旧金山凶杀组组长约翰·亨尼斯说,“凶手枪法娴熟,枪枪夺命,不是一般人。”此外,梁毅的办公室入口和某些珠宝店一样拥有特殊装置,只有得到内部许可,由屋内的人按下开门按钮后才能通行,因此这名凶手如何进入梁毅的办公室,还是一个谜。

复杂的社团

作为一位成功的商人和侨界核心人物,梁毅在旧金山华埠的口碑很好。见过梁毅最后一面的哈里森·林说:“在过去3年里,他是我们侨界最有力的领导人之一。”

被称为梁毅“启蒙老师”的彼斯·李回忆说:“梁毅非常聪明,遇事比较冷静,并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所以,他深受各层人士的欢迎。”每当发生个人或团体纠纷时,人们总会邀请梁毅出面进行调停。得知梁毅遇害的消息,彼斯·李十分难过,他说:“梁毅努力做一个出色的调停人,并总是说,‘让我们来谈谈,不要动武’。”

作为美国历史最久远的华人聚居地,旧金山的华人社区规模在不断扩大,调查显示,仅仅1970年到2000年间,旧金山华人数目已经增加一倍以上,从8%到20%。华人学生占旧金山联合学区的31%。2006年年初的旧金山市长选举后,旧金山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理查·戴里昂用“睡狮苏醒”来形容华人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显示出政治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也指出:“旧金山华人并不是以一个统一的社区出现,而是很多个,充满了内斗和不同的政治立场的族群。”这些复杂的关系统统被囊括于被称为“社团”或者“堂口”的组织中,并形成相互制衡的力量。地缘和血缘宗亲的关联,是这些团体早期萌芽繁衍的基础。

梁毅所接任的洪门致公总堂在美洲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2003年,接任总堂会长的梁毅在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时这样解释,“洪门的精神是基于互相帮助,唐人有唐人的游戏规则,如果每一件事,都是以打官司来解决,可能费用很大”。因此,他觉得洪门对于当年的华人社区,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有理相帮,无理相劝”,是梁毅常提到的金科玉律,“支援自己的成员做生意,去发展,争取利益”,遇到有纷争,“凡事希望通过谈判去解决”,但也并不否认,在极端状况下,“武力解决最后可能是其中一个选择”。他接任时的五洲致公总堂的主要收入是靠收租,每年大约3万多元,支出主要是红白二事的费用,和一些庆典时的开支。梁毅曾表示,他继任后的致公总堂,“希望转型为工商团体”。这个观点也得到当地部分华人的认同,有观点认为,旧金山的洪门组织,随着时代的转变已不再属于秘密结社的形态,而是向政府注册和举行公开活动,范围也逐渐转变为工商界联谊性质。

梁毅之死给当地华人社区带来的更多震荡,在于对其死因的猜测。早在去年,梁毅就曾告诉美国联邦和地方警方,由于他卷入自己所在团体的一场内部纠纷,可能有人会对他动手。2005年,梁毅曾来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旧金山分局,向警方介绍合胜堂涉及的几起案件。这些案件的起因开始于2004年12月30日,当时,合胜堂的两名年轻成员向社团提出索要10万美元现金未果。2005年2月25日,旧金山其他华人社团所属的一家饭店和4座大楼遭红色油漆涂鸦,但不是合胜堂所属的财产。警方随后介入调查。3月11日,梁毅与合胜堂其他领导人开会,投票否决了社团成员索要10万美元现金的要求。第二天,合胜堂大门即遭到枪击。到了3月末,合胜堂领导人收到了一封恐吓信,嘲笑他们在社团遭枪击后的软弱表现。2005年4月,梁毅曾告诉警方,他担心自己的安全会受威胁。旧金山警方随即以移民指控为由,将索要10万美元现金的一名合胜堂成员收押。但联邦调查局表示,要进一步保护梁毅人身安全,他们无能为力。“梁以申述人的身份同我们进行了会谈,但FBI找不到梁所说威胁的进一步证据。”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分局女发言人拉里·奎伊说。

当地媒体认为,当局派大量警察和联邦探员到现场,显示非常担心血案可能会带出连串暴力事件。早在1977年,华埠的几个社团曾经因为利益冲突在华盛顿街大打出手,结果导致5人丧生,11人受伤。有消息说,目前多个社团已下令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所谓海外华人社团,是早期移居国外的华侨,在居住国或以血脉宗亲,或以地缘同乡,或以业缘同行等为基础,自发建立起来互助联谊与自治的社会组织形式,源于中国明清时代出现的秘密会社及后来出现的各种会馆。海外华人社团的产生,有史可考的应始于明末清初。明朝的残兵败将逃至越南所建立的“大明客庸”和“清河庸”,开华人社团的先河。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华人社团是成立于1687年的菲律宾岷仑洛华人公会。 事件侨领旧金山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