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衣橱,但不在闺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卓别灵)
(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剧照 )
1926年,在牛津的一次例行会议上,研究中世纪浪漫文学的年轻教授托尔金和刘易斯相识了,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神话传说和基督教的关系,并成为一生的朋友。有人说,如果没有那次会议,如果没有那次相识,我们的世界会变得乏味许多,因为我们将不会拥有两个梦幻中的王国:中土和纳尼亚。
托尔金的魔幻史诗《指环王》和刘易斯的7卷本童话《纳尼亚传奇》伴随很多人长大。在西方文学界和宗教界,比较这两个人和这两部作品就和“红学”一样,是专门的学科。现在这种比较蔓延到了电影界,在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上映期间,你会看到《指环王》又被人到处提起。
不过,不要像期待《指环王》那样期待《纳尼亚传奇》。原因很多。首先,从一开始,《指环王》的读者可以是任何年龄,而《纳尼亚传奇》是讲给10岁以下儿童听的故事。
“二战”期间,4个孩子为躲避战火被母亲送到乡下一个教授家里。在这幢气氛有些古怪的大房子里,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衣橱。这个衣橱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那是一个名叫纳尼亚的地方,居住着小矮人,会说话的动物和半人半兽。由于受邪恶白女巫的诅咒,100年来,纳尼亚一直处在冰封的冬天,却没有圣诞节。了解作者的宗教背景,你就知道没有圣诞节是一件多么必须要改变的事情。4个孩子一到纳尼亚,遭白女巫追杀,而纳尼亚真正的国王阿斯兰正和他的军队一起在冰原尽头等待着他们。原来在预言中,这4个孩子将打破白女巫的咒语,让纳尼亚重返春天。
写给儿童的故事并不意味着缺乏想象力或者情节不吸引人,只是它的道理讲得太单纯:胆小的孩子最终学会勇敢,自私的孩子最终懂得无私,原本疙疙瘩瘩的兄弟姐妹最终互相关爱。没看过原著,但经常在儿童书籍里看到这个故事的节选和简化版本,相信它是一部伟大的童话。《指环王》的故事就不会出现在这类书籍里,这大概是两部巨著在文学意义上的区别。
有报道说,《指环王》的成功鼓励了迪斯尼公司把这个跟《指环王》有太多牵连的巨著搬上银幕,它的投资人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而且它的上映期还和《指环王》导演彼德·杰克逊的新作《金刚》撞到了一起。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去年12月11日在欧美上映,正是圣诞大假一家老小都能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档期。影片一上映先挤掉《哈利·波特和火焰杯》成为票房冠军,后来被《金刚》挤下冠军宝座。比较神奇的是,两周后,它又反超《金刚》,重新成为第一名。到目前为止它的全球总票房已经有6亿多美元,是去年总成绩的第三名,被视做最黑的一匹黑马。
在对原著没有亲切记忆的人看来,这样的成绩太出人意料,一定程度上也超出了理解能力。
有评论说影片最吓人的画面是一开始伦敦遭到轰炸的段落,此话不假,而影片被定为辅导级,可见它还是一部拍给孩子看的电影。但作为一部儿童片它好像太长,2小时10分钟。给成年人看它又太简单,没有大明星,没有令人期待的角色和演员。扮演白女巫的演员算是个半熟脸,也只有到达一定段位的影迷才认得她是谁。导演虽然是特效专家出身,还曾经导演过两部《怪物史莱克》,但他显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中间环节几度“拉胯”,呈现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只是中等偏上,并无太多震撼。
更糟糕的是,这部电影引进得太晚,从“圣诞档”到我们的“三八档”,3个月时间足以让喜欢看电影的人用各种手段看到这部影片,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再去电影院捧场。由此,我不知道怎么猜测这部影片在国内的反响。
听说影片的第二部已经在万众瞩目中开拍了,但愿这一部能拍得好一点,而且不在错误的档期引进,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早一点迷恋上刘易斯和他创造的纳尼亚王国。刘易斯曾经给托尔金写过一篇精彩的悼词,可是他自己却比托尔金早死了10年,这两个人的关系实在让人难以琢磨。也许我们先认识托尔金,反倒能记住刘易斯更长久一些。没办法,谁让他的第一部就错位了。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一部在“三八”妇女节上映的童话电影。有女巫,但没有爱情;有衣橱,但不在闺房。■ 不在衣橱金刚托尔金女巫武打片闺房传记电影纳尼亚传奇电影剧情片美国电影科幻片家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