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的滥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1900)

近日BBC的一篇报道说,有些人天生听不了音乐,所有音乐对他们来说跟半夜里老鼠弄出的声响差不多。从视觉上来比方,就好像不懂英语的人,看到英文句子时总是说看到的是一排排小蝌蚪。喜欢音乐、离不开音乐、经常弯腰淘碟的人肯定很同情这种天生理解不了音乐的人。

《现代诗100首》中收有一首诗,叫《欢愉在于细小,在于沉默》,加拿大女诗人克罗泽在诗中说:“欢愉在于沉默,像月亮阴晴圆缺从不诉说,像石化的金色蜂蜜成了琥珀,像变成石头的骨骼,像变成蚕蛹的飞蛾。”依我看这首诗既不现代也不加拿大,它就是老子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九寨沟旅游的时候你当然可以不听歌,可是要是你是在去九寨沟的路上呢?

滑雪运动员迈克·耶尔金一边听iPod一边以自由式滑下层瀑山的陡坡。19岁的他说听音乐能滑得更好,“因为听音乐能让你忘却你置身的环境,让你头脑更明晰”。他说他的队友中十有八九都在比赛时听音乐。在美国的体育馆里、舞台上、健身馆里、跑道上、滑雪场上、网球场上、足球场上甚至游泳池里(用新出的防水iPod),美国人沉浸在音乐里,运动时听音乐,观看比赛的人也听音乐。

健身房里人人头上都戴着耳机,锻炼的人都说音乐能让他们跑得更快。重量级拳击手阿奇·摩尔50年代时就明白这一点。他将萨克斯风演奏者汤普森带到自己的训练场里,摩尔击向他的陪练时,汤普森在边上吹萨克斯风。

对音乐和运动的关系的研究刚刚兴起。一些科学家认为韵律和人体运动有生物学上的联系。心理学家训练7个月大的孩子对特定的节奏做出反应,认为听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多重知觉联系。听到音乐之后你就不会坐下去打哈欠,你想站起来,瞳孔张开,肌肉开始活动。这些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就好比打了人就跑那样自然。

不过一位乐评人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也有些道理:“要说音乐很迷人,我说静默也很迷人。如今静默反而不太多见了。1700年的时候想听音乐可不容易,得自己弹奏或者去寻找。过去一个世纪的技术革命改变了这一切。现在超市、加油站、牙科诊所、电梯甚至大街上都飘荡着音乐。有人听音乐时工作很有效率,音乐让考试变得更容易,可我不这么觉得。网球之美曾因为长时间的思考而得到提升,现在球场被声光四溢的表演淹没了。”■

上一篇: 一球一世界
下一篇: ​过失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