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一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安琪拉)

对于球迷来说,若只看球而不听球评,乐趣大打折扣。这话说来有点政治不正确,因为有些人听不到球评,大概也不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是怎样来着。在寂静的世界里,足球显得很纯粹,倒脚,传球,进球,扑球,球赛结束就看裁判高高竖起的手,球迷乱吹的哨子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判断。

大部分球迷还是活在球赛的噪音里,噪音大多来自解说员。20多年前,有一次听香港商业电台直播山东队对一个香港俱乐部,第一次听到阿叔林尚义的解说。在他的解说下,足球是非常血腥的。记得他说山东队与香港球员撞在一起,眼角撞爆了,他用“山东大包爆馅”来形容。后来到电视台解说,他用了另外一个词来表现球员的惨状——爆缸。都说广东话藏着中国古文化,爆缸两个字就让你想起《水浒传》里李逵打郑屠的那段——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若闭起眼睛听阿叔的解说,足球场上危机四伏,“哎呀,好惊险啊,若杰拉德的脚不停下来,碧咸的头就要爆了”。至于“断骨”等警告则是每隔几十秒就出现一次。解说员容不得尴尬的沉默,总要用不痛不痒的话把时间塞满,仿佛球迷90分钟始终坚守在电视机前,永远在等待被教化或被娱乐。

阿叔对待球员的非英语名字也很“暴力”,绝不尊重该名字的正宗发音,只采用他理解的英语发音。他把法国前队长布兰克(Blanc)称为“白兰斯”,三个音节错了俩。阿根廷的贝隆连“姓”都改了,西班牙语里V读成B,但阿叔就是爱叫他华朗。阿叔的解说会在哪里响起?估计是街边大牌档,赤膊大汉就着干炒牛河和啤酒,昂头看高高挂起的21英寸电视机。在这个世界里,观众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一定认得全,还哪管这个法文那个西班牙语。茴字有4种写法的解说,适合那种把Wanger译成旺热的人,云加是南方草根阶层能听懂的名字,尽管这两个词都指向阿森纳(阿仙奴)的教练。

阿叔在香港享有殿堂级地位,出镜解说一向有两个拍档拱照,大哥瑜和钟仔(一个奔五的人)。三个人就是老中青,俨然黑社会一个堂口或老式家族的架构。足球解说员在香港通常叫做讲波佬,又是个政治不正确的称谓,但很传神地概括了阿叔等人的工作,不过是个评球的男人罢了。■

上一篇: ​ 被消化的足球
下一篇: ​ 音乐的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