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森林与火灾
作者:李翊(文 / 李翊)
( 1月5日发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烧了5天4夜的森林火灾给了我们某种预警。警民奋力扑救山火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起的时候,并没有人在意。
1月5日19时,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保山村委会土官村一、二社的村民发现,在金沙江对岸,当地彝语称作“阿伊耶得”的山坡上,突然冒出阵阵浓烟。由于当时已近黄昏,看不真切,并且之间还隔着一条宽阔的金沙江,因此,没有多少人在意。
然而,很快起了风,“风大得几乎可以把人吹走”,就是这场大风让金沙江对岸的山火跨越了天堑。阿伊耶得山距离一、二社所在的被当地人称为“尼比哈诺”的山峰不到50米,在强风的作用下,阿伊耶得山上着火的树枝草叶被吹到尼比哈诺山上,火势向周围几个山头步步紧逼。
19时30分,家住雪梅坎山腰,光房三村的彝族小伙邬学忠被开车从对面山上赶来的土官村的朋友叫住,“他说起火了,让我们过去扑火”。由于天已经黑了,邬学忠和村民答应第二天一早就过去。
( 云南省森警总队增援迪庆的100名扑火战士 )
1月6日上午7点,光房村的村民带着锄头、砍刀、水箱赶往土官村帮助灭火。9时20分,武警云南省总队迪庆藏族自治州森警大队接到州防火指挥部的命令,森警大队当天工作记录里记载着:出动兵力59人,由大队长松茸此里带队,动用主要装备(指挥车1辆,运兵车2辆,给养车1辆,灭火机7台,火枪15支,组合工具4套,二号工具25把,电台3部,对讲机15部,卫星定位仪4部)赶赴火场。入伍两年的贵阳籍战士钟佳宏回忆说,“6日上午7点接到命令,我们各自带上水壶,挎包,雨衣,电筒,火柴,毛巾和纸,9点出发”。
一场战役由此打响。6日11时35分,森警大队到达林业局临时前线指挥部,12时5分,部队到达火场开始扑打大火,火场位置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保山村后山,火线长约3公里,过火面积约400亩。部队采取分兵合围,钟佳宏说,当时“火在山的西面烧,由于地方群众的配合,火势基本得到了控制”。眼看胜利在望,森警大队开始继续扑打所剩不多的几处明火,并将清理余火的任务移交给了地方群众。
然而,突如其来的旋风又给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士官江津回忆:“13点多开始刮风,后来风越来越大,火借风势越过老路214线,土官河,飞到了对面3公里以外的山上。风打着卷把地上的火星旋到空中,然后像播种一样四散抛开。”森警们说,这种情况叫“飞火”,极其罕见。因是上山火,山上又多是云南松这类带油的植物,碰上火就着。
战士们在被问到当时的火情时,几乎异口同声说了一个词“壮观”。“一片火海!火苗蹿到20多米高,隔着30米都能感觉到热浪逼人,树有多高,火就有多高。”“被火烧到的地方冒的是黑烟,到了空中渐变成白色、黄色,太阳一照,黄红黄红的!”“太阳被浓烟遮成了一个‘红点’,像蜡烛的灯芯。”“空气被烤得无比干燥,仿佛要吸干从鼻腔到肺部的每一点水分。平时清晰可见的玉龙、哈巴两座雪山都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在我们看来,它们是黑的,黄的,灰的,唯独不是白的。”
森警大队的工作记录中记载:6日17时,因风向突变,风力达到6~7级,即将熄灭的火场突然复燃,火借风势马上形成树冠火,并迅速向虎跳峡镇、官房山方向蔓延,过火面积初步估计达3000余亩。火线长约25公里。因火势太大,风向不定,加之山势比较陡峭,坡度在70度以上,滚石较多,官兵无法扑打。为确保官兵人身安全,部队撤到安全地带。
火海中的幸与不幸
死神在这一天降临。
1月7日6时55分,部队又向火场开进,并于9时45分到达火场。13时30分,因火场过火面积大,风向不定,武警迪庆藏族自治州支队又增援100人,迪庆藏族自治州军分区增援130人,均由相关首长带队。
此时充当灭火主力的依然是训练有素的森警大队。灭火的每个森警都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水枪手,砍刀手,风力灭火机手……但考虑到每个角色的体力消耗不一,因此这些角色是轮换的。比如一开始,牛红磊是风力灭火机手,江津是水枪手,他们除了要带上自己的行李干粮还需分别带着17.5公斤的风力灭火机,50斤重的水桶赶到海拔3000米的起火现场。由于坡陡装备重,到后来几乎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到第二次灭火时,牛红磊就成为砍刀手,江津则是观察员。但是基本上每个战士都需要背20~30公斤的装备。
相对于森警大队,武警官兵的装备显得非常简陋。他们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森警身后的余火和暗火,及时为森警提供水。
上午8时许,武警支队组成3个小组,沿着陡峭的山坡从尼比哈诺山顶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地带往山谷底部搜索,发现并扑灭火点。支队一王姓班长和七班长平批、排长刀震红组成一个小组,3人间保持着1米左右的间隔,依次下到山谷中。王班长走在最前面,平批在中间,刀排长压后。3人小心翼翼地向山谷谷底斜行时,上方一段被烧断的树木突然沿着山坡急速滚下。见势不好的刀排长和王班长急忙一前一后扑倒下去,刚喊了句:“当心!”两人中间的平批就被来势凶猛的断木击中了胸口,砸下山沟五六米。
刀震红说:“断木有12米长,直径达1.2米。此时,火开始反扑过来,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在彝族老乡的帮助下,我们才用斧子把树砍断,把平批背下山去。”
森警大队断后的赵力目睹了这一过程并深感内疚。事实上,走在灭火最前线的森警大队在经过这个山谷时已经观察到这棵砾木有可能被烧断。江津解释说:“我们对火有不同的描述,火在树头上烧叫树冠火,在地下部分即树的根部烧是地下火,地表火主要是地面上的腐殖质层和地上部分着火。云南森林大火的特点是以地表火为主,因此树很容易被烧空,形成倒木,同时山体被烧酥了,容易有滚石的危险。”
1月9日10时52分,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进行清理。1月10日14时18分,全部扑灭清理完毕,移交地方群众看守。
电所引起的灾祸
“这是一次重大森林火灾,但不属于特大火灾,也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虎跳峡镇林管所这样定性此次火灾。
工会主席邹昌鹏认为,按照国家林业局规定,只有过火面积超过1000公顷,同时对国家人民财产和生命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的森林火灾才属于特大火灾。这次虽然也牺牲了一名战士,过火面积近5000亩,但经济损失相对来说不属于特大。“‘过火’指的是树木被烧过了但根并没死,还能活。经我们技术人员核实,这5000亩林木中成灾的,即无法再生的有2400亩,其中原始林大约只有靠山头的300亩,其中有云杉、冷杉和极少数红豆杉。”
森警则认为,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是金沙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的灭火经历中,类似这样的大火灾并不多见。而且,这次被烧毁的属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其中既有人工林也有一部分蕴藏珍稀动植物的原始林。因此,称此次为特大火灾并不为过。
起火原因,森林公安已初步认定为,民用输电线附近的林木被风吹倒搭在高压输电线上引起短路。客观上,香格里拉去年天气异常,往年最迟到了11月份至少要下一场雪,但一直到今年1月份没有丝毫要下雪的迹象。天气十分干燥,“上半年旱灾,下半年火灾”被当地人经常念叨。肇事电站是虎跳峡镇政府已建多年的一级水电站俄迪电站。资料显示,这座电站装机容量0.4万千瓦,为周边三坝乡等很多乡镇提供电力,以前属虎跳峡镇地方企业,现在已经卖给国电公司。
邹昌鹏说,在森林地带修电站的手续非常严格。首先要报林地占用手续,规定好线路占用面积,把线路范围之内的林木全部砍掉。电力部门的工程师设计好输电线路的架设路线,再由林业局工程人员裁定线路的占用面积,然后施工。根据《森林法》规定,植被被占用,森林被损坏的由占用或损坏单位赔偿相应损失。因此,俄迪水电站在线路的架设上不存在违规,但“毕竟水电站建的时间太长,树在不断长高,很容易就越过了安全距离搭到线路上”。“另一方面,这里属横断山区交接处,不同的民族散落地居住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林中有村,村中有林,为了照亮山区人民,就要修输电线路。但山的跨度大,输电线路长,风一吹,很容易碰撞到一起。因此,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7月属防火期。然而,地形复杂给防火灭火带来很大的困扰。”
邹昌鹏说,香格里拉一带森林火灾频繁,主要有三个原因:用电;流动人员烧火取暖或习惯了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开荒;自燃。其中用电不慎是最主要原因。由于水资源丰富,这里电站多,施工多。这就埋下了森林火灾的隐患。他还举例说,光“十二栏杆”这一个山头就有四个水电站,分别是虎跳峡政府修建的东坡电站、冲江河二期工程、吉沙电站和花椒坡水电站。这次火灾的起火点就在花椒坡10号路下方将近20米左右。
2005年12月15日,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警察曾扑灭过一起过火面积2000亩的一般性质火灾,原因同样是因为国电公司施工,修建吉沙水电站时输电线路短路。据森警一位负责人介绍,此次火灾起火点位置就在半个月前那次火灾起火点的附近。“这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然而,资料显示,水电产业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优势产业,也是州委、州政府确立重点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州境内金沙江、澜沧江流域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的15%,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全省之首。2005年6月,迪庆藏族自治州与云南电网公司举行了220千伏电网建设协议签订仪式。
事实上,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迪庆藏族自治州水电建设市场异常繁忙,维西妥洛、拉嘎洛、德钦羊拉丹达河、香格里拉县麦地河、花椒坡电站等装机5.8万千瓦的电站相继开工,同时香格里拉县冲江河电站二级扩容、吉沙电站、松鹤电站、德钦县茨卡通电站顺利完成了可研、报批、前期工作,于年内开工。全州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同价的“两改一同价”工程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城网改造已经动工。
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数十年之内先后建起了冲江河、螺丝湾、吉仁河、阿东河等一批骨干电站,水电装机规模达15.4万千瓦,年发电量6.28亿千瓦时。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云电外送”的历史机遇,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开发电力资源,新增装机10.4万千瓦,电量除自给有余,还大量输向省网。州里目前又做出具体规划,将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资本金补助、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加快中小水电建设。近期把茨卡桶、吊江岩、岗曲河梯级、澜沧江干流果念、托巴、洛吉河一二级等十余个电站作为优先开发项目,增加装机90万千瓦,到2020年总装机达1000万千瓦以上。
据云南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5年第8期简报报道,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检查组在专项行动中查处了一批违规项目:水电建设项目香格里拉县岗曲河一、二级电站、吉沙电站等不按环评报告开工建设,随意加宽进场公路、弃土弃石直排入河沟,生态破坏严重,对下游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检查组做出了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
有专家认为,迪庆地处“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地质结构疏松,加之地势陡峻,江河纵深切割,生态极为脆弱,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有数据显示,在云南省,森林覆盖面积已从50%减少到25%,并且大部分远古时代所遗留的森林都已消失。流经云南省的金沙江上游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也从40%减少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