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自己的“电视频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老王自己的“电视频道”0

央视的一个朋友说,新浪网几个月前买下了CCTV电视节目的网络传播权,合同是排他的。回头再问新浪网的朋友,说事情还没到公开地步,其宽频部门的整合方案没有最后确定。

因为不知道合同细节,所以无从得知新浪能否在央视的节目上再编辑,央视除了一个授权是否还有其他内容和技术支持。如果这些都没有,愿意在网络上看电视节目的人到底有多少?新浪网掏的版权费能收回吗?还是仅仅一个先占住坑的行为?

央视愿意把它的内容授权给新浪网,而不是独家在自己的网站cctv.com上播放,除了一些现成的授权费之外,更多是不得已想从新浪上找到更多的新传播手段,尤其是内容如何与观众互动。

几年前,中国互联网的领路人张树新从瀛海威退休改做投行和旁观者之后,说了一个假设:新浪为什么不去买一家电视台呢?当然即使新浪再大,它也买不起、买不到CCTV,中国演出不了新网络吞并老媒体的传奇。

新浪买了央视的内容后,它还需要重新走一遍做一个电视台的路子吗?电视台是内容平台,新浪网说自己是三岸四地的网络内容集合平台,它缺的正好不是平台,而是拥有观众(读者)。

当一个网站的网民浏览量以亿、十亿计,独立访问人数以千万计之后,我们发现传播的概念变了:一个平台的起点并不高,不像拥有一个电视频道那么难。难的是好内容和受众群。

昨天(1月13日)给光线传媒的老板王长田打电话,老王说:“我们的策略是有变化,这段时间保持联系。”

王长田是一个自称性子最急的人,对他过去的奥迪车从起步到时速百公里需要9.8秒不可忍受,给自己制定目标是45岁以前要做成,因为他对自己在那以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把握。老王的目标是什么呢?“中国目前的市场,还谈不上规则,所以未来我希望拥有我们自己的娱乐频道。”

王长田的轨迹是这样的:大学毕业后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工商时报》,北京电视台创办“北京特快”节目,创办光线传媒。光线传媒最响亮的时候拥有“中国娱乐报道”和“中国网络报道”等名声显赫的电视节目,后来“中国娱乐报道”被迫改名“娱乐现场”,“中国网络报道”随着上一轮网络投资低潮也消散了。即使如此,王长田打造自己平台的概念依然非常强烈,比如说全国统一的“娱乐现场”节目、“6:30剧场”室内剧品牌和平台等等。

今年1月1日,老王的“平台”计划受挫折,“娱乐现场”在它的发祥地北京电视台4套播放了5年以后,因为频道改为专门的影视剧频道,“娱乐现场”转移到了教育电视台。

不过王长田并不是完全被动,因为他的动作重心已经不唯一在“自己的频道”上,光线传媒目前的两个当家节目“娱乐现场”和“百事音乐风云榜”开始以互动为核心的改版,所以老王说:“过几个月效果出来再说。”

光线的官方网站netandtv.com率先亮出了老王的意思,光线传媒推出了一个“E视直播”——中国最大的网络直播平台,包括注册、点播和收费功能,直播内容安排和MTV那样的电视台一样,实际上老王在网络上还可以做一个“电视频道”。

比起电视人走到“网络电视频道”这一步,网络公司的步伐简直省力、直接得多,广东的A8.com,做了同样的音乐、视频点播,年收入已经过亿了,更不用说依靠移动数据服务赚了大钱的空中网等新贵。不过终于,老王用5年的时间跨过了“平台”的物理鸿沟,开始互动了。

两年前,北京投资圈里言之凿凿的一个传言是,新浪网与光线传媒的投资到了最后的阶段,就等汪延和王长田签字生效。最后关头老王同志还是没签,原因不详。也许那一轮的合作更多是资金范围,当光线传媒自己开始互动耕耘之后,发现它不但要保住过去观众的收视,还要争取新的网民。王长田的对手不仅仅是那些“国营电视节目”,还有新浪了。■

上一篇: ​豆腐干的净界
下一篇: ​吃吃吃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