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自己开涮

作者:袁越

从妓院到拉斯维加斯

普莱尔1940年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妓院,妈妈是个妓女,奶奶是妓院老板。他从一生下来开始,周围就都是一些妓女、嫖客、保镖和酒鬼,他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了不少苦头,6岁就被邻居鸡奸,上小学时又被天主教教父猥亵。他曾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为了钱和镇长做爱,后来这个不称职的母亲抛弃了儿子,离家出走。他14岁时因为打老师被学校开除,便跑去一家脱衣舞场做了清洁工。后来他又做过擦鞋匠、卡车司机、酒保和屠宰场工人,这样的经历搁哪儿都会培养出一个苦大仇深的高玉宝,可普莱尔却从中找到了乐趣。

“我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摔在一堆狗屎上,把我家人都逗乐了。”普莱尔说,“我发现这样能逗他们乐,我就又故意跌进那狗屎堆里,他们笑得更厉害了。从此,我的身上就永远沾满了狗屎。”

最后这句话显然指的是他的相声生涯。

美国的相声都是单口,但和中国的单口相声有很大不同。100多年前遍布美国各地的歌舞表演开场前会让一个擅长说笑话的人上台暖场,后来一些高水平侃爷逐渐把这种脱口秀变成了一种深受观众欢迎的独立艺术形式,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是公认的个中高手。正因为如此,虽然好莱坞喜剧电影喜欢用一对演员互相逗乐(比如《阿呆和阿瓜》),但美国相声却只有单口,演员拿自己开涮成了逗乐的重要手段之一。普莱尔不怕沾狗屎,因此他很容易有了第一个登台的机会。但他很快发现,相声这碗饭不好吃,因为相声俱乐部遍布美国所有城市。表演场所都有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周都会有一天是新人专场,随便谁都可以登台表演。这个机制形成了人才良性循环,你要是说不好,后面一大堆人等着上台。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美国相声以逗乐为绝对的最高目标,抖包袱的频率极高,经常一句话就是一个包袱。一个高手的演出能让观众每5秒小乐一次,每30秒大乐一次。当然,这样的表演光靠开自己玩笑是不够的,必须有真功夫。普莱尔天生嘴皮子利索,尤其擅长模仿,很快在当地的俱乐部站住了脚。

早年美国相声界黑人很少,60年代纽约出了个高手比尔·克斯比(Bill Cosby),讲的笑话不带脏字,在主流相声界闯出了名头。普莱尔受鼓励,只身来到纽约的相声俱乐部集中地——格林威治村碰运气。那时村里到处是咖啡馆和酒吧,相声、民谣和爵士乐经常在一块演出。演员只拿很少工资,靠在观众席上传递收钱的篮子生活。普莱尔和很多有名的民歌手同过台,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伍迪·艾伦也是在这里成名,普莱尔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技巧。这段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普莱尔接触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文化叛逆者,他们开阔了普莱尔的眼界。

经过几年实地磨炼,普莱尔得到了一个去拉斯维加斯的阿拉丁酒店演出的机会,那是美国娱乐业最高档的演出场所,要求演员着正装,说“卫生”相声。普莱尔很不开心。1967年的一天,他站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来消遣的白人观众。他不知为什么突然说不出话来,愣在了话筒前。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嘴里蹦出了一句话:“我他妈在这儿算干嘛地?”说完头也不回走下舞台,从此杳无音信。

从黑鬼到黑人

当时坊间传说他被酒店雇佣的黑帮追杀,其实他一个人跑到了加州的伯克利,在那里结识了一批黑人民权运动激进分子和嬉皮士。从此,普莱尔开始对政治发生兴趣,尤其对黑人遭受的种族歧视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两年后,普莱尔重出江湖。风格发生了极大转变,在舞台上满口脏字,大讲荤段子,并对贫民窟里的黑人生活极尽讽刺之能事。他依然喜欢拿自己开涮,甚至毫不掩饰大谈自己一些见不得人的嗜好。比如吸毒、性生活不检点,还因抗税进过监狱,这三点都成了他最喜欢说的话题:“我每天吸食可卡因,连续吸了15年,把整个秘鲁都吸空了;我听说把可卡因抹在龟头上可以提高性欲,后来我每天花600块钱只是为了让那玩意儿硬起来;我在监狱里不会找到正义(justice)了,因为我找到的都是我们(just us)。”

最后一句是典型的普莱尔式笑话。种族问题是普莱尔最喜欢说的话题,但他从不直接声讨种族歧视,而是把它融在笑话里。他不但常常拿黑人的生活方式开涮,也善于开白人的玩笑。他把黑人和白人的弱点摆在一起嘲讽,客观上抹平了种族差异。他还杜撰了一个名叫“泥骨头(mudbone)”的黑人酒鬼,没事就坐在大街上边喝酒边神侃。普莱尔借用这个人物的嘴对美国下层社会做细致描述,不但滑稽透顶,而且入木三分。普莱尔从小在贫民窟长大,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情最有发言权。他所做其实就是真实地还原生活,让观众在大笑之余看清生活的本质。

普莱尔对美国文化所做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解放了“黑鬼(nigger)”这个词。它本来是一句对黑人的蔑称,50年代之后被美国媒体禁止使用。普莱尔第一个在演出中大量使用这个词,几乎到了每句都离不开nigger的地步。他就是想让这个词变得泛滥,从而淡化其背后含义,直到最后完全改变它的意义。1979年他去了趟非洲,回来后不再使用这个词,但为时已晚。嘻哈艺人最终完成了对这个词的革命,他们把“er”变成了“a”,nigga如今已经成了黑人经常使用的一种称谓,尤其是指“酷”哥们儿。白人想把自己叫做nigger反而会招来蔑视,因为他们不够酷。

千百个黑人民权斗士们都没有达到的目的,几代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冲突,被普莱尔用笑话轻易地化解了。

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普莱尔改变风格后迅速成为美国最顶尖的相声演员,他于1974年出版的相声唱片《那个黑鬼疯了》(That Nigger’s Crazy)卖出了100多万张,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奖。之后他又连续出版过十几张唱片,几乎每张都卖出了50万以上。至今为止他共获得过5次格莱美最佳相声唱片大奖,他的表演和摇滚歌星的现场演出一个价,而且场场爆满。好莱坞争相邀请他演电影,他的出场费是所有喜剧演员里最高的。1983年他以400万美元身价出演《超人Ⅲ》里的一个配角,比主演克里斯托弗·里夫的片酬还要多100万美元。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黑人可以比白人过得更好。

正因为有了普莱尔,我们今天才会看到如此多的黑人相声演员投身影视界。从埃迪·墨菲,到乌皮·格德堡,再到克里斯·洛克,许多当红的影视滑稽明星无一不是从相声演员起家的,美国相声成了好莱坞喜剧电影的人才库。

不过总的说,普莱尔触电的成果远不如说相声,因为电影和电视审查严格,规矩又多,没了那些脏话和自嘲笑料,他的才能大打折扣。NBC电视台当年曾和他签了个长期协议,但导演却经常对他的节目横加干涉。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便在一档节目里穿了条紧身裤,看上去像是被骟了一样,然后他微笑着说:我从来没有为电视出卖灵魂。不用说,那个节目被扣下了,而他的合同也很快被NBC中止,他又回到剧场说起了相声。观众们高兴地发现,他们熟悉的那个满嘴脏话的普莱尔又回来了。1998年,普莱尔获得了第一届马克·吐温喜剧表演奖,他在致词时说:“人类共有的两个天性就是仇恨和幽默,我能够像吐温那样用幽默来化解仇恨,对此我很自豪。”

不幸的是,多年混乱的生活终于影响到他的健康,1986年他被诊断得了多发性硬化症。随着病情加重,他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后来再也不能登台表演了。

2005年12月10日,普莱尔因心脏病死于家中,享年65岁。他一生和6个女人结过8次婚,其中两次是跟同一个女人,她们总共为他生了5个子女。

2004年,美国“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电视台搞了一次百大喜剧明星评选活动,普莱尔被观众评为有史以来最滑稽的人。■

上一篇: 从口而入的奢侈
下一篇: ​又见何多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