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就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河南  回回

朋友老刘早年患有肝病,经过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前几天,老刘到市里某医院做定期检查,类似的检查他基本上每半年都在县里医院做一次,这次出于对市里大医院的信任,提前一天从县里赶过来,休息一晚后,一大早就跑到医院排队取号做检查。由于前几次体检都无大碍,老刘心想这次体检也就是个“例行公事”,无非做个B超,然后请大夫看看,给提些建议而已。谁料想,到了中午,检查做完后的老刘是一脸怒容,谈及检查过程气得直打哆嗦。

原来,老刘做完B超后,把片子拿给大夫看。大夫接过片子看了看,然后对老刘说:“没事。一切都挺好。”短短两句话让老刘又惊又喜,还有一丝疑惑:肝病难以根除,只能控制,难道医学奇迹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感觉有些不真实的老刘,又试探性地问大夫:“您看看我的肝部有什么问题?”大夫听老刘说完,又把片子拿来看了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就是,你这个肝部有些纤维化呀。”这一说让老刘感觉哭笑不得:“大夫你刚才到底看片子没?”然后,老刘又问道:“大夫你看看我的脾有问题没?”大夫又把片子拿近一点看了看说:“哎,就是,你这个脾以前做过手术呀。”没等大夫说完,老刘把片子一把夺走,对大夫说:“咱俩到底谁是大夫,难道你看个片子还都需要病人提醒?”

老刘说,自己理解大夫工作的辛苦,但大夫辛苦,病人难道就不辛苦吗?自己为了看病,提前一天从县里赶过来,一大早就到医院挂号、做B超、请大夫诊断,每一项都需要排队,一上午的时间也许就能听到大夫两分钟的诊断和医嘱,难道大夫不应该认真、细心一些吗?听完老刘的吐槽,我只能劝老刘想开些。我对老刘说:“市里医院病人多,大夫一忙估计也就马虎了,其实你这个是常规检查,在县里医院做就行,也省得车马劳顿的。”老刘听了我的话,长叹一声说:“我就是对县里医院不信任,才到市里来,谁知市里情况也一样。”

老刘说,年初他十几岁的女儿不慎用刀切到了手指鲜血直流,老刘拉着女儿来到离家不远的县医院,此时女儿疼得直哭,老刘又着急又心疼,连忙请大夫给包扎止血,大夫不紧不慢地看了看说,这个刀口比较深,我看需要缝针。心急的老刘便问大夫缝针好得快还是不缝针好得快?大夫说都一样。老刘说既然都一样,那就不缝了,你给包扎止血就好了。谁知大夫又说,不缝针没法止血,只能等血自己不流。老刘一听就火了,怎么会没有办法止血?“我这里没有灵丹妙药。”看到老刘发火,大夫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看着流泪的女儿,无奈的老刘只好妥协,觍着笑脸给大夫赔不是。最终,老刘还是接受了大夫缝针的建议,以及随之而来的七八百元的账单。事后,老刘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小时候出现类似情况,用点锅底的草木灰敷在伤口上都能起到止血的作用,怎么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反而还不如从前?难道每次就医,都要说:“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就医读者来信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