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老城开启“汽车共享”
作者:李三鲍文光(左)和埃米利亚诺(右)与嘉宾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前合影
佛罗伦萨,这里的一街一巷都流露出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典雅,这座欧洲老城居然成为“豆粉”,理由是什么?佛罗伦萨交通议员斯蒂法诺(Stefano Giorgetti)是Share'N GO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他看来,知豆之所以在招标中胜出,原因有三点:小车身易停放,可以缓解城市拥堵和停车难;佛罗伦萨历史悠久,格外需要良好的大气环境以便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知豆纯电动,产品优势就是零排放无污染;实现了真正的智能,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找车租车、远程开启车门等动作。
今年7月,已经有100辆知豆在米兰先行投入运营,按照计划,今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1600辆。如今Share'N GO模式即将在欧洲诸多城市如比萨、摩德纳、马德里、布达佩斯等地推广。
“汽车共享”是依托智能平台实行的一种新型汽车租赁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功推行。目前在欧洲的汽车共享项目大致有几种:采用Smart for two车型的Car2Go模式、采用菲亚特500车型的Enjoy模式、采用大众UP!车型的Twist模式,以及采用知豆电动汽车的Share'N GO模式等。
意大利CSG公司首席执行官埃米利亚诺(Emiliano)告诉本刊记者,Share'N GO米兰项目开始之前,他甚至要到每个市政府游说以寻求合作,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客户打电话找上门来谈合作。这些天,佛罗伦萨市长也成了“豆粉”,亲自示范驾驶知豆,他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淘汰市中心所有的传统汽车。
从原来的拥有权变成使用权,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文光是模式改变的推动者,他的试验从米兰到佛罗伦萨,而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知豆,正在成为欧洲老城的新宠。
三联生活周刊:和以前租赁汽车相比,Share'N GO有何不同?
埃米利亚诺:知豆让Share'N GO模式具备低碳环保的特点:按分钟计费的方式突破传统汽车租赁按小时和天数收费的模式,并且省去了燃油费、保养费、停车费等支出,可以为市民节省约70%的出行成本;智能技术平台可以精确地展现城市交通路况,更能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或电动车租赁卡轻松完成租赁业务。
在手机APP上就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然后找到最近的车辆,进去之后只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车辆了,按分钟计费。客户从预订到拿车有30分钟的时间,进去的时候每个人有自己的密码,只要是可以停车的地方就可以还车。
最初大家可以体会到电动车有更多的优点,接下来第二个阶段,将加入互联系统,在车载里会加入更多的旅游、美食以及交通信息等,大家可以社交,这样更好玩。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电动车的即时充电问题怎么解决?
埃米利亚诺:据我了解,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动汽车租赁项目都是要求客户去充电,这提高了客户使用的门槛,客户会觉得比较麻烦。我们的模式则不同,用户只想着开车去哪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管。这对工作团队来说压力比较大,因为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来给车子充电,但用户会因此方便很多,尤其是短途的上下班客户。一旦车辆的电量低于20%,用户在租车平台就搜索不到这部车子了,但后台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会到现场把这辆车开走去充电。
三联生活周刊:在意大利有过一项统计,70%的人在城市里更喜欢电动车而非传统汽车,但为什么电动车数量还是较少?
埃米利亚诺:一来是因为车价相对偏高,二来充电仍然是个问题。Share'N GO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不用花钱就买车,也不用惦记着充电,用多久付出多少租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把这种模式介绍给更多的市政府的原因,这个模式确实很好用。佛罗伦萨城市不太大,短短几天就有500多个注册会员,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在意大利,我跟你保证,这是很大的数字了。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知豆的商业模式可能被复制吗?
鲍文光:大家核心技术都差不多,重要的是我们产品定位准确:轻量化小型化设计、走微行之路、做城市代步交通工具,而不是复制传统汽车跨城际的交通工具。知豆熟悉意大利市场、法规以及交通状况,我们的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结合,这是很重要的。
三联生活周刊:知豆对未来市场拓展有信心吗?
鲍文光:在欧洲有多家企业在做共享模式,但我认为真正能吃透这种模式的却不多,而且他们的模式大都是局部的,而我们的是综合性的。首先是解决欧洲古老城市的尾气排放问题,像米兰二环以内、罗马老城区等,不允许传统汽车进入,这为电动汽车提供很好的机会,老城区有很多白领、律师、医生等,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不愿意花三四十分钟把车子停在郊区,对他们来说这种模式很好。
可以说,知豆简直就是为欧洲古老城市量身定做的,越老的城市越好。老城历史悠久,停车位有限,道路相对狭窄,像我们这种小车就刚刚好,可以灵动穿梭于巷口街角,一个传统停车位能停两辆知豆。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锁定知豆的技术方向?
鲍文光:我认为电动汽车最终的问题不是动力的解决方案,而是充电和储能模式的解决方案,这是电动汽车未来的突破点。传统汽车是以驾驶感来取悦消费者,而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环保、低碳、悠闲、时尚出行的技术思路。如果电动汽车解决了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如果1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就一定会很高。所以说,电池的材料学突破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就突破了。
还有无线充电,电动汽车一边开一边充电,如果这个技术解决了,就不用铺充电桩,只要建充电基站就行了。就像移动公司一样,基站覆盖整个城市。
我们在慕尼黑及其他展会上看到了这种技术,技术一旦突破,全部环节就打通了。
三联生活周刊:知豆在电池方面跟谁合作?技术储备如何?
鲍文光:与美国的波士顿、中国的几个大企业,还有韩国的LG和三星,都有电池合作。这几家都在赛跑,谁能胜出还不知道,或许5年以后用下来才见分晓。这些技术我们都要应用,理论上测算各有千秋,但必须还要付诸实践。
我们在日本有自己的技术分中心,主要是对电池材料、轻量化、模块化等进行深度研究。电池不仅材料要好,充电系统也要好,因为很多车不是电池坏了,而是充电充坏了。在电池回收方面,我们制定了以旧换新、梯度价格回收等一整套措施,靠政府的死命令没有用,一定要靠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在欧洲分时租赁市场,你认为未来三五年内会有多少用户?
鲍文光:应该说这个模式在成熟的汽车工业国家推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从小开车,是在汽车轮子上长大的,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交通工具,不是身份的代表,共享模式大家是认可的。政府对这方面也重视,他们要保护古老建筑,不允许传统汽车进入老城。
现在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欧洲排第二,Car2Go有1万台车,规模比我们大,但是到明年,我们应该和他们差不多,后年要超过他们。今年,我们在欧洲计划做到2000多辆,明年规划5000多辆,2017年要做到1万辆。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国内市场?未来知豆在国内市场将主推哪种商业模式?
鲍文光:零售和共享,两个模式并行。在中国为什么先推零售模式呢?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很多人的第一辆车不会买新能源汽车,情愿分期付款买车也不愿意去共享。所以Share'N GO肯定要比欧洲来得晚。去年到现在,我们一直以零售为主,但我们的零售模式也不同以往,是“天网地网”加团购的模式,线上集客,线下集中竞拍。团购的效果非常好,一个人买了,第二个第三个也跟着下单。
三联生活周刊:市场拓展如何把握节奏?
鲍文光:新能源推广,我们内部的原则是“三不去”: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暂时不能去,因为要求太高;气候条件不好的城市不能去,像哈尔滨、海南,对电池影响太大;经济相对落户的地方不能去,消费者还没有解决第一辆车的问题,我们的定位是“家庭的第二辆车”。2016年以后我们计划在北京试水一下,想把品牌知名度往上走一步,不是为了拥有多少量,而是为了在制高点上提高品牌知名度。
把产业做大一定要大家共享,商业模式可以共享,利益为什么不能共享呢?整合到一起才能强大,回到国内我们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 创新共享欧洲汽车老城知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