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家:创业公司的共享办公空间
作者:钟和晏( “第二个家”的创办人罗翰·席尔瓦(右)以及在其中办公的创业者
)
今年35岁的罗翰·席尔瓦(Rohan Silva)曾经被称为唐宁街最疯狂的思想家之一,作为戴维·卡梅伦的高级政策顾问,他是英国政府伦敦“科技城”倡议背后的主要驱动者。2013年他离开政府机构,变身为企业家,在伦敦东区创办了“第二个家”(Second Home),一个大概2.5万平方英尺的共享工作空间,里面聚集了科技、时尚、设计等一批新兴公司。
“第二个家”位于斯皮诺弗德的砖巷(Brick Lane),占据汉伯里街68~80号,被改造成以设计为主导的未来主义办公空间之前,那里曾是20世纪60年代一家地毯厂的仓库,四层楼的方形建筑背后有着坚实的后墙。西班牙塞尔加斯/卡诺(SelgasCano)建筑事务所凭借他们善用的玻璃、亚克力材料以及鲜亮的色彩,为原本乏味的混凝土办公楼注入温暖活跃的黄色、橙色与黄绿色。
办公楼第一期包括两个楼层,建筑师增加了中间的夹层,不同公司之间用曲线形的有机玻璃墙壁分隔,弱化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的区隔。玻璃鱼缸一般的办公区域中,聚集了600把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风格的椅子和来自欧洲各地的二手家具,没有一盏灯或一把椅子是相同的。
如名字所示,“第二个家”旨在创造一个类似温馨家庭的环境。既然长时间工作是创业者的固有文化,设计师用色彩薄膜来调整情绪,用工作区域的声学隔离、精心灯光设计以及鸭蛋青色纯羊毛地毯柔软的触感,让人在愉悦的环境下通宵达旦地工作。
那里有上千盆无土水培盆栽植物点缀其间,在“植物医院”专家每周四天的看护下,保持着勃勃生机。绿色植物连同弯曲的墙壁,被席瓦尔称之为“热爱生命的天性”,因为“城市充满了分形复杂性,大自然也一样,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
( 从“第二个家”建筑物正面,全透明外墙像气泡般向外伸出,容纳一家对公众开放的餐厅及咖啡馆 )
“第二个家”的联合创始人山姆·阿尔丹顿(Sam Aldenton)说:“我们有意去除了那些通常会在一间办公室里看到的东西,这里没有厨房、微波炉或饮水机,我们希望吸引人们进入空间的核心。”
作为空间核心的“漫游区”中间是一张重1.5吨的钢制会议桌,形状像迷你赛车轨道,可以靠机械滑轮升至空中,空出地面部分用于科学讲座、派对、电影放映、现场音乐会等聚会活动。另一间较小的房间被称为“空中花园”,由棕榈树和悬垂植物形成一个安静的绿洲,属于手机和数字技术被禁用的区域。
( 建筑师为“第二个家”原本乏味的混凝土办公楼注入温暖活跃的黄色、橙色与黄绿色 )
“漫游区”和“空中花园”是所有人的共享空间,“第二个家”那些没有固定办公桌的“漫游”成员,每月支付350英镑,就可以使用这两个空间及空闲的办公桌。
从建筑物正面,悬臂结构的全透明外墙像一个气泡般向外伸出,建筑师打掉了整个背墙,用玻璃取而代之,里面容纳向公众开放的餐厅兼咖啡馆Jago。这家餐厅由伦敦热门餐厅奥图蓝吉(Ottolenghi)的前厨师长路易·索利(Louis Solley)主理,“第二个家”的公司成员可以在那里享受工作午餐。
( 在“第二个家”,不同公司之间用曲线形的有机玻璃墙壁分隔,弱化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的区隔 )
通常,一些广告公司或高科技公司在塑造创新的办公环境时,容易把它变成一个持续的派对场所,难免带有媚俗嬉闹的感觉。但是,塞尔加斯/卡诺建筑事务所为这一办公空间设计加入了更多感官内容,例如对温暖、柔软、光泽、韧性、粗糙、私密等种种触感的支配。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挤压一个空间、什么时候完全开放,用裸露的混凝土墙壁缓解未来主义风格的压迫感,用足够的曲线增加视觉感受,但没有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在东区砖巷,酒吧、酒店的屋顶露台以及新兴公司构成一个技术与创意游牧族的惬意小天地。无线网络连接、3G、iCloud等技术创造出极其活跃的商业文化,不断出现和消失的发明与创意,突如其来的财富和自由的梦想,“第二个家”就是服务于此世界。
( “第二个家”的设计师用色彩薄膜和灯光设计来调整情绪,让人在愉悦的环境下通宵达旦地工作 )
一开始,在两位英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点拨下,席尔瓦注意到办公楼市场的空白与商机。如今,城市物业必须更加灵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公司需求,为那些小公司提供更小型的办公室,根据需要扩大和缩小空间,增加志趣相投公司之间的合作。
“在互联网时代,集群和物理上的邻近比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对于小型初创企业,在相似人群围绕下工作更加令人振奋。”席尔瓦说。
( The Trampery重新定义了技术创新者的工作空间 )
所以,“第二个家”把自己定义为“一种新型的工作空间与创意中心”,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旧界限已经打破了,如果你是创业者,必须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第二个家”的主要理念是为从5到30名员工的成长型企业提供一间光鲜的办公室,一个鼓舞人心的环境。他们可以租6张办公桌的单元,可以逐步扩大到25张桌子。大多数这样的公司无法事先计划,签订固定的租约。
在那里,快速发展的新兴公司不仅可以迅速入住,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迅速搬出去,这种灵活性是标准的十年办公室租赁所缺乏的。从今年1月正式入驻之后,到今年9月份,它的面积就扩大了一倍,占据了整座旧仓库大楼4万平方英尺的面积,并希望迅速在伦敦形成一批“第二个家”。
共享办公空间不是“第二个家”的独创想法,早在2009年,企业家和社会学家查尔斯·阿姆斯特朗(Charles Amstrong)就在伦敦东区肖尔迪奇创办了第一个共享工作空间The Trampery,比戴维·卡梅伦的“硅环岛”计划早了一年。
The Trampery重新定义了技术创新者的工作空间,那里不是普通的办公室,感觉像高档网吧,用橡木地板、柚木墙板的室内设计以及提供咖啡和自制蛋糕的内部咖啡厅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一个培养创造力的家。
客户每个月为里面的一张办公桌支付330英镑,是东区最昂贵的共享办公室之一,但它的占用率仍然在95%左右。阿姆斯特朗不断把利润再投资于新项目,到去年已经发展到四个The Trampery办公空间。
某种意义上,“第二个家”沿用了阿姆斯特朗的共享办公模式,氛围接近一个具有良好组织运营的会员俱乐部,租金在每平方英尺40到60英镑之间。两位创始人从众多申请入驻公司中挑选了近30家公司,其中包括Dattch,一家开发女同性恋交友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的公司;在线销售艺术品的公司Artsy;用图形识别技术帮助人们寻找时装的网站ASAP54;为奥巴马赢得网络竞选战争的在线营销机构“蓝洲数码”,如今为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工作;以及Facebook的前欧洲总裁创办的风险投资基金“白星资本”等等。
罗翰·席尔瓦1980年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的韦克菲尔德,父母是斯里兰卡人,在20世纪60年代移居英国。他从曼切斯特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政治哲学,师从约翰·格雷。
2006年,当时的影子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寻找重塑保守党政策的工作伙伴时,找到了席尔瓦。2010年,卡梅伦和奥斯本进入唐宁街之后,30岁的席尔瓦也因此成为首相的高级政策顾问之一。他属于政府中的古怪人物,一头不羁的长发,与其他严肃的政策顾问身份相比似乎显得轻飘、不可靠。
但是他有他的魅力和热情,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强大能力,他利用在唐宁街政策小组的职权,为英国生命科学战略建立了1.8亿英镑的基金。然后,他把注意力转向技术产业,帮助说服谷歌在伦敦东区靠近老街环岛建立“校园Campus”,一个七层楼的新兴企业空间。
回顾当初的“科技城”倡议过程,今年6月,席尔瓦在一篇报纸专栏文章中曾写道:“就像伦敦的大多数创业故事一样,‘科技城’是从一份咖喱和一杯啤酒开始的,但不是在布里克巷而是在印度科技区班加罗尔。2010年夏天,我跟随戴维·卡梅伦的亚洲贸易代表团在印度旅行,旅途中,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希望政府能够支持老街环岛的新兴技术公司。”
回到伦敦之后,他开始与东区那些初创企业频繁接触,既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正在发生,也注意到发展过程中的明显障碍,最主要的是缺乏资金和投资。英国缺乏硅谷,一个由大学研究、风险投资和企业构成的活力生态系统。
“我深信政府可以为此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我们对早期投资者引入了最慷慨的税收减免政策,颁发企业家签证,方便欧洲以外的企业家在伦敦建立公司,吸引全球的投资及人才。”他写道。
2010年秋季,英国政府正式颁布“科技城”倡议,政府投入4亿英镑支持“硅环岛”的发展,科技城既是科技创业的品牌,又处于政府资助的保护伞下。奥斯本为科技投资者提高了减免税水平以及简化EIS企业投资计划,高于10万英镑的天使投资者可以获得50%的税收减免。
激励措施立竿见影,尤其在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与2010~2011纳税年度的5.45亿英镑投资额相比,2012~2013纳税年度增长到10亿英镑。在2010年之前,东区作为曾经的贫民区和传统工业区大概有250家科技公司,在今年6月份已经聚集了超过5000家公司,其中包括谷歌、思科、英特尔、Airbnb等,“科技城”成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科技、数字和创意企业的群聚中心。
创办“第二个家”的时候,席尔瓦当初帮助起草的税收减免政策也让自己从中获益。他从英国艺术委员会主席彼得·巴扎尔杰特(Peter Bazalgette)爵士、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以及M&C Saatchi广告公司的三位创始人那里获得了享受税收减免的股权投资,而不是试图得到银行的风险贷款。因为“第二个家”是租赁而不是拥有斯皮诺弗德的大楼,这样一家无形资产企业本来也很难说服银行获得贷款。
当然,席尔瓦本人具有他自身的资产价值,能够自如地跨接唐宁街和肖尔迪奇、大企业与初创企业、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分歧。吉姆·奥尼尔对他的评价是:“他相当有个性,喜欢处于事件的中心,我被他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迷住了。他们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商业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某种程度上是我那一代人所难以理解的。”
(文 / 钟和晏) 共享新型办公创业风投办公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