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大事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整理 / 刘彭媛
1950年
3月25日至次年2月11日,于上海《亦报》以“梁京”为笔名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
1951年
11月,小说《十八春》单行本由上海亦报社出版。11月4日至次年1月24日,中篇小说《小艾》于《亦报》连载。
1952年
12月,为香港美新处翻译的译作《老人与海》由香港中一出版社出版。此后,陆续为美新处翻译了《爱默森选集》、《美国七大小说家》(部分)、《美国诗选》(部分)、《小鹿》等。
1953年
9月,译作《小鹿》(后更名为《鹿苑长春》)由香港天风出版社出版。11月,译作《爱默森选集》由天风出版。
1954年
1月至7月,中文版《秧歌》于《今日世界》连载,7月出版单行本。7月,《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传奇》增订本)由天风出版。10月,中文版《赤地之恋》由天风出版。
1955年
《The Rice Sprout Song》(《秧歌》英文版)由美国Charles Scribner's Sons公司出版。
1956年
3月起,留居麦道伟文艺营,其间写作《Pink Tears》(《粉泪》),此稿脱胎于《金锁记》。9月20日,英文短篇小说《Stale Mates》发表于美国《记者》杂志。同年,由《赤地之恋》改写的《Naked Earth》由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
1957年
1月20日,小说《五四遗事》刊登于台北《文学杂志》。5月29日,为电懋编写的电影《情场如战场》在台湾上映。
1958年
1月1日,张爱玲编剧的电影《人财两得》在香港上映。
1959年
4月9日,张爱玲编剧的电影《桃花运》在香港上映。9月,译作《Fool In The Reeds》(《荻村传》)由香港霓虹出版社出版。
1960年
1月27日,张爱玲编剧的电影《六月新娘》在香港上映。
1961年
10月下旬至次年3月,留居香港,为电懋公司编写剧本《红楼梦》、《南北一家亲》和《小儿女》。
1962年
离港返美后,开始改写《Pink Tears》为《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10月11日,电影《南北一家亲》在香港上映。
1963年
3月,在美国《记者》杂志发表散文《A Return to the Frontier》。10月2日,电影《小儿女》在香港上映。
1964年
7月24日,张爱玲编剧的电影《一曲难忘》在香港上映。9月9日,电影《南北喜相逢》在香港上映,这是张爱玲编剧的最后一部电影。
1966年
4月,《怨女》(《北地胭脂》中文版)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
1967年
7月,开始着手英译《海上花列传》。同年,《The Rouge of the North》由伦敦Cassell书局出版。
1968年
2月,发表散文《忆胡适之》于香港《明报月刊》。2月至7月,由《十八春》改写的《惘然记》连载于《皇冠》杂志。6月起,皇冠出版社一连出版《秧歌》、《怨女》、《流言》和《张爱玲短篇小说集》。张爱玲与皇冠出版社确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同年,在《皇冠》杂志发表《红楼梦未完》。此后,张爱玲研究《红楼梦》的成果陆续发表,并于1977年结集出版。
1969年
3月,将《惘然记》缩减为17章,定名《半生缘》,由皇冠出版。
1971年
夏志清编《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出版,张爱玲自译的《金锁记》收入其中。
1974年
4月25日至5月3日,于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连载《谈看书》。当初未写完的《连环套》、《创世纪》被唐文标挖掘,并分别重刊于台北《幼狮文艺》六月号、《文季》季刊第三期(8月10日出版)。
1975年
9月,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谈看书后记》。
1976年
3月,散文、小说合集《张看》由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3月中旬,《小团圆》初稿完成。修改数月,未能定稿。5月,《张看》台湾版由皇冠出版。12月,宋淇《私语张爱玲》、《张爱玲语录》发表。
1977年
8月,《红楼梦魇》由皇冠出版。
1978年
1月,《色·戒》发表于《皇冠》杂志。1月25日,《赤地之恋》(删节本)由台湾慧龙文化有限公司出版。12月,短篇小说《相见欢》发表于《皇冠》。同年,《浮花浪蕊》发表于《皇冠》293期。
1980年
《海上花》英译大致译完。
1982年
4月,国语译注本《海上花》连载于《皇冠》杂志。同年,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的《译丛》发表英译《海上花》第一、二两章。
1983年
6月,《惘然记》由皇冠出版。11月,中文译注本《海上花》出版。
1984年
8月2日,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倾城之恋》在香港上映,张爱玲的小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
1986年
12月27日至次年1月18日,《小艾》经陈子善删节后在《联合报·副刊》刊登。12月29日,写信与宋淇夫妇,说“(《海上花》译稿)定稿全部丢失”。
1987年
5月,第二本小说、散文集《余韵》由皇冠出版。
1988年
2月,第三本小说、散文集《续集》由皇冠出版。9月15日,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怨女》上映。
1991年
6月,《赤地之恋》由皇冠出版。
1993年
11月至次年1月,《对照记》在《皇冠》连载。
1994年
6月10日,《对照记》由皇冠出版。12月3日,发表《中国时报》第17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忆西风》。12月10日,改编自张爱玲1944年同名小说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于香港上映。同年,《张爱玲全集》14种16册由皇冠出版。《小团圆》未修改完,未出版。
1995年
9月8日,被发现于洛杉矶家中逝世。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终年75岁。遗物由友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处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附录:张爱玲去世之后的著作出版
1997年
9月12日,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半生缘》于香港上映。
1998年
10月1日,改编自张爱玲译注小说《海上花列传》的电影《海上花》于台湾上映。
2001年
4月,《张爱玲典藏全集》14卷由皇冠出版。
2004年
2月,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由皇冠出版。
2005年
9月,收录未曾正式出版的散文、剧作等的新书《沉香》由皇冠出版。同年,英译本《海上花》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
2007年
8月30日,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色·戒》于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2008年
6月,庄信正编注《张爱玲来信笺注》出版。9月,《重访边城》由皇冠出版。
2009年
2月,带有自传色彩的《小团圆》由皇冠出版。
2010年
4月15日,《The Fall of Pagoda》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7月,宋以朗编《张爱玲私语录》出版。7月15日,《The Book of Change》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9月6日,《易经》(《The Book of Change》中译本)、《雷峰塔》(《The Fall of Pagoda》中译本)由皇冠出版。12月,《异乡记》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2年
9月,庄信正编注《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出版。
2014年
7月,夏志清编注《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出版。9月,《少帅》中英对照版由皇冠出版。
2015年
4月,宋以朗等著《宋家客厅》出版。
(参考资料:宋以朗《宋家客厅》、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庄信正《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陈子善等《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张惠苑《张爱玲年谱》) 读书文学小说时间线张爱玲名人十八春怨女记录赤地之恋皇冠小团圆秧歌惘然记